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
2023-06-05 02:55:11 2
一種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在香蕉感病品種枯萎病發病率50%以上或中抗品種枯萎病發病率20%以上的重病田或種植香蕉3年以上的香蕉地,輪作甘蔗2年或2年以上,再種植抗耐病香蕉品種。該方法採用香蕉與甘蔗輪作的栽培方式進行種植,香蕉輪作甘蔗2年或2年以上,再種植抗耐病香蕉品種,並結合甘蔗葉覆蓋蕉地,通過甘蔗的根系分泌物或殘體腐解物調節土壤微生態環境,從而抑制香蕉枯萎病菌,操作簡單,生態環保,可顯著降低香牙蕉、粉蕉、大蕉等香蕉枯萎病發病率,非常適合大面積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種香蕉-甘薦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哉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業栽培【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香蕉-甘藏輪作防控香蕉枯萎 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由尖抱鑲刀菌古己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0C)侵染 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又稱香蕉黃葉病,己拿馬枯萎病),在我國迅速蔓延,嚴重阻礙了現代 香蕉產業的健康發展,使香蕉的生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該病害傳播途徑廣泛,可通過水、 ±壤、種苗等介質傳播,我國部分蕉園已經遭受毀園打擊。由於氣候條件的限制,我國可種 植香蕉的耕地面積原本就小,若再不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國香蕉產業將面臨嚴峻形勢。
[0003] 在枯萎病危害的同時,我國的香蕉生態環境比較惡劣,連作時間長,有的蕉地連作 達20年W上,長期施用化服,存在±壤理化性質差、有機質含量少,營養不平衡、有益微生 物的種類和數量少、有害生物多等連作障礙,導致香蕉生長緩慢,生育期比較長;產量較低 等問題。
[0004] 目前還沒有找到一種有效的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化學藥劑,香蕉只能在不含病菌或 含病菌量小的±壤上生長。抗病育種和生物防治是當前解決香蕉枯萎病比較有希望的途 徑。但是,目前抗病新品種選育的速度還比較慢,雖然我國臺灣香蕉研究所通過突變選種的 方法得到一些抗病突變體,但是一些性狀還不符合生產的需要,如生育周期長、抗性水平低 等;生物防治防病速度緩慢且效果不穩定,目前還沒有找到一種理想的防治香蕉枯萎病的 微生物製劑,因此,生態防控已逐步成為香蕉枯萎病防治的新方向。
[0005] 輪作、間作等種植模式是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對持續控制枯萎病等±傳病害和 克服連作障礙有顯著的作用。大量試驗證明輪作不僅可W協調不同作物之間養分吸收的局 限性,增加±壤中養分的有效性,還可W通過根系分泌的變化,減少自毒作用,改善根圍微 生物群落結構,減少±傳病蟲害的發生。在香蕉枯萎病防控實踐證明,韭菜與香蕉輪作可有 效防控香蕉枯萎病。東堯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對東堯市甘藏與香蕉輪作地調查發現,輪作甘 藏後,可分離的細菌、放線菌和木黴菌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枯抗菌增加,感病品種己西 發病率由70% W上下降到30% W下,抗病品種農科1號發病率由30% W上下降到10% W 下。
【發明內容】
[0006]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香蕉-甘藏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 該方法採用香蕉與甘藏輪作的栽培方式進行種植,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或2年W上,再種植 抗耐病香蕉品種,並結合甘藏葉覆蓋蕉地,通過甘藏的根系分泌物或殘體腐解物調節±壤 微生態環境,從而抑制香蕉枯萎病菌,操作簡單,生態環保,可顯著降低香牙蕉、粉蕉、大蕉 等香蕉枯萎病發病率,非常適合大面積推廣應用。
[0007]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香蕉-甘藏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 法,在香蕉感病品種枯萎病發病率50% W上或中抗品種枯萎病發病率20% W上的重病田 或種香蕉3年W上的香蕉地輪作甘藏,再種植抗耐病香蕉品種。
[0008] 較佳地,回種抗耐病香蕉品種時,W甘藏葉覆蓋香蕉地。
[0009] 所述抗耐病香蕉品種為農科1號香蕉、抗枯1號香蕉、海貢或粉雜1號粉蕉等中抗 或局抗品種。
[0010] 所述甘藏品種為黃皮果藏、拔地拉等果藏或糖藏品種。
[0011] 所述香蕉地甘藏輪作時間為2年或2年W上。
[0012] 輪作甘藏時,選擇無病蟲危害的藏莖做種,按照常規的方法進行播種和管理,同時 防控閩蟲,葫馬,防止下巷香蕉種植時,傳播香蕉束頂病毒。
[0013] 種植香蕉選用無病香蕉組培苗,種植前將甘藏頭莖清理乾淨,同時用甘藏枯葉覆 蓋蕉苗,其它按照常規措施進行管理。
[0014]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本發明栽培方式針對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選擇香 蕉-甘藏輪作聯合蕉地覆蓋甘藏葉的方法,能夠顯著降低±壤中香蕉枯萎病菌或尖抱鑲刀 菌的數量,同時降低下巷香蕉枯萎病的發病率,提升枯萎病防控效果和促進香蕉的生長。
[0015] 2、本發明栽培方式與其他香蕉枯萎病防控措施相比,通過輪作與農業廢棄物甘藏 枯葉、殘體等的合理利用防止了對環境的破壞,也避免了 ±地資源的浪費。
[0016] 3、本發明栽培方式時間周期上比較合理,使±壤中尖抱鑲刀菌等真菌數量減少, 細菌及放線菌數量增加,維持了香蕉園較為合理的±壤微生態環境,提升枯萎病防控效果 和促進香蕉的生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香蕉地甘藏輪作不同年限後,細菌、放線菌、真菌、芽抱桿菌和尖抱鑲刀菌 數量變化,其中橫坐標為處理名稱,縱坐標為數量變化,單位log C化/g。
[0018] 圖2為香蕉地輪作甘藏不同年限後,重新種植香蕉,香蕉枯萎病的發病率及防效, 其中橫坐標為處理名稱,縱坐標為發病率及防效,單位100%。
[0019] 圖3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不同年限,香蕉枯萎病的發病率及相對防 效,其中橫坐標為處理名稱,縱坐標為發病率及防效,單位100%。
[0020] 圖4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抗病品種和感病品種的防效比較,橫坐標代表回 種香蕉年限,縱坐標代表相對防效,單位100%。
[0021] 圖5枯萎病發病率50% W上的農科1號香蕉連作地塊照片。
[0022] 圖6枯萎病發病率50% W上的農科1號香蕉連作地輪作甘藏2年後的照片。
[002引圖7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農科1號香蕉第1年的照片,枯萎病發病率小於5%。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W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香蕉-甘藏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 栽培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00巧]實施例1 ;香蕉地輪作甘藏1年、2年、3年後±壤病原菌和微生物數量的變化
[0026] 試驗地點:東堯市沙田鎮中圍村凍樣時間;2013年10月14日
[0027] 香蕉種植小區試驗如下:
[0028] 樣品編號及說明如下:
[0029] -、CK,已連作香蕉11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病± ;
[0030] 二、GZ1,已連作香蕉10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輪作甘藏1年後±壤;
[0031] H、GZ2,已連作香蕉9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輪作甘藏2年後±壤;
[0032] 四、GZ3,已連作香蕉8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輪作甘藏3年後±壤。
[0033] 取樣;採用5點取樣法進行取樣,採距植株20-30cm根際±壤,深約20cm,香蕉或 甘藏種植8個月測定±壤理化性質,並分別稀釋塗布計數各樣品±壤中尖抱鑲刀菌、真菌、 細菌、放線菌和芽抱桿菌的數量。
[0034] ±壤樣品中尖抱鑲刀菌、真菌、細菌、放線菌和芽抱桿菌計數採用平板塗布。
[00巧]其中,尖抱鑲刀菌選擇K2培養基。K2培養基成分及製備方法為;KsHPOJg、KC1 0. 5g、MgS〇4 ?%0 0. 5g、化-Na-EDTAO. Olg、k 天口冬醜胺 2g、半乳糖 lOg、瓊脂 16g,去離 子水定容至900mU高壓滅菌後冷卻至6(TC,加入lOOmL鹽溶液,所述鹽溶液配方為;五氯硝 基苯75 % WP0. 9g、Oxgal 10. 45g、化284〇7 ? 10&00. 5g、硫酸鏈黴素0. 3g,去離子水定容至 100〇111以用磯酸調抑值至3. 8 + 0. 2。
[0036] 真菌,細菌,放線菌分別採用孟加拉紅培養基,LB培養基、高氏1號培養基和麥芽 汁牛肉膏蛋白腺瓊脂。
[0037] 稱取上述±壤樣品5g,加入到45血無菌水中,170r/min振蕩20min,進行系列梯 度稀釋後,尖抱鑲刀菌、真菌、細菌、放線菌計數分別於K2培養基、孟加拉紅培養基、LB培養 基、高氏一號培養基上塗布;芽抱桿菌計數先將±壤息液8(TC水浴中保持lOmin W殺死非 芽抱桿菌,然後在麥芽汁牛肉膏蛋白腺瓊脂上塗布;28C培養2d後計取±壤樣品中可培養 細菌數量,4d後計取尖抱鑲刀菌、真菌、放線菌和芽抱桿菌的數量。將計數結果作圖如圖1 所示。
[0038] 分析圖1表明;香蕉一甘藏輪作不同年限後,細菌及芽抱桿菌總數明顯升高,放線 菌總數先升高後降低,真菌總數先降低後升高,尖抱鑲刀菌數量明顯降低。CK處理尖抱鑲刀 菌數量為1. 27X 104CFU/g ;GZ1處理的尖抱鑲刀菌數量為7. IX 103CFU/g ;GZ2處理尖抱鑲 刀菌數量為6. 4X 103CFU/g ;GZ3處理尖抱鑲刀菌數量為3. 2 X 103CFU/g。GZ1相比於CK,± 壤中尖抱鑲刀菌數量減少了 44. 1 % ;GZ2相比於CK,±壤中尖抱鑲刀菌數量減少了 49. 6% ; GZ3相比於CK,±壤中尖抱鑲刀菌數量減少了 74. 8% ;此結果表明,±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的 數量隨著甘藏輪作時間的增加而減少,香蕉輪作甘藏3年後±壤中病原菌一尖抱鑲刀菌中 的數量減少最多,減少了 74.8%。
[0039] 實例2 ;香蕉地輪作甘藏1年、2年、3年後回種香蕉1年的防效
[0040] 試驗地點:東堯市沙田鎮中圍村;試驗時間;2013年1月一12月
[0041] 香蕉種植小區試驗如下:
[0042] 樣品編號及說明如下:
[0043] -、CK,已連作香蕉11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
[0044] 二、GZ1 - XJ1,已連作香蕉9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輪作甘藏1年後,種植農 科1號香蕉;
[0045] H、GZ2 - XJ1,已連作香蕉8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輪作甘藏2年後,種植農 科1號香蕉;
[0046] 四、GZ3-XJ1,已連作香蕉7年的香蕉枯萎病高發病蕉園輪作甘藏3年後,種植農 科1號香蕉。
[0047] 香蕉輪作甘藏不同年限,重新種植香蕉後,檢測香蕉枯萎病的發病率,計算各處 理的相對防效,並根據檢測結果作圖2。如圖2所示,CK(連作香蕉11年的蕉地)發病率 為49. 15% ;GZ1 - XJ1 (輪作過1年甘藏的蕉地)處理髮病率為17. 9% ;GZ2 - XJ1 (輪作 過2年甘藏的蕉地)處理及GZ3 - XJ1 (輪作過3年甘藏的蕉地)處理髮病率均為1. 8%。 GZ1 - XJ1處理相比於CK,防控率大於60 % ;GZ2 - XJ1及GZ3 - XJ1處理防控率一致,均 大於95%,表明香蕉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即可使香蕉枯萎病發病率明顯降低。
[0048] 實例3 ;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1年、2年、3年、4年的防效
[0049] 為明確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多少年之內有防病效果,在東堯市沙田 鎮中圍村,設置了 W下小區試驗。樣品編號及說明如下:CK,已連作香蕉11年的香蕉枯萎 病高發病香蕉地;GZ2-XJ1,已連作香蕉8年的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農科1號香蕉1 年的蕉地膽2-XJ2,已連作香蕉7年的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農科1號香蕉2年後的 蕉地膽2-XJ3,已連作香蕉6年的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農科1號香蕉3年後的蕉地; GZ2-XJ4 ;已連作香蕉5年的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農科1號香蕉4年後的蕉地。香 蕉輪作甘藏2年後,重新種植香蕉1、2、3、4年後,分別檢測各蕉地香蕉枯萎病的發病率及相 對防效,並根據檢測結果作圖3。
[0050] 如圖3所示,CK發病率為49. 15%;GZ2-XJ1處理髮病率為1.79%;GZ2-XJ2處理髮 病率為21. 93%;GZ2-XJ3處理髮病率為25. 81%;GZ2-XJ4處理髮病率為28. 81%。GZ2-XJ1 處理相比於CK,防控率大於95 % ;GZ2-XJ2及GZ2-XJ3處理防控率分別為55. 4 %和47. 5 %, GZ2-XJ 4處理防控率下降為41. 3%,W上結果表明香蕉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1-4年對 香蕉枯萎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但是防控率隨著回種香蕉年數的增加而降低,回種香 蕉第1年時,防控率大於95%,但是第4年時防控率只有41. 3%,因此,本發明建議香蕉地 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4年內即需要改種其它作物或更抗病品種,否則香蕉枯萎病的發 病率又逐年加重,影響香蕉正常生長。
[0051] 實例4 ;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抗病品種和感病品種的防效比較
[0052] 為明確香蕉地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抗病品種(農科1號香蕉)與感病品種(己 西蕉)防病效果的差異,在東堯市沙田鎮中圍村,設置了 W下小區試驗:NK;香蕉枯萎病重 地輪作2年甘藏後,回種農科1號香蕉的蕉地;BX ;香蕉枯萎病重地輪作2年甘藏後,回種 己西蕉的蕉地;分別回種農科1號和己西1-3年,每年分別調查兩個品種的相對防效如圖4 所示。
[0053] 結果表明:輪作甘藏兩年後,兩個香蕉品種對香蕉枯萎病都有一定的防效,且防病 效果隨著回種香蕉時間的延長而降低,但回種農科1號香蕉的防效明顯高於回種己西蕉的 防效。回種第1年時,農科1號香蕉的相對防效高達96. 4%,己西蕉的相對防效為53. 5%; 回種第3年時,己西蕉的發病率達56. 8%,相對防效為僅為31. 1% ;農科1號的發病率為 25. 81 %,相對防效為47. 5%。此結果表明,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抗病香蕉品種對枯萎病的 防控效果更佳。
[0054] 實例5、覆蓋甘藏葉對香蕉枯萎病發病率的影響
[0055] 為了驗證香蕉與甘藏輪作後,回種香蕉苗並覆蓋甘藏葉處理對香蕉枯萎病的防控 效果,作者在在東堯市沙田鎮中圍村,設計了小區實驗如下,一、CK,香蕉輪作甘藏2年後回 種香蕉,蕉地不覆蓋甘藏葉;二、香蕉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蕉地覆蓋甘藏葉;H、香蕉 輪作甘藏2年後回種香蕉,蕉地覆蓋稻草。結果記錄如表1。
[0056] 表1甘藏葉覆蓋對香蕉枯萎病發病率的影響
[0057]
【權利要求】
1. 一種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香蕉感 病品種枯萎病發病率50%以上或中抗品種枯萎病發病率20%以上的重病田或種香蕉3年 以上的香蕉地,輪作甘蔗,再種植抗耐病香蕉品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其特徵 在於,再種植抗耐病香蕉品種時,以甘蔗葉覆蓋香蕉地。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其特徵 在於,所述抗耐病香蕉品種為農科1號香蕉、抗枯1號香蕉、海貢或粉雜1號粉蕉。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其特徵 在於,所述香蕉地甘蔗輪作時間為2年或2年以上。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態防治栽培方法,其特徵 在於,輪作甘蔗時,選擇無病蟲危害的蔗莖做種苗,按照常規的方法進行播種和管理,同時 防控蚜蟲,薊馬等傳毒昆蟲,防止下茬香蕉種植時,傳播香蕉束頂病毒。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甘蔗輪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種植 香蕉選用無病香蕉組培苗,種植前將甘蔗頭莖清理乾淨,同時用甘蔗枯葉覆蓋蕉地,按照常 規措施進行管理。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396539SQ201410736338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4日
【發明者】曾莉莎, 呂順, 周建坤, 王芳, 夏玲, 劉文清, 杜彩嫻 申請人: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