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0:31:41 2
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包括有閥體,該閥體上設置有壓力油口、工作油口以及回油口,閥體由一體結構的負載閥閥體和恆壓閥閥體並列構成;負載閥閥體和恆壓閥閥體的閥芯腔內設置有閥芯,調節腔內設置有調節組件,調節腔還裝配了設置有調節螺釘的調節座,調節座內設置有O型圈擋圈組件,負載閥閥體和恆壓閥閥體的閥芯腔端設置有螺堵,螺堵與對應閥體之間設置有螺堵密封圈;壓力油口、工作油口以及回油口分別與負載閥閥芯、恆壓閥閥芯相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緊湊,製造方便,且能有效防止洩漏;能夠實現負載敏感控制和恆壓控制的雙重功能。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
【背景技術】
[0002]液壓泵是液壓系統的動力元件,其作用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它向整個液壓系統提供動力。液壓泵的結構形式一般有齒輪泵、葉片泵和柱塞泵。液壓泵中的控制閥起到控制液壓泵的啟閉以及控制液壓油流量的作用,控制閥的性能將直接影響到整臺液壓泵的質量。
[0003]現有的控制閥多存在壓力油容易洩漏的問題,壓力油的洩漏不僅會造成能量損失,資源的浪費,還會對生產環境造成汙染,影響液壓泵的正常運行,進而影響整個液壓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結構簡單、緊湊,製造方便,且能有效防止洩漏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包括有閥體,該閥體上設置有壓力油口、工作油口以及回油口,其中,閥體由一體結構的負載閥閥體和恆壓閥閥體並列構成;
[0007]負載閥閥體上制有相連通的負載閥閥芯腔和負載閥調節腔,負載閥閥芯腔內設置有負載閥閥芯,負載閥調節腔內設置有負載閥調節組件,該負載閥調節組件與負載閥閥芯相抵配合,負載閥調節腔上裝配了設置有負載閥調節螺釘的負載閥調節座,該負載閥調節座內設置有O型圈擋圈組件,負載閥閥體的閥芯腔端設置有負載閥螺堵,該負載閥螺堵與負載閥閥體之間設置有螺堵密封圈;
[0008]恆壓閥閥體上制有相連通的恆壓閥閥芯腔和恆壓閥調節腔,恆壓閥閥芯腔內設置有恆壓閥閥芯,恆壓閥調節腔內設置有恆壓閥調節組件,該恆壓閥調節組件與恆壓閥閥芯相抵配合,恆壓閥調節腔上裝配了設置有恆壓閥調節螺釘的恆壓閥調節座,該恆壓閥調節座內設置有O型圈擋圈組件,恆壓閥閥體的閥芯腔端設置有恆壓閥螺堵,該恆壓閥螺堵與恆壓閥閥體之間設置有螺堵密封圈;
[0009]壓力油口、工作油口以及回油口分別與負載閥閥芯、恆壓閥閥芯相通。
[0010]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採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0011]上述的O型圈擋圈組件由O型圈和擋圈組成,O型圈和擋圈並列設置。
[0012]上述的負載閥調節組件包括第一負載閥彈簧座、負載閥彈簧組和第二負載閥彈簧座組成,負載閥彈簧組的一端與第一負載閥彈簧座相抵,其另一端與第二負載閥彈簧座相抵。
[0013]上述的負載閥彈簧組由第一負載閥彈簧套置於長度相等的第二負載閥彈簧外構成。
[0014]上述的恆壓閥調節組件包括第一恆壓閥彈簧座、恆壓閥彈簧組和第二恆壓閥彈簧座組成,恆壓閥彈簧組的一端與第一恆壓閥彈簧座相抵,其另一端與第二恆壓閥彈簧座相抵。
[0015]上述的恆壓閥彈簧組由第一恆壓閥彈簧套置於長度相等的第二恆壓閥彈簧外構成。
[0016]上述的負載閥調節座與負載閥閥體相螺接,負載閥調節座與負載閥閥體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7]上述的恆壓閥調節座與恆壓閥閥體相螺接,恆壓閥調節座與恆壓閥閥體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8]上述的負載閥調節螺釘軸向設置於所述負載閥調節座的中心,其頭部伸入負載閥調節座內。
[0019]上述的恆壓閥調節螺釘軸向設置於所述恆壓閥調節座的中心,其頭部伸入恆壓閥調節座內。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閥體由一體結構的負載閥閥體和恆壓閥閥體並列構成,結構簡單、緊湊,本控制閥由負載閥和恆壓閥兩部分組成,可以實現負載敏感控制和恆壓控制的雙重功能。當負載壓力小於恆壓閥的啟動壓力時,僅負載閥工作,而當負載壓力大於或等於恆壓閥的啟動壓力時,恆壓閥才工作,從而達到功率匹配的目的;根據執行機構所需流量實時調整變量泵的排量,使泵的排量與工作裝置所需流量相匹配,減少流量損失,從而減小泵的功率損失。而螺堵密封圈以及O型圈擋圈組件的設置能夠有效防止洩漏,從而減少能源的損失,資源的浪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中I部放大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控制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5]如圖1至圖3所示的實施例,
[0026]圖標號說明:閥體1、壓力油口 11、工作油口 12、回油口 13,負載閥閥體2、負載閥閥芯腔2a、負載閥調節腔2b、負載閥閥芯21、負載閥調節座22、負載閥螺堵23、負載閥調節螺釘24、第一密封圈25,恆壓閥閥體3、恆壓閥閥芯腔3a、恆壓閥調節腔3b、恆壓閥閥芯31、恆壓閥調節座32、恆壓閥螺堵33、恆壓閥調節螺釘34、第二密封圈35,O型圈擋圈組件4、O型圈41、擋圈42,螺堵密封圈5,第一負載閥彈簧座61、第二負載閥彈簧座62、第一負載閥彈簧63、第二負載閥彈簧64;第一恆壓閥彈簧座71、第二恆壓閥彈簧座72、第一恆壓閥彈簧73、第二恆壓閥彈簧74。
[0027]如圖1至圖3所示,
[0028]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包括有閥體1,該閥體I上設置有壓力油口 11、工作油口 12以及回油口 13,其中,閥體I由一體結構的負載閥閥體2和恆壓閥閥體3並列構成;
[0029]負載閥閥體2上制有相連通的負載閥閥芯腔2a和負載閥調節腔2b,負載閥閥芯腔2a內設置有負載閥閥芯21,負載閥調節腔2b內設置有負載閥調節組件,該負載閥調節組件與負載閥閥芯21相抵配合,負載閥調節腔2b上裝配了設置有負載閥調節螺釘24的負載閥調節座22,該負載閥調節座22內設置有O型圈擋圈組件4,負載閥閥體2的閥芯腔端設置有負載閥螺堵23,該負載閥螺堵23與負載閥閥體2之間設置有螺堵密封圈5 ;
[0030]恆壓閥閥體3上制有相連通的恆壓閥閥芯腔3a和恆壓閥調節腔3b,恆壓閥閥芯腔3a內設置有恆壓閥閥芯31,恆壓閥調節腔3b內設置有恆壓閥調節組件,該恆壓閥調節組件與恆壓閥閥芯31相抵配合,恆壓閥調節腔3b上裝配了設置有恆壓閥調節螺釘34的恆壓閥調節座32,該恆壓閥調節座32內設置有O型圈擋圈組件4,恆壓閥閥體3的閥芯腔端設置有恆壓閥螺堵33,該恆壓閥螺堵33與恆壓閥閥體3之間設置有螺堵密封圈5 ;
[0031]壓力油口 11、工作油口 12以及回油口 13分別與負載閥閥芯21、恆壓閥閥芯31相通。
[0032]螺堵密封圈5以及O型圈擋圈組件4的設置,保證了控制閥的密封性,能夠有效防止洩漏,從而減少能源的損失,資源的浪費。
[0033]實施例中,O型圈擋圈組件4由O型圈41和擋圈42組成,O型圈41和擋圈42並列設置。擋圈42設置於O型圈41的外側。
[0034]實施例中,負載閥調節組件包括第一負載閥彈簧座61、負載閥彈簧組和第二負載閥彈簧座62組成,負載閥彈簧組的一端與第一負載閥彈簧座61相抵,其另一端與第二負載閥彈簧座62相抵。
[0035]實施例中,負載閥彈簧組由第一負載閥彈簧63套置於長度相等的第二負載閥彈簧64外構成。
[0036]實施例中,恆壓閥調節組件包括第一恆壓閥彈簧座71、恆壓閥彈簧組和第二恆壓閥彈簧座72組成,恆壓閥彈簧組的一端與第一恆壓閥彈簧座71相抵,其另一端與第二恆壓閥彈簧座72相抵。
[0037]實施例中,恆壓閥彈簧組由第一恆壓閥彈簧73套置於長度相等的第二恆壓閥彈簧74外構成。
[0038]採用彈簧組結構能夠增加其可靠性。
[0039]實施例中,負載閥調節座22與負載閥閥體2相螺接,負載閥調節座22與負載閥閥體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25。
[0040]實施例中,恆壓閥調節座32與恆壓閥閥體3相螺接,恆壓閥調節座32與恆壓閥閥體3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35。
[0041]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35的設置進一步提高本控制閥的密封性,能夠有效防止能源的損失,資源的浪費。
[0042]實施例中,負載閥調節螺釘24軸向設置於所述負載閥調節座22的中心,其頭部伸入負載閥調節座22內。
[0043]實施例中,恆壓閥調節螺釘34軸向設置於所述恆壓閥調節座32的中心,其頭部伸入恆壓閥調節座32內。
[0044]工作原理:
[0045]δ P:節流閥預先調定的壓差、載荷壓力、Q ^載荷流量、Qp:油泵出油口流量、Pp:油泵出油口壓力、Pt2:負載閥彈簧預壓力調定值、Ptl:恆壓閥彈簧預壓力調定值。
[0046]當油泵出口壓力沒有達到恆壓閥的的設定值時,油泵完全處於負荷傳感控制狀態,如果忽略節流閥以外的壓力損失,油泵壓力比負載壓力僅高出S p,調節節流閥的節流面積大小,就可以調節油泵排出的流量大小。如果油泵的出口壓力達到恆壓閥的設定值大小,則恆壓閥開始起作用,如果壓力繼續上升,油泵排量開始減小,一直可以到只排出油泵本身洩漏所需要的流量為止,從而控制油泵出口壓力不超過恆壓閥設定值,保持壓力基本恆定,從而實現恆壓控制。
[0047]當節流閥開口不變,載荷壓力P斤變,載荷流量Q >於油泵出油口流量Qp時,油泵出油口壓力Pp將升高,造成Sp>Pt2,於是推動負載閥閥芯21右移,壓力油進入變量活塞頂端使變量機構動作,導致油泵出油口流量Qp減小,最後達到Qp=Qp δ p=Pt2,Pp也恢復原值。相反,當載荷流量Ql大於油泵出油口流量Qp時,Pp將減小,使δΡ<Ρ?2,於是推動負載閥閥芯21左移,使變量活塞頂端與回油溝通,因而Qp增大,最後達到Qp=Qp δ p=Pt2,Pp也恢復原值。
[0048]如果節流閥開口不變,載荷流量也不變,僅載荷壓力PJ#低時,將導致δ P > Pt2、弓丨起Qp > Qy但負載閥閥芯21右移又使Qp減小,Pp降低。當Pp降低至Qp=Qp δ p=Pt2,調節結束,這時Pp適應於PdPp- δ p=PL),而Qlj並未改變。反之,當P ^升高時,造成Qp < Qpδ P < Pt2,於是推動負載閥閥芯21左移,使Qp增加,至Qp=QL、δ p=Pt2時,Pp- δ p=PL,即Pp以大於一個δ P的壓力跟隨Pp
[0049]當載荷流量Qp載荷壓力匕同時改變,則經過上述兩種調節的結果,油泵的輸出壓力和輸出流量就適應於載荷的壓力和流量,即油泵的輸出功率和載荷的功率相匹配。
[0050]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已被闡明,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都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包括有閥體(1),該閥體(I)上設置有壓力油口(11)、工作油口(12)以及回油口(13),其特徵是:所述的閥體⑴由一體結構的負載閥閥體(2)和恆壓閥閥體(3)並列構成; 所述的負載閥閥體(2)上制有相連通的負載閥閥芯腔(2a)和負載閥調節腔(2b),所述的負載閥閥芯腔(2a)內設置有負載閥閥芯(21),負載閥調節腔(2b)內設置有負載閥調節組件,該負載閥調節組件與負載閥閥芯(21)相抵配合,所述的負載閥調節腔(2b)上裝配了設置有負載閥調節螺釘(24)的負載閥調節座(22),該負載閥調節座(22)內設置有O型圈擋圈組件(4),所述的負載閥閥體(2)的閥芯腔端設置有負載閥螺堵(23),該負載閥螺堵(23)與負載閥閥體(2)之間設置有螺堵密封圈(5); 所述的恆壓閥閥體(3)上制有相連通的恆壓閥閥芯腔(3a)和恆壓閥調節腔(3b),所述的恆壓閥閥芯腔(3a)內設置有恆壓閥閥芯(31),恆壓閥調節腔(3b)內設置有恆壓閥調節組件,該恆壓閥調節組件與恆壓閥閥芯(31)相抵配合,所述的恆壓閥調節腔(3b)上裝配了設置有恆壓閥調節螺釘(34)的恆壓閥調節座(32),該恆壓閥調節座(32)內設置有O型圈擋圈組件(4),所述的恆壓閥閥體(3)的閥芯腔端設置有恆壓閥螺堵(33),該恆壓閥螺堵(33)與恆壓閥閥體(3)之間設置有螺堵密封圈(5); 所述的壓力油口(11)、工作油口(12)以及回油口(13)分別與負載閥閥芯(21)、恆壓閥閥芯(31)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O型圈擋圈組件(4)由O型圈(41)和擋圈(42)組成,所述的O型圈(41)和擋圈(42)並列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負載閥調節組件包括第一負載閥彈簧座(61)、負載閥彈簧組和第二負載閥彈簧座(62)組成,所述的負載閥彈簧組的一端與第一負載閥彈簧座(61)相抵,其另一端與第二負載閥彈簧座¢2)相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負載閥彈簧組由第一負載閥彈簧(63)套置於長度相等的第二負載閥彈簧(64)外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恆壓閥調節組件包括第一恆壓閥彈簧座(71)、恆壓閥彈簧組和第二恆壓閥彈簧座(72)組成,所述的恆壓閥彈簧組的一端與第一恆壓閥彈簧座(71)相抵,其另一端與第二恆壓閥彈簧座(72)相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恆壓閥彈簧組由第一恆壓閥彈簧(73)套置於長度相等的第二恆壓閥彈簧(74)外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負載閥調節座(22)與負載閥閥體(2)相螺接,所述的負載閥調節座(22)與負載閥閥體(2)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25)。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恆壓閥調節座(32)與恆壓閥閥體(3)相螺接,所述的恆壓閥調節座(32)與恆壓閥閥體(3)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35)。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負載閥調節螺釘(24)軸向設置於所述負載閥調節座(22)的中心,其頭部伸入負載閥調節座(22)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用於液壓泵的防洩漏功率匹配控制閥,其特徵是:所述的恆壓閥調節螺釘(34)軸向設置於所述恆壓閥調節座(32)的中心,其頭部伸入恆壓閥調節座(32)內。
【文檔編號】F04B49/03GK204212957SQ20142061575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王文姬, 王華光, 劉永, 高魏磊 申請人:浙江賽克思液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