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製毒案例(7年製毒43噸賺下3000多萬)
2023-06-18 11:05:48 2
眾所周知,毒品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敵,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程度的危害,還導致了無數家庭的破碎。
1999年,廣東警方查獲中國最大的毒梟劉招華製造的12.36噸冰毒,比當時全球其他國家繳獲毒品數量總和還多。
2005年,劉招華逃亡9年後終於落入法網。
然而在劉招華被捕後,他還一臉輕鬆甚至略帶笑意地狡辯道:「我的毒品不給國內人消費,只給國外人消費。人家曾經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我也應該可以用冰毒打開他們的大門。」
這位中國現實版的「絕命毒師」是如何以「愛國」為擋箭牌掩飾自己製毒販毒的罪惡行徑的呢?
1965年3月5日,劉招華出生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一個生活條件貧苦的家庭。
他在家中排行老小,上面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從小信佛的他聰明懂事。9歲那年,為了祈求母親身體能夠好起來,他吃了3年齋飯,沒想到3年後父親去世,母親癱瘓在床。
他天資聰穎,成績優異,尤其是在化學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
在其他孩子調皮搗蛋、無心向學的年紀裡,劉招華就表現出了對化學濃厚的興趣,沒事時喜歡抱著一本化學書在一邊細細研讀。
1979年,年僅14歲的他通過自學獲得了福建省中學化學競賽二等獎,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絕對的化學天才。
然而,他的家庭條件無法支撐他完成接下來的學業。
父親的早逝讓他深知家裡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懂事的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裡的現狀。
於是在高二時,他輟學打工,和哥哥一起在當地的一個汽修廠當學徒。
幾個月的學徒生活讓他深感自己不能這樣平庸地度過一生。
所以在十八歲時,他主動找到當地的街道幹部,要求參軍入伍,為此甚至謊報了年齡。
從此以後,他順利地成為了福建平潭的一名邊防戰士。
在部隊裡,他積極上進,勤快又踏實,兩年後便被派往福州武警學校學習。
從武警學校畢業後,他被提幹成了排長,也是他們老家那批士兵中唯一提幹的人。
退役後,他被分配到老家福安法院,成為了一名司法警察。
他在工作上表現得非常優秀,頗得領導和同事的賞識。
1990年被評為「福安法院先進工作者」,1991年又榮立三等功。
享受著安逸生活的他是領導心目中重點培養的骨幹人才,也是家裡人的驕傲。
一帆風順的生活看似無憂無慮,但巨大的野心讓他不甘滿足於現狀。
劉招華頭腦靈活,在社會上的人脈十分廣泛,於是他被法院領導抽調去做招商引資。
在他的社交圈中,不乏一大批身份地位顯赫的人物。
看著來自新加坡、菲律賓、臺灣、香港等客商們紙醉金迷的生活,又想到自己每月56元的工資,劉招華的心裡很不平衡。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物資十分匱乏,卻又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因此,非法走私行業應運而生,許多人依靠這一行業獲取了大量的錢財。
於是,深知這一點的他開始和臺灣人合作開辦福建宏發塑料有限公司。
表面上收購加工國外廢棄塑料,暗地裡卻走私龍骨酒、汽車等物品,由此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3年,他耗資70萬建造了第一套屬於他的豪華別墅。
但也是從那時起,他走上了一條違法犯罪的不歸之路。
1994年,劉招華突然決定要離開法院,下海經商。
他明白製毒行業是來錢最快的,於是開始辦起了自己的製毒工廠。
從小在化學方面天賦異稟的他對於毒品的製作有著自己的一套獨家技巧。
1995年下半年,一個叫陳文印的人找到劉招華,讓他幫忙製作冰毒,自己負責銷售。
但在當時,毒品製作的原材料麻黃素,在國內管控非常嚴格。
為了排除這一障礙,劉招華耗資40萬進行科研攻關,還以「研製一款減肥藥」為理由,從西安交通大學的一位教授那裡騙取了方法。
一年後,他順利探索出了不用麻黃素合成冰毒的方法。
掌握了這一辦法後,劉招華的製毒之路如魚得水。
他和陳文印分工,陳文印負責銷售毒品,而自己負責製造毒品。
與預先想像中的一樣,劉招華製作出來的毒品十分暢銷。
1996年5月,劉招華生產出20多公斤純度高達95%以上的冰毒,他以每公斤1.5萬元的價格賣給陳文印,並且多次強調說:「不要在內地銷售我做的冰(毒)」。
然而貪婪狡詐的陳文印轉手就賣給了一個福建人。
隨後這個福建人被抓,警方則要求他打電話再買5公斤,每公斤3.8萬元。
謹慎的劉招華覺得量太大,就讓陳文印、張明輝前去交易,果不其然,兩人當場被捕。
令人沒想到的是,開庭的時候,劉招華就坐在法院聽眾席的一個角落,默默關注著整個審判過程。
由於拒不交代毒品來源,陳文印、張明輝一審被判處死刑。
根據多年法警的工作經驗,劉招華心裡十分清楚,為求自保,陳張二人一定會出賣自己。
果不其然,陳張二人將劉招華的犯罪事實抖了出來,二審改判無期。
警方立即趕往劉招華位於福安市的江邊別墅,也就是他的製毒工廠。
沒想到別墅下有個地道,從地道前往江邊只需要一分鐘,並且江邊常年停有快艇,三分鐘就可以遠離主河道,而警察從村口到別墅卻至少需要二十分鐘。
所以當警方抵達劉招華的製毒工廠時,他早已逃得無影無蹤。
1997年3月,福建省公安廳發出了對劉招華的通緝令。
於是,劉招華長達9年的逃亡生涯開始了。
一年後,劉招華潛逃至廣東普寧,目中無法的他竟繼續尋找投資,謀求東山再起。
順利獲得普寧毒梟陳炳錫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後,他在兩個月內就生產出一噸冰毒。
對劉招華而言,他製毒從來不以「克」為單位,而是以「噸」為單位。
隨後,他前往寧夏,籌建日產10噸冰毒的巨型工廠。
幾個月內,他順利造出30多噸的冰毒,其中12噸運到廣州,這批冰毒價值55億美元。
1999年11月4日,廣州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400公斤的海洛因毒品案件。
在收繳毒品之時,警方發現了一個可疑的倉庫。
倉庫中整整齊齊地堆放著12噸冰毒!這一幕讓所有警員大為震撼。
根據線報,警方迅速鎖定了劉招華的確切位置:廣東總統大酒店818房間。
然而劉招華依然靠著自己的沉著鎮定和隨機應變順利逃到了城外。
輾轉了汕頭、廈門、武夷山、上海後,他逃到青島,改名換姓為「劉森」,還承包了10臺福利機,開始售賣。
自己也時不時買點,甚至有一次,他中了100萬元的大獎。
劉招華的站設計新穎,吸引了不少青島的商家。
他們選擇在劉招華的站點進行現場開獎的活動。山東衛視還就此特地採訪過劉招華。
不僅如此,劉招華似乎毫不在意警方對自己的通緝令。
當他在網上看到海洋大學生物系正在研究海洋生物藥用物質提取這一課題時,他還主動聯繫了海洋大學。
並主動提出出資40萬支持研究海洋生物藥用物質提煉課題,在此期間還給大學生們上過課。
在青島待了一年後,2001年9月,劉招華看到了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
於是他又給自己取了個新名字叫「李森青」,企圖東山再起。
他前往桂林,開辦了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在桂林市臨桂縣鳳凰林場租下了24000畝的土地,宣稱要在三年內投資3億種瀕危物種紅豆杉。
2003年下半年又謊稱要投資1.3億,在臨桂縣古定村一個巨大的天然山洞中,開辦洋蔥晶工廠。
事實上,這個山洞是他繼續製造毒品的巢穴。
他以投資商的身份以假亂真,甚至還與桂林政府籤下了高達3億的合作合同。
所以很快,他就成為桂林一些縣鄉領導的座上賓,很多人認為他是高幹子弟,甚至還將他認作是當地的恩人。
在逃亡期間,他似乎從未害怕過漫天遍地對自己的A級通緝令,反而過得十分高調。
甚至有一次,他因為勇抓三個小偷,登上晚報頭版整版。
他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那樣,依然學習著化學,並從未放棄過製毒。
幾年來,劉招華直接或間接與他人一起共制各型毒品43噸,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004年11月24日,劉招華還在計劃著新一輪的製毒計劃。
不料,陳炳錫在泰國被抓,劉招華的犯罪事實也徹底浮出了水面。
公安部迅速召開新聞發布會,懸賞20萬通緝劉招華,就連央視的《焦點訪談》節目也播出了這個案件。
當天晚上,劉招華正在跟人吃飯,他還淡定地問一同吃飯的人:「你看電視上的通緝犯像不像我。」
吃完飯後,劉招華連家都沒敢回,直接開車到一個廢棄的雷達山洞裡躲了起來。
隨後,他又讓同夥把車沿原路開回桂林,丟棄在桂林汽車站附近。
再讓同夥換乘公共汽車返回陽朔,給警察製造了一種自己已經坐火車逃跑了的假象。
一個月後,等上百人的警察隊伍搜到山洞的時候,卻又一次撲了空。
逃到廣州後,劉招華身上只剩下不到100塊錢。
無奈之下,他把自己18萬元買的勞力士手錶以2萬元的價格賣掉,準備偷渡菲律賓潛逃國外。
在當時,他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於是在臨走之前,他回到了老家福安,想最後再看一次父親的墳墓。
但隨處可見的通緝令,讓他根本不敢走出出租屋半步,只好讓妻子去酒店打工,籌集出逃資金。
而另一邊,福建警方開始了周密的部署,決心要抓捕劉招華,並將這次行動稱為「啄木行動」。
這一次,劉招華大意了。
警察十分警覺地注意到了他的妻子,並且據此找到了他的確切位置。
2005年3月5日凌晨五時,58名特警攜帶狙擊步槍紅外線瞄準鏡等特種裝備,把劉招華藏身的出租屋包圍得嚴嚴實實,劉招華終於落網了。
然而,對於自己被抓,劉招華表現出了驚人的淡定。
甚至還和身邊被嚇呆的同夥開起了玩笑說:「他們抓咱們來了!」
那一天,正是劉招華40歲的生日,他說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經過法院核實,1995年至1999年,被告人劉招華先後夥同多人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18000多千克,從中獲利3200多萬元。劉招華一審被判處死刑。
但對此,劉招華並不服氣。
他辯解說,自己生產的是鹽酸左旋和右旋甲基苯丙胺,是甲基苯丙胺的異構體,不是同一種物質,只是一種化學中間體。
當時法律沒有規定,不允許製造鹽酸左旋和右旋甲基苯丙胺。
並且刑法的毒品目錄裡也沒有這條,所以自己是無罪的。
同時,他還狡辯道,自己製作的冰毒從未賣給中國人,而是賣給了西方歐美國家,目的就是報鴉片戰爭之仇。
他要求法院判處自己無罪釋放。
2007年7月1日,劉招華以一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提起了上訴。
然而廣東高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終於,在2009年9月15日,劉招華被執行死刑。
劉招華發明的無麻黃素製冰毒法,全世界只有他會。
他被抓的時候,旁邊還放著一本《精細化學品及中間體手冊》。
也就是說,在當時,他還在研究怎麼製造毒品。
不得不承認,劉招華在化學上的天賦過人,連福建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總隊長傅是傑都坦言:「如果他不走製毒販毒的道路,而是研究化學方面的東西,應該說是個天才。」
但是毒品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敵,劉招華製造毒品犯下的滔天大罪自然是不可容忍的。
眾所周知,19世紀40年代初,西方列強強行打開了我國的國門,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這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
自此,全國毒品屢禁不止,國家深受毒品傷害。
鴉片戰爭後,中國為了禁毒做出了不懈努力。有關部門耗盡精力宣傳禁毒知識,無數緝毒警察流血犧牲。
而劉招華卻為了牟取暴利,利用自己在化學方面的超常才能,踩在道德與法律的紅線上,製毒販毒,害人害己。
他所製造的冰毒不僅對很多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了行業生態環境。
知識就是財富,它可以成就一個人,但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將自己的才能施展於對祖國有用的方面上,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