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多少縣城沒有通火車(全國這些城市至今未通火車)
2023-06-19 05:25:02 1
(題圖:上海市火車可直達範圍等時圈。每天有約500班火車從上海出發,前往全國220多個城市;其中2小時內可直達13個城市、5小時內可直達50多個城市。)
春運搶票的大幕已經拉開,「怎麼搶票」又成為一年一度的熱門話題。城市數據團有一篇老文 數據揭秘:春運車票有多難搶?對這個話題進行過分析。
目的地距離一線城市越遠,票越難搶;目的地越是小城鎮,票越難搶。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大城小鎮被火車遺忘……
有被遺忘的,就有被偏愛。例如,從一線城市到其他一線城市,票量充足;去往一線城市的鄰近城市群,票量充足。
而當我們從搶票的個人角度轉移到城市角度,將看到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城市在全國鐵路網絡中的地位和便利程度。
本文將對每個城市的鐵路客運便利度進行排行。我們選取了6個指標:
經停(含始發)列車班次數經停(含始發)高鐵班次數始發/到達列車班次數可直達城市數可一日往返直達城市數偏遠地區輻射能力1.經停(含始發)列車班次數我們爬取了2018年12月25日全國所有以地級市(州)為出發/到達/經停站的客運列車數據(同一個市不同火車站的列車合併到一個市),並統計了每個地級市在一天中的出發方向(含始發和經停)的列車班次總數。對普通乘客來說,有多少班火車「能坐」是一座城市的鐵路便利度最直觀的指標。
截至2018年底,我國鐵路客運路線覆蓋了超過90%的地級市。其中:
列車班次最多的城市top15(排名有先後;因部分城市排名並列,上榜城市數量可能超過15個;下同):
廣州、南京、武漢、杭州、鄭州長沙、北京、蘇州、上海、天津石家莊、徐州、深圳、濟南、無錫上述城市大多分布在四條最主要鐵路通道(京港澳通道、京滬通道、陸橋通道、滬昆通道)的沿線和交點處。而不在幹線上的城市就沒那麼幸運了,比如:
江蘇宿遷、四川瀘州、雲南文山、雲南保山、雲南臨滄、甘肅臨夏、四川雅安、新疆昌吉、新疆塔城、雲南德宏 等。
這些,都是常住人口100萬以上、而尚未開通客運列車的城市(按人口數量排序);它們中的一些甚至還沒有火車站,可以說是「被火車遺忘」的城市了。
2.經停(含始發)高鐵班次總數高鐵作為「新四大發明」之首和快速舒適出行的代名詞,在鐵路系統中備受矚目。我們單獨將高鐵班次拎出來進行了統計(為方便統計,文中「高鐵」指的是G打頭的列車)。
儘管我國90%的城市都通了火車,擁有高鐵的卻不足50%。除直轄市以外,唯一實現「全省市市通高鐵」的有且只有福建(不考慮舟山群島的話,浙江也符合要求)。其中:
高鐵班次最多的城市:
南京、杭州、長沙、蘇州、上海鄭州、濟南、無錫、徐州、常州廣州、石家莊、武漢、北京、深圳從高鐵班次排名來看,南京以超過第二名一百多班高鐵的絕對優勢拔得頭籌(南京是全國重要的「動車段」之一,負責江蘇、安徽兩省境內高鐵動車的維修保養)。不僅如此,南京所在的長三角城市群可說是「高鐵天堂」,囊括了top5城市中的4席、top10城市中的7席。
另一方面,仍有許多地方未能享受到高鐵的福利。比如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寧夏全境,以及河南南陽、山東臨沂、河南周口、江西贛州、山東菏澤等多個人口過百萬、有火車而尚未開通高鐵列車的城市。
(註:由於統計時間為12.25,12.26日通車的青鹽高鐵未統計在內)
3.始發/到達列車班次數一般來說,列車的始發/到達城市擁有更多的售票額度,且往往是鐵路網絡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因此,我們把每座城市的始發/到達列車數作為一個單獨的指標,結果如下圖所示:
在始發/到達列車班次這個指標上,北京的優勢可謂「一騎絕塵」,而環北京地區的始發站極少。唯一可略微與之比肩的只有廣州,其他「鐵路強市」均相去甚遠。具體排名如下:
始發/到達班次最多的城市:
北京、廣州、上海、深圳、成都武漢、西安、長沙、天津、南京昆明、重慶、哈爾濱、南寧、廈門此外,東北地區的始發/到達列車班次相對密集,不僅多於同為祖國邊陲的西北、西南地區,甚至還超過了東部沿海。
4.可直達城市數可直達城市總數,表示的是從某城市出發、無需換乘中轉即可到達的城市數量。可直達城市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通達程度。
可直達城市數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鄭州、上海、徐州、廣州石家莊、天津、南京、武漢、杭州瀋陽、蘇州、南昌、濟南、西安、成都顯然,通達程度最高的城市全部分布在重要鐵路通道沿線,且除了徐州、蘇州以外,全部為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總的來說,我國漠河騰衝線以東的絕大多數省會城市都可以直達超過180個城市。
另一些非省會的大城市就比較「慘」了,比如湖北黃岡、廣東揭陽、廣東汕頭。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都在500萬以上、已通火車但可直達城市不足30個。
5.可一日往返直達城市數量城市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多地都提出了「半日往返通勤圈」「一日往返城市圈」的概念。我們設定的這個指標,其具體含義是由某個城市出發,乘坐最快的直達列車,可在5小時以內到達、10小時以內往返的城市數量。
可一日往返城市數量最多的城市為:
武漢、鄭州、長沙、南京、徐州南昌、合肥、濟南、商丘、蚌埠、駐馬店北京、信陽、石家莊、天津、嶽陽很明顯,這個指標突出的城市大多集中在鄭州-上海-長沙圍合成的「三角形」區域內。地處中部以武漢、鄭州、長沙表現突出,河南更是有多個城市上榜。相比之下,「三角形」之外的地域,包括北上廣,在這一指標上都落了下風。
6.偏遠地區輻射能力除了上述指標外,對「偏遠地區」的輻射能力也是我們所看重的。輻射能力強的城市,往往是交通甚至軍事上的戰略要地。
我們對「偏遠」的定義是:已開通客運線路且可直達城市數少於30個的城市(可直達城市數的平均水平是86個)。其具體含義是,假如前往A市必須經過包括B在內的少數城市,那B就具有了連接「偏遠城市A」的戰略意義;一個城市可連接的「偏遠城市」越多,對「偏遠地區」的輻射能力越強。
偏遠地區輻射能力最強的城市為:
北京、廣州、成都、昆明、石家莊瀋陽、鄭州、天津、重慶、長春哈爾濱、大連、唐山、錦州、鞍山、佛山由上圖可知,對偏遠地區輻射能力最強的的,分別是地處「北方」「南方」「西部」的超大城市(和一些雖然不那麼大,卻處於要道上的城市),它們分別聯繫著「最北」「最南」「最西」的廣袤國土;而儘管中部地區在這個指標上具有天然的劣勢,鄭州仍然強勢挺進前十。
做完6個小項的排名比較,我們可以祭出這張總榜單了——
中國城市「鐵路客運便利度」總排行榜我們按照6個小項的最大值進行了標準化,並以標準化後6項的得分之和作為城市的鐵路客運便利度的總分。結果如下:
第一梯隊(4分以上):北京(4.9)、廣州(4.7)、南京(4.2)第二梯隊(3.5-4分):上海(3.9)、鄭州(3.9)、武漢(3.9)、長沙(3.8)第三梯隊(3-3.5分):杭州(3.4)、石家莊(3.3)、天津(3.3)、徐州(3.3)、深圳(3.1)、濟南(3.0)第四梯隊(2.5-3分):南昌(2.9)、蘇州(2.9)、西安(2.7)、瀋陽(2.7)、無錫(2.6)、常州(2.5)、成都(2.5)
在《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中明確標註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鄭州、重慶、西安為中國八大鐵路樞紐發展重點。但按照我們的評價結果,北上廣漢鄭實至名歸,成都、西安、重慶的地位就有點岌岌可危了。與此同時,「未被欽點」的南京、長沙、杭州、天津、石家莊、徐州等等表現相當突出。將「被欽點」和「未被欽點」的鐵路強市進行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前者更重視對經濟實力和區域平衡的考量,而後者更多體現城市的鐵路便利程度。
無論如何,城市的鐵路便利也好,不便利也好,並不會動搖遊子的歸心。祝願各位讀者都能搶到春節回家的票!
說明:
本文數據來源於脈策數據。由於只爬取了一段時間的數據,且車次常有調整,各項指標數值對整體的代表性存在偏差。文中城市排名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