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葉比諾什確實是個大美女(比諾什的成名作情陷夜巴黎)
2023-06-07 14:04:46 4
#頭條創作挑戰賽#
本文作者:川美眉
當我看完安德烈·泰希內/導演,泰希內和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編劇,朱麗葉·比諾什/主演,也是她的成名作《情陷夜巴黎》這部電影後,腦子裡縈繞的全是女主妮娜的影像,她的痛苦她的歡樂她的絕望與糾結全部來源於愛與夢想。因此我寫下了上述題目「絕望之花盛開在地獄邊緣,學會愛,並在愛與被愛中成長「。
妮娜(朱麗葉·比諾什飾)剛滿十八歲,她有一個演員夢,她乘坐火車千裡迢迢從鄉下來到巴黎,她想學習表演,從事演員職業。在巴黎,妮娜結識了名為保羅(沃達克·斯坦克才克飾)的房屋中介,之後又通過保羅認識了昆汀(朗貝爾·維爾森飾)。
昆汀曾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演員,卻因為女友的意外死亡而一蹶不振,有些神經質,頹廢著度日。妮娜第一次見昆汀是在他和保羅合租的屋子裡。他見保羅帶了一個姑娘來很不友好,態度非常冷漠,拒絕妮娜留宿。而妮娜在某劇團,一位同事那兒借住,她很想有一個自己的獨立空間,她搬出來了,她拎著行李找到了保羅的房屋中介店。
於是,在巴黎夜晚的街頭,他和保羅只好臨時找了間旅社。保羅有點喜歡妮娜,他提出和他一起住,妮娜拒絕了,她說想一個人靜一靜。保羅很無趣的走了。
幾天後昆汀出現了,他上來就強吻妮娜,拉著她說帶她去一個地方。原來是昆汀所在的那個劇團,即興就來的性愛真人秀,這是妮娜不能接受的,她自己離開了,昆汀後面緊跟著她。
夜晚的巴黎浸潤在憂鬱的淡藍淺綠裡,夜空藍得幽寂,藍雨漫無止息,妮娜和昆汀走在昏暗的街道上。在酒吧裡某個陌生男人搭訕妮娜並跟著她,昆汀和他打起來了,滿臉是血。妮娜扶著昆汀把他帶到保羅幫她租的小屋裡。她能感覺到昆汀喜歡她,她也被他的藝術氣質吸引,那晚他們在一起了。
一早保羅來了,他看見昆汀在很不舒服,而昆汀竟然挑釁一般,掀起妮娜的床單,讓全裸的妮娜暴露在兩個男人面前,妮娜和保羅都很尷尬。接下來昆汀賭氣一樣的指著他倆狂躁地說,你倆適合在一起,我走!誰知道他下樓走到馬路中間直接撞上了汽車,和曾經的女友一樣死在了車輪底下,他自殺了。
一邊是落單的殉情,一邊是親吻著唾棄。妮娜困在與昆汀、保羅的三角戀的怪圈裡不能自拔。想想她來巴黎以後,為了有個落腳的地方,和弗萊德同居了。一個鄉下女孩為了融入這個大城市,她不斷和別人約會,和別人上床,她不懂愛也沒遇見愛,這個同居者還常常和她鬧的不愉快。她想擁有自己獨處的一個空間,就去找了房屋中介。
現在,她有了自己的屋子,也喜歡上了昆汀,可保羅對她也很好,她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愛他。她還沒想好,昆汀突然死了,她很傷心。她又去找保羅了,在昆汀的房間裡她看見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劇本,那正是之前昆汀出演的一個戲。
這時,導演出現了,他來找昆汀,才知昆汀已經過世了。妮娜和導演操辦了昆汀的後事,看著昆汀被送入焚化爐,她心裡錐心般的痛楚,她才有點清楚了,她是愛這個男人的。可導演說,你愛他是因為你失去他了。
她決定試鏡去爭取朱麗葉這個角色,好在導演支持她,但是昆汀老是出現在他的幻覺裡,反對她演朱麗葉。保羅也來找她甚至懷疑她跟導演有染。她一邊要揣摩朱麗葉這個人物的藝術精髓,怎樣圓滿完成她的塑造。一邊還要應付保羅的追問,很煩。她一遍遍跟導演對戲,有時候晚上就住在排練場。
保羅瘋狂的愛著她,追到排練場來了,看見她和導演對戲,也無話可說。背過妮娜,他對著導演大光其火,你這個老頭子,你不配得到妮娜!導演告訴他對妮娜他只是父親對女兒的那種感情。但是,妮娜在昆汀離開以後,保羅對他若即若離,她在絕望中突然又對導演有了親近的想法,主動獻了一吻,正好被保羅看見,他走了。
他絕望地走在巴黎的黃昏裡,任密集的雨絲敲打著自己的臉頰,他很痛苦,他痛哭流涕,似乎要下決心把妮娜忘了。
可是導演沒有回應妮娜,只是跟她說戲讓她全力準備公演。
妮娜又走到了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她努力排戲,想勝任朱麗葉的演技,但是她越沉入戲中,越思念昆汀,昆汀的幻覺還會來,不過,已經開始支持她演朱麗葉了。她一邊沉浸在對角色的創作與把控中,一邊感覺孤寂難耐。
她又去找保羅了,她太需要有人溫暖她愛憐她,她甚至摒棄了女性的矜持,捨棄了尊嚴,卑微的請求保羅跟她做愛,除了演戲,她只想要得到那朵屬於她的玫瑰花。
可保羅呢,追求了那麼久,妮娜一直冷淡他,他已經心灰意冷了,就算她得到了他的身體,他已經難以再回頭了。她把妮娜給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張戲票撕了,扔在風中,似乎要把他對她的感情也撕碎。
所以,邊親吻邊唾棄,保羅以他冷漠的報復的方式回饋了妮娜的求愛。這樣的方式,我不太贊同妮娜,愛情已經變味了,還一如既往的痴迷,何苦呢?人生何處無芳草?但是,妮娜好像沒那麼在意,她終於在傷害了保羅以後,得到了保羅滿目蒼夷的性愛。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妮娜是感情的失敗者,她輸了。
安德列·泰西內試圖講述人類的處境及絕望的靈魂,在絕望的地獄邊緣,欲望是那麼美豔。但此片是如此熱心地描述欲望,以至於你不得不認為這種反常的絕望打上了泰西內個人的鮮明標誌。
影片結局,點撥妮娜的老導演面對舞臺沒有信心的她告別離去,但是他在火車上還打著節拍。前奏裡妮娜會有怎樣的選擇?影片嘎然而止。留給觀眾的想像是,妮娜演出大獲成功。必須的呀,她有過那麼多彷徨、苦難,傷痛,最終命運該對她微笑了。
舞臺側幕上留下導演選自《約翰福音12章》的話語: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用這個宗教意義來理解耶穌的赴死是我們得以重生進入他復活生命的必要前提。我們是否掌握了這粒甘願死亡的種子所代表的生命異象,使得我們在自己身上重現耶穌基督的生命所帶來的的喜樂和滿足?而昆汀的死也可以這麼理解,他追隨他深愛的前女友而去,他心滿意足。
一流的導演造就了一流的演員,這部電影是朱麗葉·比諾什的成名作,她為了藝術激情地奉獻出自己最大膽的演出,奠定了她在歐洲影壇的藝術片女王地位。我想起她的《屋頂上的騎兵》,為了愛的溫暖;《布拉格之戀》給予那位外科醫生政治創傷的慰籍;以及《居家男人》對於男性世界的救贖。這一系列的銀幕形象都來自朱麗葉·比諾什代表的女性世界的舍我姿態。而《情陷夜巴黎》裡她的「脫」更彰顯了妮娜藐視男性道貌岸然後面的本性,她的坦蕩與聖潔讓所有想褻瀆美麗的男人感到羞愧。
妮娜經歷了包括費萊德、保羅、昆汀、以及年長的導演四位男人的交往,她對愛似乎有了開悟,愛人不會永遠為你停留,能留下來陪伴自己的只能是對愛情的領悟。妮娜成長了,她在絕望中走過地獄,她試著接受愛也去愛別人。
愛是因為失去,失去才會想念,失去才會明白擁有的可貴。愛上一個人就像是創造一種宗教,而那種宗教所信奉的神是靠不住的。無論電影還是真實世界都是如此,而《聖經》的告誡就像中文語境裡的因果,催人深省。
這部1985年在法國上映的電影獲得了多項大獎:泰希內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朱麗葉·比諾什獲最佳女演員凱撒獎;朗貝爾·維爾森獲最佳男演員凱撒獎。以及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聲效凱撒獎。
電影先後在西德(那時德國還沒統一)、美國上映,37年了,藝術魅力和思想內涵魅力不減。
絕望之花盛開在地獄邊緣,等待枯萎是必然的過程。可那又怎樣,熱愛生活追逐夢想渴望愛的妮娜百折不回,就算是傷痛累累心力憔悴她也絕不放棄。
夜晚是個曖昧的時間,妮娜說我喜歡巴黎的夜晚。
真是一部絕佳的藝術電影,給人的回味意味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