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
2023-06-07 07:24:16 1
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屬於廢氣處理尤其是脫硫處理方法領域。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燃油鍋爐本身排出的煙炱與石灰粉混合即得到脫硫吸附劑,使用時將混合物塗布在布袋除塵器內,在一定的條件下即可實現對煙氣的脫硫除塵處理。本發明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利用燃油鍋爐本身排出的煙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脫硫吸附劑,在布袋除塵器內同時完成除塵和部分脫硫,工藝簡單易行,對降低脫硫運行費用和消除二次汙染,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專利說明】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屬於廢氣處理尤其是脫硫處理方 法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大氣中的二氧化硫(S〇2)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大,危害最嚴重的氣體汙染物之 一,其主要來源有含硫燃料的燃燒,含硫礦物的冶煉,化學工業的廢氣,也有水泥塞廢氣 排放的S〇2等工業。
[0003] S〇2是酸雨的主要前驅物之一,我國的SO 2排放量現已居世界之首,且每年排放 量還有增長的趨勢,從而形成長江W南,青藏高原W東大面積的酸雨,其中W長沙為代 表的華中酸雨區酸度值最低,出現頻率最高,並呈加重之勢;西南酸雨區次之,華南酸雨 區和華東沿海酸雨區分布最廣,汙染嚴重。現已發現二氧化硫及其酸雨對森林、±壤、農 作物和建築物造成危害。
[0004] 因此,對工業排放煙氣進行脫硫處理是主要治理方法,為此,對煙氣的脫硫方法的 研究具有很好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對工業排放煙氣具有較好脫硫吸附性能的脫硫吸 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
[0006] 本發明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包括W下步驟: 將燃油鍋爐本身排出的煙貪與石灰粉混合即得到脫硫吸附劑,使用時將混合物塗布在 布袋除塵器內,在一定的條件下即可實現對煙氣的脫硫除塵處理。
[0007] 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煙貪與石灰粉混合重量用量比5 ;1。
[0008] 更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布袋除塵器為玻璃纖維針織租為濾料的布袋除塵器。
[0009] 進一步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脫硫吸附劑使用時的過濾風速為0. 6-0. 7m/min,煙 氣溫度11(TC左右,按吸附床厚度為2-3mm確定清灰周期。
[0010] 本發明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利用燃油鍋爐本身排出的煙貪和石 灰粉的混合物作脫硫吸附劑,在布袋除塵器內同時完成除塵和部分脫硫,在低過濾風速下, 吸附時間在60min內的平均脫硫率為70. 54%。本發明的脫硫吸附劑應用於排煙S〇2濃度小 於2000mg/m3時的煙氣脫硫,若排煙S〇2濃度不大於2000mg/m 3,按本發明所述的使用條件 進行處理,煙氣排放可達到國家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對現有汙染源的要求即S化的排 放濃度小於1200mg/m 3。
[0011] 本發明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利用燃油鍋爐本身排出的煙貪和石 灰粉的混合物作脫硫吸附劑,在布袋除塵器內同時完成除塵和部分脫硫,工藝簡單易行,對 降低脫硫運行費用和消除二次汙染,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001引 實施例一: 製備;將燃油鍋爐本身排出的煙貪與石灰粉按重量比5:1混合即得到脫硫吸附劑。
[0013] 使用;使用時將脫硫吸附劑塗布在玻璃纖維針織租為濾料的布袋除塵器內,在過 濾風速為0. 6-0. 7m/min,煙氣溫度licrc左右,按吸附床厚度為2-3mm確定清灰周期的條件 下進行排煙脫硫,即可實現對煙氣的脫硫除塵處理。
[0014] 實施例二:處理應用 按本發明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和使用方法,對某燃油蒸汽鍋爐外排的工業廢氣進 行脫硫吸附處理,其脫硫吸附結果如表-1所示。
[001引表-1脫硫吸附結果
【權利要求】
1. 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燃油鍋爐本身排出的煙炱與石灰粉混合即得到脫硫吸附劑,使用時將混合物塗布在 布袋除塵器內,在一定的條件下即可實現對煙氣的脫硫除塵處理。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煙炱與石灰 粉混合重量用量比5:1。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布袋除塵器 為玻璃纖維針織氈為濾料的布袋除塵器。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附劑的製備及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脫硫吸附劑 使用時的過濾風速為〇. 6-0. 7m/min,煙氣溫度110°C左右,按吸附床厚度為2-3mm確定清灰 周期。
【文檔編號】B01J20/32GK104437340SQ20141050229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陸強 申請人:陝西華陸化工環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