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1:13:11 1
專利名稱: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技術領域涉及自行車行業中調整車座的座杆,具體說是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O二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自行車座杆有多種鎖緊結構樣式,如第一種左右壓板上緊固定自行車座結構,左右壓板端面有防滑齒,但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鎖死不易打開,或者磨損打滑,鎖緊不牢固。第二種上下壓板上緊固定自行車座結構,通過2個垂直螺絲,緊固安裝並且調整自行車座前後仰角,安裝繁瑣,一旦頻繁調整或加力易造成螺絲損壞,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鎖死不易打開。第三種自行車座杆上端部為錐面鎖緊固定自行車座結構類,調整螺絲有的在下面,有的在側面,調整時因圓錐面較大,且一旦自行車座錐面鎖固後無法脫離,不易調整,當出現錐度角度不夠時,易旋轉;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鎖死不易打開。第四種自行車座杆上端半圓錐面和棘齒防滑通過螺絲固定自行車座結構類,其使用中防滑齒面易磨損打滑,鎖緊不牢固;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鎖死不易打開。第五種左右壓板圓錐面和棘齒螺栓上緊固定自行車座結構,特點是微調平衡角度,角度範圍小,拆裝不便;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鎖死不易打開。上述鎖緊機構左右對稱,在自行車座杆使用時間較長條件下鎖緊機構開啟不便出現研死現象,還有的坐墊對騎行者腿內側產生不舒適等不利影響。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研製一種新型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為滿足自行車騎行者在騎行過程中,通過開啟調整零部件,更方便調整座位前后角度,實現騎坐者舒適的感覺,有效地對自行車的座墊實施的前後移動、縱向角度(也是前後仰角)調整,使用中調節便利,鎖緊牢固,同時該調整機構對騎行者腿內側無妨礙影響,提高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技術方案的要點:為了更清楚了解技術內容,同時參看附圖,圖中標號放置於括號內。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是由杆座(5)上裝配可調整座墊(17)鎖緊機構的手柄組成,其特徵是:杆座(5)是一個管料杆上端固定一個橫向管座,開啟手柄(11)前端穿過杆座
(5)上端橫向管座一側中間通孔連接開啟塊,開啟手柄(11)前端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本實用新型所採用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轉動的開啟塊是不少於一個橢圓塊(12),開啟手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轉動的開啟塊是不少於一個單向凸塊,開啟手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 )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 )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轉動的開啟塊是兩個並列的對稱的單向凸塊,開啟手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直線往復運動的開啟塊是不少於一個錐形楔塊,錐形楔塊螺紋連接在開啟手柄(11)的絲槓上,開啟手柄
(11)前端再用卡簧(13 )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 )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1、由於採用手柄組件直接連接結構,故手柄組件隨車而行,通過開啟手柄的內開動作鬆動鎖緊機構達到對車座的前後仰角角度與前後距離的變化,隨時隨地的、簡單而方便的調節車座到舒適位置。2、手柄組件結構緊湊,調節快捷。特點是徹底解決以前時間長了鎖緊機構出現研死現象,解決不易打開鎖緊機構導致難以調整車座(或者說坐墊)的問題。3、開啟手柄為鎖緊機構打開了方便開啟之門,適用於各種自行車座杆結構。四
圖1是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和座墊整體使用結構示意圖;圖2是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結構示意圖,也是圖1中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端部結構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A-A剖視鎖緊狀態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中A-A剖視鬆開狀態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2中B-B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 3中C-C剖視放大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6中D-D局部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中H-H局部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3中C-C剖視放大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3中C-C剖視放大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3中C-C剖視放大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圖13是剖視放大的第五種結構示意圖,也是開啟手柄11絲槓上連接錐形楔塊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標號說明:1、螺母;2、左壓板;3、座墊左支架;4、左圓錐架;5、杆座;6、螺杆;7、右圓錐架;8、座墊右支架;9、右壓板;10、偏心軸手柄;11、開啟手柄;12、橢圓塊;
13、卡簧;14、彈簧;15、鉚釘,16、座杆夾,17、座墊,18、齒面,19、間隙。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自行車調整座墊17的座杆,也就是自行車座杆是由杆座5上裝配可調座墊17的手柄組件和鎖緊組件(是左右對稱結構)共同組成。自行車座杆中杆座5下面杆或稱作管插入自行車車身的座管內,高度根據自己情況可調,通過座杆夾16固定,這一點與普通自行車結構相同。自行車座杆中杆座5上面連接固定座墊左支架3和座墊右支架8,通過自行車座杆的手把組件和鎖緊組件使座墊17調整固定到合適自己的高度、前後距離和前後仰角。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座墊17是現代騎車人(驢友們)常說的自行車座,也是我們通常說的車座,但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座墊17」不是套在車座上的墊子或套墊。參看圖2—圖9,杆座5是一個管料杆上端固定一個橫向管座,參看圖4,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為一個橫向通孔,軸向通孔兩端對稱為錐面孔,直徑內小外大。參見圖5—圖9,手柄組件是由兩個手柄組成,分別是偏心軸手柄10和開啟手柄
11。其中開啟手柄11是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其前端穿過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一側中間的一個通孔固定一個開啟塊,開啟塊就是橢圓塊12或者一個單向凸塊,當然也可以是在開啟手柄11前端固定兩個並列的對稱的單向凸塊,相當於兩個凸塊對稱並列,兩個凸塊的凸起向夕卜,也就相當於一個橢圓兩個外凸。兩個凸塊的凸起向外在手柄轉動時起到頂出兩側的對稱的鎖緊機構,以便調節車座,同理都起到與橢圓塊12 —樣的作用;開啟手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連接固定,參見圖7。偏心軸手柄10前端穿過右壓板9和螺杆6,用鉚釘15固定在右壓板9上,參見圖2、圖3、圖6,其中偏心軸位於螺杆6孔內空擋。在鎖緊組件中,參看圖4和圖5,套接彈簧14的螺杆6上依次穿入套接右壓板9、右圓錐架7、杆座5上端管座和左圓錐架4,螺母I穿入套接左壓板2與螺杆6旋緊配合。需要說明的是,這裡只要螺母I和螺杆6上依次套接右壓板9、右圓錐架7、左圓錐架4、左壓板2即可,圖4中螺母I套接左壓板2後與螺杆6連接,是因有一個較長的螺母I能夠與螺杆6有更長的旋緊距離,或者說螺杆6上依次套接上述零件後再與螺母I連接也可。偏心軸手柄10中的偏心軸位於螺杆6端橫向孔內,當螺杆6和螺母I處於預拉緊狀態時(可採用旋轉螺母I方式預拉緊,也可採用其他方式解決,參見圖4和圖5),再轉動偏心軸手柄10,當手柄10中的偏心軸處於圖4位置時,因螺杆6與手柄10相互間產生最大間隙19,螺杆6和螺母I上串接(或稱作穿接)的相關部件也處於最大拉緊被壓狀態,故座墊左支架3、座墊右支架8被鎖固。當轉動手柄10處於圖5位置時,螺杆6與手柄10產生最大的間隙19,螺杆6和螺母I上穿接的相關部件可移動,故通過調整座墊左支架3、座墊右支架8使座墊17可轉動和移動。另外:偏心軸手柄10還有另外一種安裝結構,即偏心軸手柄10前端也能夠穿過左壓板2和螺母I後固定在左壓板2上,偏心軸手柄10的偏心軸位於螺母I端橫向孔內,當然也能完成偏心軸手柄10工作功能。同理,偏心軸手柄10也可位於螺杆6與螺母I相連接軸向的橫向孔內,偏心軸手柄10前端與杆座5上端管座相固定。需要說明的是,螺杆6上套接彈簧14是一個壓簧,也可不要,但為了更好穩定的拉緊才加上一個零件。在偏心軸手柄10未上緊前,將座墊17下面的座墊左支架3和座墊右支架8分別放入左壓板2與左圓錐架4之間、右壓板9與右圓錐架7之間作壓緊配合固定;先看圖7所示,開啟手柄11位於該圖示的左側中部;開啟手柄11前端套接固定的橢圓塊12位於左圓錐架4與右圓錐架7之間,當轉動開啟手柄11時,帶動橢圓塊12轉動從0° —90°,迫使橢圓塊12兩邊相接觸的左圓錐架4與右圓錐架7相接近(見圖8)或分開遠離產生間隙19 (見圖9),一般間隙在O 0.5mm左右。這裡的開啟手柄11實際上可以不用,但在長期使用中,儘管鬆開偏心軸 手柄10,各個零件之間並未達到一定的間隙,座墊17無法鬆動依舊難以調整,故本實用新型增加這個開啟手柄11,以防特殊情況下備用。以便更好的方便調整座墊17舒適。參看圖7、圖8、圖9。由於杆座5上端管座為一個橫向通孔,軸向通孔兩端對稱為錐面孔,分別與左圓錐架4和右圓錐架7的外錐面配合,之所以用錐面是因其接觸面積較大,摩擦係數較高,以便更好地鎖緊固定座墊17 ;參看圖4,如果把左圓錐架4外錐面線延長到相交產生的角度為圓錐角度,通過實驗,其圓錐角度最佳工作範圍為16° 27。。參看圖10,是圖3中C-C剖視放大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和圖7相比,開啟手柄11位於該圖示的右側中部;圖11是圖3中C-C剖視放大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和圖7相比,開啟手柄11位於該圖示的上部中間位置;圖12是圖3中C-C剖視放大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和圖7相比,開啟手柄11位於該圖示的下部中間,開啟手柄11端頭用鉚釘15鉸接;圖13是圖3中C-C剖視放大的第五種結構示意圖,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直線往復運動的開啟塊是不少於一個錐形楔塊,錐形楔塊螺紋連接在開啟手柄11的絲槓上,開啟手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這裡主要的是錐形楔塊直線運動,以其錐形楔塊推動兩側對稱的鎖緊機構微動,起到和橢圓塊、凸塊的一樣作用。工作原理:圓錐分離部件工作:將開啟手柄11中橢圓塊12置於在杆座5的內壁處,通過開啟手柄11將杆座5、橢圓塊12串接起來,用卡簧13置於開啟手柄11端部卡槽,見圖7C-C剖面圖,該部件功能是通過90°旋轉開啟手柄11,帶動橢圓塊12的橢圓部位的變化,將左壓板2、右壓板9與杆座5圓錐的配合部位分離,並起到保持一定間隙的作用,見圖8 D-D所示。偏心鎖緊部件工作:將螺杆6置於右壓板9的軸向孔內,再用偏心軸手柄10橫向串接起來,用鉚釘15鉚接於偏心軸手柄10的端部,圖4、圖5,該部件的功能是用偏心凸圓運動,推動物體做直線運動,即以偏心軸手柄10在右壓板9的徑向孔為中心,做旋轉運動,通過其偏心部位變化,推動螺杆6在右壓板9的軸向孔內往復直線運動,起到鬆開和拉緊整個零部件並隨時調整座墊17的作用。以螺杆6、右壓板9、偏心軸手柄10、鉚釘15組合部件為一端,依次序將彈簧14、右圓錐架7、杆座5、左圓錐架4、左壓板2、螺母I串接一起,見圖6的B-B剖面圖,通過螺母I和螺杆6的螺紋將上述零件穿接到一定位置後,再將座墊左支架3、座墊右支架8置於所示位置的槽中,此時再旋轉螺母I的行程至到各部件互相接觸。此時,座墊左支架3、座墊右支架8可在一定阻力下做前後和轉動的情況下,最後再通過偏心軸手柄10的旋轉運動,利用偏心軸的作用,將力量通過左壓板2、右壓板9的壓板作用,力量傳導,達到圓錐面配合緊密,起到座墊左支架3、座墊右支架8被固定在合適位置確定後,最終被鎖固。
關於調整:旋轉偏心軸手柄10、開啟手柄11處於打開狀態,就可以對座墊左支架3、座墊右支架8的調整,即對自行車車座17實施角度轉動和前後移動的調整,到位置合適後,在通過偏心軸手柄10來鎖緊。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前面背景技術中所述的自行車座杆五種結構樣式,都起到了撐開對稱鎖緊機構的作用,解決了以前的難以打開鎖緊機構的現象。
權利要求1.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是由杆座(5)上裝配可調整座墊(17)鎖緊機構的手柄組成,其特徵是:杆座(5)是一個管料杆上端固定一個橫向管座,開啟手柄(11)前端穿過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一側中間通孔連接開啟塊,開啟手柄(11)前端鉸接在杆座(5 )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轉動的開啟塊是不少於一個橢圓塊(12),開啟手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轉動的開啟塊是不少於一個單向凸塊,開啟手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轉動的開啟塊是兩個並列的對稱的單向凸塊,開啟手柄(11)如〗而再用卡黃(13)或柳接絞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其特徵是:隨著開啟手柄(11)轉動而直線往復運動的開啟塊是不少於一個錐形楔塊,錐形楔塊螺紋連接在開啟手柄(11)的絲槓上,開啟手 柄(11)前端再用卡簧(13)或鉚接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技術領域涉及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目前,市場上的自行車座杆有多種鎖緊結構樣式,特點是鎖緊機構左右對稱,微調範圍小,拆裝不便;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鎖死不易打開。實用新型目的是研製一種新型自行車座杆開啟手柄。結構是由杆座(5)上裝配可調座墊(17)的開啟手柄(11)組成,前端穿過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一側中間通孔連接開啟塊,開啟手柄(11)前端鉸接在杆座(5)上端橫向管座另一側上。效果是通過開啟手柄的內開動作鬆動鎖緊機構達到對車座的前後仰角角度與前後距離的變化,隨時隨地的、簡單而方便的調節車座到舒適位置,適用於各種自行車座杆結構。
文檔編號B62J1/10GK203111359SQ20132003021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1日
發明者張玉林 申請人:張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