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箍線的上膠方法
2023-06-18 19:34:11 1
專利名稱:羽毛球箍線的上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體育用品加工領域,特別是一種羽毛球箍線的上膠方法。
如
圖1所示的羽毛球,是在軟木切割形成的球頭13上插設十六根以衝壓鵝或鴨的羽翅片方式形成羽翅片10,羽翅片10由羽梗部12及由羽梗部12所長出的羽毛部11所構成,當十六根羽翅片10以特定角度縱向植入球頭13上成圓錐狀後,在羽梗部外周橫向纏繞兩道箍線,形成箍環15、16,大致決定了圓錐形尺寸,而圓錐部的幾何尺寸是決定羽毛球的空氣阻力的基本參數,由於箍線是由纖維編織而成,具有質輕、柔軟、韌性及延展性,易於加工編織,但是剛性不足,並且羽梗部12的表面光滑,使得箍線形成的箍環15、16會鬆動。通常的做法是在箍線及箍線附近羽梗及以下的部份加以上膠,藉由上膠可使棉線不易脫開或位移,且可確保羽翅片所圍成的圓錐形的剛性,但又不會增加太多的重量,維持羽毛的空氣阻力參數不變,並可增強耐用度。
通常的羽毛球上膠方法,是以人工上膠方式加以實行,由人手以每次兩根羽梗的內外二側為對象作塗膠動作,以十六根羽翅片的羽毛而言,要十六次的塗膠動作,但是由於膠液無法在一次加工完成,因為將箍線固化成箍環,必須乾燥到一定程度後,才能進行第二次的塗膠動作,該塗膠一乾燥的循環動作要進行數次,方可達到質量的要求。其大量的人工及等待乾燥的時間,相當可觀。
另一種上膠方法如圖2及圖3所示,將第一次以人工方法上膠乾燥後的半成品,以上方的小徑杯形體17及另一大徑杯形體18夾持其不須上膠的羽毛部11,並以另一下側杯形體19套罩於球頭13上,形成只露出應上膠部之狀態(如圖3所示)。對該露出部實行噴霧上膠,使羽毛球半成品被上膠。由於羽梗的分布相當稀疏,在噴膠時將造成大量膠液的浪費。且噴膠法每次噴上的膠量甚少,所以要等乾燥後再行噴膠,循環動作要多次,才能達到質量要求。
又,通常在上膠時,不論是手工上膠或噴霧上膠,都不能避免氣泡的問題,由於膠液是高粘度液體,箍線是纖維編織物,羽梗是天然生成物,都有細微縫隙和細孔,膠液的分子內聚力、表面張力及附著力都甚大,很容易在縫隙間包住空氣形成氣泡,且不易滲透到細孔內,造成箍線上膠不均勻,重量分布不平均,上膠量不足,使得剛性不足,耐用性降低。
由於目前的羽毛球上膠方法具有上述諸多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羽毛球箍線的上膠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它是將插設完羽翅片並纏繞好箍線的羽毛球半成品夾持於一可調氣壓的模具中,使須上膠部曝露於可加減壓的空間中,接著將上膠環境減壓,當減壓至一定程度後注入定量膠液,使羽毛球半成品浸漬在膠液中,同時開始加壓,使膠液浸漬滲透至羽毛根杆及箍線深層,即形成一優質羽毛球。此方法為加工效率甚高的一種羽毛球的上膠方法。
因採用減壓浸漬滲透法,故可同時360度上膠,較前述噴膠法為佳。且因是同時全面上膠,故不會有分次上膠不易調整均勻度的現象,其上膠品質較均勻,而且多餘膠液由管路回收過濾後可循環使用。
至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方法,參照附圖並詳細說明其一具體實施例。
圖1為羽毛球構成的示意圖。
圖2為通常的噴膠法所使用的器具與待上膠的羽毛球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的組合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膠方法所使用的模具與待上膠的羽毛球分解示意圖。
圖5為圖4的組合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膠方法流程圖。符號說明10是羽翅片,11是羽毛部,12是羽梗部,13是球頭,15、16是箍環,17是小徑杯形體,18是大徑杯形體,19是下側杯形體,21是錐狀體,22a是須上膠部收容空間,22b、22c是溝槽,22d是球頭收容空間,22e是排膠孔,22f是氣體流通管路。
如圖4、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是利用圖示的模具進行上膠作業,所用的模具是具有錐狀體21的上模具,和可分離為兩截的下模具。下模具分上下兩截,有卡榫卡合,在下模具的內側,有兩條橫向的溝槽22b、22c和若干條縱向溝槽,縱向溝槽連通下模具底部的排膠孔22e。橫向溝槽22b、22c恰能收容羽毛球的箍環15、16,並且模具內留有須上膠部收容空間22a和球頭收容空間22d,在下模具的頂部,有氣體流通管路22f。
其上膠加工流程如圖6所示,在完成羽毛球半成品後,上膠工序開始(100),其後將羽毛球半成品壓入前述模具中(110),接著將羽毛球半成品的環境減壓(120),例如將一密閉容器抽成接近真空,使抽成真空的容器與模具相通,以將箍線纖維間隙、羽梗孔隙、羽梗部12內部的氣體導出,不致於上膠時因其內部氣體而產生氣泡,接著注入定量膠液,使要加工部份浸漬於膠液中,完成入膠液浸漬滲透(130),然後加壓(140),使膠液滲入羽梗細孔及箍線纖維組織內,使羽梗及箍線增加剛性,可使上膠後的羽毛球剛性提高,不易因打擊而變形。接著經由排膠孔22e排出多餘膠液,並使膠液經過濾程序回到膠液循環系統,再實行排膠脫模(150),如此即完成上膠作業(160)。
本發明因具有上述構成及工序,故上膠可浸入至箍線及羽梗之根杆部深層,可增加其強度及剛性,使羽毛球較耐打擊而不易損壞及變形,同時其上膠是採用浸漬滲透法,可同時對羽毛球半成品須上膠部整體同時上膠,不會有通常的上膠方法必須分次上膠而造成上膠不均勻的情形,且藉由減壓及加壓,可縮短上膠工時,提高生產效率,為一具有較高上膠加工效率的方法。
綜上所述,依本發明羽毛球的上膠方法,可提供高品質的羽毛球,特別是由於上膠均勻,其重心不致偏離中心軸線,使羽毛球的品質大幅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羽毛球箍線的上膠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植完羽翅片(10)並纏繞好箍線的羽毛球半成品夾持在一可調氣壓模具中,使須上膠部曝露於可浸漬膠液空間中,接著將上膠環境減壓以減少氣泡,當減壓至一定程度後注入定量膠液使羽毛球半成品浸漬在膠液中,開始加壓,使膠液進入羽毛根杆內層,加快上膠速度,排膠脫模,即完成上膠作業,形成一優質的羽毛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羽毛球箍線的上膠方法,它可快速在箍線上膠並使上膠均勻,使膠分布滲入羽毛梗部表面孔隙內,可形成一符合標準規格的羽毛球,為一高加工效率的上膠方法。將插設完羽翅片並纏繞好箍線的羽毛球半成品夾持於一氣密模具中,使須上膠部暴露於可加減壓的空間中,接著將上膠環境減壓,使箍線纖維間隙以及羽梗部孔隙的空氣減少,使膠液容易滲入,增壓使膠液更快速滲入到孔隙及間隙。形成一優質羽毛球。
文檔編號A63B49/00GK1286126SQ0010325
公開日2001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20日
發明者周錫煙 申請人:周錫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