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油汙染土壤修復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02:37:41

本實用新型屬於環境保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油汙染土壤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土壤的石油汙染是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之一。在大規模的石油開採、運輸、加工過程中,由於遺漏、井噴、輸油管道洩露等等因素產生的落地石油,嚴重的汙染了土壤環境,並且的降雨的衝刷作用下,隨著地表徑流向周圍區域擴散。土壤石油汙染常具有汙染物種類多,潛伏期長,擴散面廣,危害大,地下結構複雜,治理難度大,修復成本高等特點,由於石油特殊的理化性質,嚴重威脅了區域生態系統的安全,造成了生態系統脆弱,並且危害人類健康。因此,對石油汙染土壤進行修復非常迫切。
目前的處理方法多為微生物修復、異位生物修復和植物修復等,以上技術均存在著不同的問題,如修復緩慢,周期較長,會造成二次汙染等等,而且無法解決大量洩漏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石油汙染土壤修復裝置。
一種石油汙染土壤修復裝置,包括反應釜、石油儲罐和好氧池。
所述反應釜包括釜體和位於釜體頂部的可拆卸的頂蓋,釜體底部設有出料口,頂蓋上分別設有套筒接口、入料口和廢氣排放口;釜體外壁環繞設置有加熱管;頂蓋的上端中心設置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攪拌軸,所述攪拌軸通過套筒接口內的套筒與減速器相連接,攪拌軸上分別設有至少三組以上的攪拌葉片和螺旋葉片;所述攪拌葉片和螺旋葉片在攪拌軸上交錯分布。
釜體上部設有石油回收口,石油回收口通過石油回收管與石油儲罐連通。
釜體下部設有廢液排放口,廢液排放口通過廢液傳輸管與好氧池連通。
頂蓋上的廢氣排放口通過廢氣傳輸管與好氧池連通,廢氣傳輸管上設有抽風機。
進一步的,所述動力裝置還包括與減速器連接的電動機。
進一步的,所述的釜體上設有條形透明觀察窗。
進一步的,所述的石油回收管、廢液傳輸管和廢氣傳輸管上均設有開關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實用新型通過將水加熱進行洗滌處理,不引入外源物質,無二次汙染,更加安全;
2、該實用新型攪拌葉片與螺旋葉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攪拌,在攪拌葉片進行攪拌的同時,螺旋葉片旋轉產生向下的湍流,使攪拌更加均勻,效果更佳;
3、該實用新型將氣體引入好氧池溶解,進一步降低汙染。
4、反應釜上的觀察窗可以實時觀察釜內狀況,更好的把握釜內情況,有利於進行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中:1-反應釜,2-石油儲罐,3-好氧池,4-頂蓋,5-出料口,6-入料口,7-廢氣排放口,8-加熱管,9-攪拌軸,10-套筒,11-減速器,12-攪拌葉片,13-螺旋葉片,14-石油回收口,15-石油回收管,16-廢液排放口,17-廢液傳輸管,18-廢氣傳輸管,19-抽風機,20-電動機,21-觀察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一種石油汙染土壤修復裝置,包括反應釜1、石油儲罐2和好氧池3。
所述反應釜包括釜體1和位於釜體1頂部的可拆卸的頂蓋4,釜體1底部設有出料口5,頂蓋4上分別設有套筒接口、入料口6和廢氣排放口7;釜體1外壁環繞設置有加熱管8;頂蓋4的上端中心設置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攪拌軸9,所述攪拌軸9通過套筒接口內的套筒10與減速器11相連接,攪拌軸9上分別設有至少三組以上的攪拌葉片12和螺旋葉片13;所述攪拌葉片12和螺旋葉片13在攪拌軸9上交錯分布;
釜體1上部設有石油回收口14,石油回收口14通過石油回收管15與石油儲罐2連通。
釜體1下部設有廢液排放口16,廢液排放口16通過廢液傳輸管17與好氧池3連通。
頂蓋4上的廢氣排放口7通過廢氣傳輸管18與好氧池3連通,廢氣傳輸管18上設有抽風機19。
進一步的,所述動力裝置還包括與減速器11連接的電動機20。
進一步的,所述的釜體1上設有條形透明觀察窗21。
進一步的,所述的石油回收管15、廢液傳輸管17和廢氣傳輸管18上均設有開關閥門。
該實用新型通過將水加熱進行洗滌處理,不引入外源物質,無二次汙染,更加安全;反應釜1攪拌葉片12與螺旋葉片13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攪拌,在攪拌葉片12進行攪拌的同時,螺旋葉片13旋轉產生向下的湍流,使攪拌更加均勻,攪拌效果更佳;反應釜1將氣體引入好氧池3溶解,無汙染排放,進一步降低汙染。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反應釜1上的觀察窗21實時觀察反應釜1內狀況,更好的把握反應釜1內情況,更加便於控制。
儘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