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規劃圖(河南篇國家中心城市)
2023-06-18 19:37:27
豫A 鄭州,古稱商都,今為綠城,始為天地之中。1954年10月30日,鄭州憑藉便利的交通成為河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為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新一線城市,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近年來,許多人都在說鄭州產業不如合肥,教育不如武漢,文化不如西安,河南人口還在外流,收入太低等,用各種理由掩蓋鄭州這座城市的發展,總之要找理由說城市的不好真的很容易。今天我們來看看鄭州的發展和前途?
交通之於鄭州
鄭州是華夏神州的十字路口,我國的公、鐵、航、信兼備的交通樞紐,也是鐵路、公路、航空運輸方式構成的國內交通中轉站。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一直有突出的區位優勢,那就是交通,是我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高速公路的主要樞紐城市。在鐵路上,有京廣、隴海兩大幹線在鄭州交匯,京廣高鐵、鄭徐高鐵、鄭阜高鐵也全線,貫通形成了鐵路米字;在公路上,有京珠、連霍高速公路、國道107線、310線等貫通;在航空方面,鄭州機場貨運量已經進入了全球機場50強,新鄭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
以鐵路立身的鄭州一直是全國的交通大動脈,從鄭州東站出發,兩到五小時之內,你可以到達國內任何一個有高鐵的城市。鄭州市高鐵江湖裡的泰山北鬥,一直穩坐中軍帳。河南號稱中原大地,位於版圖的雞心位置。鄭州是中心的中心。
2013年,鄭州開通地鐵,成為中國大陸第16個開通地鐵的城市。2016年,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山東濟南中國青島在那場競賽裡敗北。2018年鄭州經濟突破一萬億,併入選「新一線城市」。一路彎道超車的鄭州,好成績的取得,少不了鐵路的加持。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全國最大的鐵路貨櫃貨運中心都在鄭州。鄭州高鐵能北上南下,能東進西行,以鄭州為中心的高鐵網覆蓋人口4.08億,覆蓋經濟總量近34萬億,佔全國經濟總量近1/3。鄭州的高鐵,飛機,全國的航空樞紐,運輸規模常年位居中部第一。
舉一個例子,鄭州是我國的鐵路心臟,鄭州暴雨,鄭州鐵路告急,西安北站160趟高鐵停運,成都42趟列車停運,武漢到北京方向的高鐵全部停運北京西站71趟始發列車停運,全國鐵路樞紐的C位,米字形的中心,全國十字路口等等都是鄭州的標籤。鄭州位於華北平原,地形一馬平川,靠鐵路拉出來的鄭州,鄭州太重要了!
製造業之於鄭州
正是這種交通便利的優勢,讓鄭州不但吸引了富士康,還在航空港區域集聚了一大批的電子信息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了全產業鏈體系,讓鄭州成了手機製造大戶。2017年,鄭州的手機產量就接近3億部,在全球總產量當中佔比超過了1/7,其中智慧型手機的產量也佔全球1/7,也就是說,全球每七部手機就有一部的生產來自於鄭州。
另外,鄭州宇通客車佔全球客車產量的1/8;鄭州的食品行業也很強大,曾經的省委書記說過,「河南不僅要做國人的大糧倉,而且要做國人的大廚房」。現在看起來,有知名的速凍品牌三全、思念,全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眾品,是全國最大的餅乾生產基地,旺旺、康師傅、達利產品都是在這裡生產的,方便麵的產量也是全國第一。
早在1990年,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在鄭州成立,是中部幾個省份當中唯一一家鄭商所有23個期貨品種,六個期權品種,覆蓋了糧、棉、油、糖、能源、化工、紡織、冶金、建材等多個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
總之,這裡有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世界規模最大新能源客車基地宇通客車,亞洲作業量最大貨運編組站鄭州北站,中國功夫發源地少林寺,中國四大書院嵩陽書院,中國五嶽之一嵩山,世界最著名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觀星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七紀念塔,中華始祖軒轅黃帝故裡,漢初三傑張良,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故鄉。
城區名字由來
二七區,因紀念1923年2月7日爆發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得名,是全國唯一因紀念重大革命歷史事件而命名的城區。
中原區,中原區前身是鄭州第三區,1955年9月23日,第三區更名為建設區。1960年5月建社區更名為中原區。
管城回族區,因為春秋時期管國都城所在地加上回族群眾相對聚居而得名。
金水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從西往東貫穿全區的金水河而得名。
惠濟區,原名邙山區,2003年12月5日改為惠濟區,得名於北四環外通濟取勝的惠濟橋。
鄭東新區,因為位於鄭州老城區東部而得名。
高新區,是1988年河南省啟動籌建的第一個開發區。
經開區,1993年4月,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是河南省首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航空港區,成立於2013年3月7日,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26)
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我們需要解釋下「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兩個概念,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鄭州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
「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也是國家綜合中心、重要中心、潛在重要中心三大層面的中心節點,中心城市在相應的層面所定義的區域中起到支撐和領銜發展的作用,也是一定範圍內城市發展程度的肯定。目前全國一共九大中心城市,而且還有一些超大城市正在爭創第十大國家中心城市。
「新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這個名詞兒最先出現的時候,是第一財經周刊在幾年前的一次榜單評選用到的詞,準確說是「商業新一線城市」,主要的是城市商業魅力和城市商業潛力的排名,因為被稱為新一線,所以觸動了很多媒體和城市市民的自豪感的內心,後來新一線這個詞就不明所以的被廣泛運用到各個地方。
鄭州作為中原城市群的頭號城市,領銜中原城市群發展,整個中原城市群中,確實只有鄭州一家主打。舉個例子,北邊的石家莊,離北京很近;東南的合肥,已經靠向長三角城市群;安徽省的一些城市,有的在中原城市群輻射範圍內,還有的在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範圍內。那未來國內城市的格局,幾個超級都市圈挑大梁的,有條件成為這些大城市的城市都是幸運的。
我國城市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東南西北四大經濟增長極,分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資源豐富,交通發達,產業基礎較好,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很大,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全局性意義。並且會議指出,促進長江中遊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發展,這兩個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分別就是武漢和鄭州。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鄭州也足以支撐走向全球的理想,甚至對於很多人來說,城市發展的速度已經超過個人的發展速度了。
鄭州冷知識
以京廣鐵路為界,東城和西城是兩個鄭州,西城雨多東城霧大,連燴麵的口味都不一樣。鄭州大學是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而鄭大一附院堪稱全球最大的醫院。鄭州二七塔建於1971年,是中國最年輕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很多鄭州人都沒上去過。
中國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指的是劉邦和項羽以鴻溝為界,將天下一分為二,而這條鴻溝就在鄭州滎陽的廣武山。
鄭州人口中的大玉米是鄭州新地標,但它的原形其實並不是玉米,而是登封的嵩嶽寺塔。鄭州離黃河很近,但是卻屬於淮河流域;鄭州人喝的是長江水。鄭州滿大街的胡辣湯並不是鄭州的特產,他的老家在周口。鄭州有北五環,叫炎黃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