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8:42:51 1
專利名稱:一種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用於醫療內窺鏡光源,視頻投影光源,手術頭頂燈光源,圖像處理光源,生物科學等方面,屬於電光源照明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各種場合使用的光源,如內窺鏡光源,視頻投影光源,手術頭頂燈光源,圖像處理光源,生物科學等方面,基本採用短弧陶瓷氙氣燈,因為這種氙氣燈,具有體積小、亮度高、全波段白光、壽命長、反光鏡無需預調等優點,因此受到人們的關注。
這種氙氣燈的結構主要包括陽極、陰極、反光鏡等幾個部件,從結構來說較為複雜,但中國國內市場來看,主要依靠進口。現在有三家公司有此產品美國PERKIN ELMER公司的CERMAX系列;日本USHIO公司的UMR-300系列;加拿大LUXTEL公司的CERALUX系列。
上述幾家公司的產品結構比較複雜,成本高。因此,需要開發新型的短弧氙氣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該氙氣燈結構合理,成本低,售價便宜,適合多種場合使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技術方案是用陶瓷圓柱體做外殼,右端是陽極環,左端裝是陰極環,在圓柱體內有一反光鏡,該反光鏡做成拋物線旋轉360度形成的拋物面,在開口處有一透鏡和支撐杆,杆的中間焊有一棒式陰極,與其相對的是一T型陽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於該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具有許多優點,如體積小、亮度高、全波段白光、色溫穩定、壽命長、安全可靠、易替換、內置反光鏡無需調節,該氙氣燈結構合理、造價低,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外型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的結構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一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比較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這是本實用新型的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外型立體圖。
1為陶瓷體,2為陰極,3為陽極,4為陽極環,位於圓柱體陶瓷體1的右端,其左端是陰極環5,在圓柱體的內腔有一反光鏡6,該反光鏡做成拋物線旋轉360度形成拋物面,在開口處有一透鏡7和支撐杆8,在所述的陰極2是一棒型,焊在支撐杆的中間,與其相對的是一T型陽極3。
參照圖2,這是本實用新型的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的結構剖視圖。
從圖2更加清晰看到氙氣燈的內腔的結構,與圖1結合便可更清楚。
所述的陰極2、陽極3,其外圍採用金屬環繞,且工作時與散熱片接觸,更加便於散熱,工作時才能使溫度降得較低。
所述的透光鏡玻璃上有塗鍍層,使得紫外線光不透射,從而使所得的光源無紫外線輸出。
所述的陽極3由金屬構成圓柱體,能使工作時有害物質冷凝到陽極冷端,從而使氙氣燈能有較長的壽命。
上述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的結構能產生6000K的色溫的白光。該氙氣燈結構緊湊能在較大功率下工作,因而體積小,安裝使用很方便。
該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開關閉合加上電壓後,陰極、陽極便產生光弧,從而產生強光,經過反光鏡反射後,通過透光玻璃透射出去。
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隹的實施例。雖然本實用新型已參照上述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是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以上實施例僅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觶其中可作各種變化和修改,而在廣義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所以並非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形都將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包括陶瓷體外殼(1)、陰極(2)、陽極(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陶瓷外殼是一陶瓷圓柱體,在陶瓷圓柱體右端是陽極環(4),左端裝是陰極環(5),在圓柱體內有一反光鏡(6),該反光鏡做成拋物線旋轉360度形成的拋物面,在開口處有一透鏡(7)和支撐杆(8),杆的中間焊有一棒式陰極(2),與其相對的是一T型陽極(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陰極(2)、陽極(3),其外圍採用金屬環繞,且工作時與散熱片接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透光鏡玻璃上有塗鍍層,使得紫外線光不透射,從而使所得的光源無紫外線光輸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陽極(3)由金屬構成成環狀,能使工作時有害物質冷凝到陽極冷端,從而使氙氣燈能有較長的壽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弧緊湊型陶瓷氙氣燈,屬於照明技術領域,該氙氣燈結構包括用陶瓷圓柱體做外殼,右端是陽極環,左端裝是陰極環,在圓柱體內有一反光鏡,該反光鏡做成拋物線旋轉360度形成的拋物面,在開口處有一透鏡和支撐杆,杆的中間焊有一棒式陰極,與其相對的是一T型陽極。該氙氣燈體積小、亮度高、全波段白光、色溫穩定、壽命長、安全可靠、易替換、反光鏡無需調節,該氙氣燈結構合理、造價低,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F21W131/00GK2760751SQ200420090538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8日
發明者朱炳春, 蔣玉華, 朱文灝 申請人:上海布拉德利米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