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用病員服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0:09:16 2
專利名稱:一種多用病員服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病員服。
背景技術:
目前各地醫院使用的病員服多為對扣式上衣和腰帶式褲子,這種病員服不利於病員的穿和脫,尤其是需要對病員進行輸液或導尿時,對病員或醫護人員來講,操作均十分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於輸液、肌肉注射、導尿等治療工作開展的多用病員服。本實用新型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多用病員服,包括上衣和褲子,所述上衣沿袖口至肩部方向設置衣袖拉鏈,所述褲子沿褲腳至腰部方向設置褲腿拉鏈,用於上下肢的靜脈輸液。所述上衣在其胸口高度處橫向設置一拉鏈,其主要為鎖骨靜脈穿刺或胸腔閉式引流提供方便,便於輸液和換藥等。所述褲子的襠部斜向腿的兩側方向上各設置一拉鏈,便於對病員進行導尿或者臥床病人大小便時可以直接拉開,不用脫去褲子,避免冬天受涼。所述衣袖拉鏈和褲腿拉鏈均設置在外側,方便操作。所述褲子的褲襠的腹部設置一長方形拉鏈,用於腹部檢查和手術。所述上衣的肩關節處設置肩周拉鏈,用於三角肌的皮下注射。所述褲子的臀部位置設置臀部拉鏈,用於肌肉注射。所述褲子的褲包處設置褲袋或褲帶,用於固定引流帶。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上衣的袖口和褲子的褲腳處設置拉鏈,便於對病員進行輸液或導尿等治療工作,在治療時,只需要拉開拉鏈就可以,無需上挽或脫去衣袖或褲腿,省去了繁鎖的穿脫衣工作,這對於臥床或重患病員非常方便,尤其是在冬天還可以防止病員受涼,該設計,全方位為患者、家屬和醫護工作人員帶來方便,十分人性化,該病員服還可以根據需要量身訂做各種款式和面料,同時也適用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使用十分普遍,其結構簡單,換洗方便,生產成本低,易於推廣。
圖1為本案多用病員服的正面結構圖。圖2為本案多用病員服的背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並不將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限定在以下實施例中。如圖1或圖2所示,一種多用病員服,包括上衣I和褲子2,所述上衣I沿袖口至肩部方向設置衣袖拉鏈3,所述褲子2沿褲腳至腰部方向設置褲腿拉鏈4,在進行輸液或其他治療時,不需挽上或脫去衣袖或褲腿,直接拉開衣袖拉鏈3或褲腿拉鏈4即可;上衣I在其胸口高度處橫向設置一拉鏈5 ;褲子2的襠部斜向腿的兩側方向上各設置一拉鏈6,當病員需要導尿或臥床病員大小便時,可以拉開該拉鏈6,不用脫去褲子2,以防止病員受涼;所述衣袖拉鏈3和褲腿拉鏈4均設置在外側,方便醫護人員操作;褲子2的褲襠的腹部設置一長方形拉鏈7,用於腹部檢查和手術;上衣I的肩關節處設置肩周拉鏈8,用於三角肌的皮下注射;褲子2的臀部位置設置臀部拉鏈9,用於肌肉注射;褲子2的褲包處設置一褲袋或褲帶10,用於固定引流帶;前述所有拉鏈的長度和位置,均可以根據不同的病員需要而量身定做,因此其設置的位置不限定在本實施例中。
權利要求1.一種多用病員服,包括上衣(I)和褲子(2),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衣(I)沿袖口至肩部方向設置衣袖拉鏈(3 ),所述褲子(2 )沿褲腳至腰部方向設置褲腿拉鏈(4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衣(I)在其胸口高度處橫向設置一拉鏈(5)。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褲子(2)的襠部斜向腿的兩側方向上各設置一拉鏈(6 )。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衣袖拉鏈(3)和褲腿拉鏈(4)均設置在外側。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褲子(2)的褲襠的腹部設置一長方形拉鏈(7)。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衣(I)的肩關節處設置肩周拉鏈(8)。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褲子(2)的臀部位置設置臀部拉鏈(9)。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褲子(2)的褲包處設置褲袋或褲帶(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用病員服,包括上衣(1)和褲子(2),所述上衣(1)沿袖口至肩部方向設置衣袖拉鏈(3)、胸口高度處橫向設置一拉鏈(5)、肩關節處設置肩周拉鏈(8),所述褲子(2)沿褲腳至腰部方向設置褲腿拉鏈(4)、襠部斜向腿的兩側方向上各設置一拉鏈(6)、褲襠的腹部設置一長方形拉鏈(7)、臀部位置設置臀部拉鏈(9)、褲包處設置褲袋或褲帶(10)。需要時拉開拉鏈就可以,省去了繁鎖的穿脫衣工作,這對於臥床或重患病員非常方便,尤其是在冬天還可以防止病員受涼,該設計,全方位為患者、家屬和醫護工作人員帶來方便,十分人性化,其結構簡單,換洗方便。
文檔編號A41D13/12GK203015901SQ20122062653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胡曉靈, 潘碧, 賀葵, 吳顯和, 劉珉甬, 曹燁, 範賢明 申請人: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