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
2023-06-06 22:31:11
專利名稱: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
自六十年代起我國開始人工栽培食用菌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目前已成為世界上主要食用菌輸出國之一,食用菌菌種的製作是栽培技術的關鍵環節,國內食用菌栽培基本上沿用傳統制種工藝,由於工藝周期長,技術要求高,菇農不易掌握,往往是造成栽培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且傳統菌種不易保存,菌齡不一致,使用不方便的缺點也阻礙了食用菌栽培實現規模化發展。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採用該工藝生產的食用菌保水顆粒菌種可替代傳統工藝生產的菌種,使菌種便於保存和運輸、使用方便,可實現批量工廠化生產。
本發明的整體技術構思是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由下列工藝步驟組成a、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的配製將木屑或草粉或作物秸稈粉∶麩皮或玉米粉∶單糖或二糖∶CaSO4或CaCO3按重量比為78-88∶10-20∶1∶1的比例混配均勻,將上述混合物料按混合物料∶水(w/v)為1∶1.1-1.5的比例混勻後進試管封裝,高溫滅菌;將原始菌種接入經滅菌後的試管培養基內培養製成食用菌木屑試管種;b、將上述制好的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經擴大培養後得到液體菌絲體;c、營養顆粒的製備按草粉∶木屑∶麩皮∶玉米粉∶保水劑∶單糖或二糖∶CaSO4∶粘合劑∶水(w/v)為15-30∶15-30∶8-16∶3-8∶5-9∶0.5-3∶0.5-3∶40-70∶50-70的比例混配均勻後送入制粒機制粒,將上述製成的營養顆粒經高溫滅菌、乾燥、降溫;d、接種將b步驟中製備的液體菌絲體接入c步驟中製成的營養顆粒,在常溫下萌發10天,封裝。
本發明的具體工藝步驟和工藝條件是在a和c步驟中所述的單糖或二糖是葡萄糖或蔗糖。
在c步驟中所述的保水劑選用保水樹脂。
保水樹脂為聚丙烯酸鹽或接枝澱粉保水劑。
在c步驟中所述的粘合劑為澱粉粘合劑,該澱粉粘合劑的製備方法是在反應釜中加入水180-360份,升溫至55-70℃,投入50-90份澱粉調成的漿料,加入30%的NaOH10-16份進行糊化,然後兌入60-65℃的熱水,其體積為上述所有原料總和的1-3倍,進行稀釋,加入硼砂13份攪拌至半透明狀。
在a步驟中所述的高溫滅菌條件為1.0-1.4kg/cm2,時間為0.5-1小時。
在c步驟中所述的高溫滅菌的條件為0.1MPa、120℃、時間為1小時;乾燥條件為40-70℃、時間為0.5小時;降溫的終點溫度為20-25℃。
在c步驟中所述的草粉、木屑、麩皮均需粉碎後過20目篩,玉米粉過40-60目篩,保水劑過20-60目篩。
在c步驟中所述的營養顆粒直徑為5-20mm、長10-20mm的柱狀顆粒。
在b步驟中所述的擴大培養包括由食用菌木屑試管種到液體發酵搖瓶的一級擴大培養、由液體發酵搖瓶到發酵罐的二級擴大培養;其中木屑試管種培養的條件為20-28℃,時間為10-25天,一級擴大培養的工藝條件為23-28℃,150-200rpm振蕩培養24-72小時,二級擴大培養的工藝條件為通氣量1∶1(v/v),在23-28℃的溫度下通氣攪拌48-96小時。
本發明所取得的實質性特點和技術進步在於本發明的工藝過程流暢,特別適合工業批量化生產,顆粒菌種強度高,乾燥後的顆粒的機械強度可達40N以上,顆粒吸水力強,保水效果好,保質期長,便於生產過程中的儲存和運輸。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a、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的配製將木屑∶麩皮∶蔗糖∶CaSO4按重量比為80∶15∶1∶1的比例混配均勻,將上述混合物料按混合物料∶水(w/v)為1∶1.2的比例混勻後裝入試管封裝,高溫滅菌(1.1kg/cm2,時間為1小時);將原始菌種接入滅菌後的試管培養基內培養製成食用菌木屑試管種;b、將上述制好的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經擴大培養後得到液體菌絲體;c、營養顆粒的製備按草粉∶木屑∶麩皮∶玉米粉∶保水劑∶蔗糖∶CaSO4∶粘合劑∶水(w/v)為20∶20∶10∶5∶7∶2∶2∶50∶60的比例混配均勻後送入制粒機制粒,將上述製成的營養顆粒經高溫滅菌(0.1MPa、120℃、時間為1小時)、乾燥、降溫(乾燥條件為60℃、時間為0.5小時;降溫的終點溫度為25℃);d、接種將b步驟中製備的液體菌絲體接入c步驟中製成的營養顆粒,在常溫下萌發10天,封裝。
保水劑選用保水樹脂。保水樹脂為聚丙烯酸鈉在c步驟中所述的粘合劑為澱粉粘合劑,該澱粉粘合劑的製備方法是在反應釜中加入水200份,升溫至60℃,投入70份澱粉調成的漿料,加入30%的NaOH15份進行糊化,然後兌入65℃的熱水,其體積為上述所有原料總和的2倍,進行稀釋,加入硼砂13份攪拌至半透明狀。
草粉、木屑、麩皮均需粉碎後過20目篩,玉米粉過60目篩,保水劑過30目篩。
c步驟中所述的營養顆粒直徑為7mm、長15mm柱狀顆粒。
在b步驟中所述的擴大培養包括由食用菌木屑試管種到液體發酵搖瓶一級擴大培養、由液體發酵搖瓶到發酵罐的二級擴大培養、菌絲體的製備;其中木屑試管種培養的條件為25℃,時間為15天,一級擴大培養的工藝條件為26℃,180rpm振蕩培養48小時,二級擴大培養的工藝條件為通氣量1∶1(w/v),在26℃的溫度下通氣攪拌72小時。
權利要求
1.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它由下列工藝步驟組成a、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的配製將木屑或草粉或作物秸稈粉∶麩皮或玉米粉∶單糖或二糖∶CaSO4或CaCO3按重量比為78-88∶10-20∶1∶1的比例混配均勻,將上述混合物料按混合物料∶水(w/v)為1∶1.1-1.5的比例混勻後進試管封裝,高溫滅菌;將原始菌種接入經滅菌後的試管培養基內培養製成食用菌木屑試管種;b、將上述制好的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經擴大培養後得到液體菌絲體;c、營養顆粒的製備按草粉∶木屑∶麩皮∶玉米粉∶保水劑∶單糖或二糖∶CaSO4∶粘合劑∶水(w/v)為15-30∶15-30∶8-16∶3-8∶5-9∶0.5-3∶0.5-3∶40-70∶50-70的比例混配均勻後送入制粒機制粒,將上述製成的營養顆粒經高溫滅菌、乾燥、降溫;d、接種將b步驟中製備的液體菌絲體接入c步驟中製成的營養顆粒,在常溫下萌發10天,封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a和c步驟中所述的單糖或二糖是葡萄糖或蔗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c步驟中所述的保水劑選用保水樹脂。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水樹脂為聚丙烯酸鹽或接枝澱粉保水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c步驟中所述的粘合劑為澱粉粘合劑,該澱粉粘合劑的製備方法是在反應釜中加入水180-360份,升溫至55-70℃,投入50-90份澱粉調成的漿料,加入30%的NaOH10-16份進行糊化,然後兌入60-65℃的熱水,其體積為上述所有原料總和的1-3倍,進行稀釋,加入硼砂13份攪拌至半透明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a步驟中所述的高溫滅菌條件為1.0-1.4kg/cm2,時間為0.5-1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c步驟中所述的高溫滅菌的條件為0.1MPa、120℃、時間為1小時;乾燥條件為40-70℃、時間為0.5小時;降溫的終點溫度為20-2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c步驟中所述的草粉、木屑、麩皮均需粉碎後過20目篩,玉米粉過40-60目篩,保水劑過20-60目篩。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c步驟中所述的營養顆粒直徑為5-20mm、長10-20mm的柱狀顆粒。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b步驟中所述的擴大培養包括由食用菌木屑試管種到液體發酵搖瓶的一級擴大培養、由液體發酵搖瓶到發酵罐的二級擴大培養;其中木屑試管種的培養條件為20-28℃,時間為10-25天,一級擴大培養的工藝條件為23.28℃,150-200rpm振蕩培養24-72小時,二級擴大培養的工藝條件為通氣量1∶1(v/v),在23-28℃的溫度下通氣攪拌48-96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藥)用真菌保水顆粒菌種生產方法。它包括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的配製、將上述制好的食用菌木屑試管種經擴大培養後得到液體菌絲體、營養顆粒的製備、接種等工藝步驟,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工藝周期長,技術要求高,菇農不易掌握,易造成栽培失敗;且傳統菌種不易保存,菌齡不一致,使用不便的問題。具有工藝過程流暢,適合工業化生產,乾燥後的顆粒機械強度高(達40N以上)、吸水力強,保水效果好,便於儲存和運輸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G1/04GK1316512SQ01117589
公開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27日
發明者冀宏, 魏亞新, 李春輝 申請人:河北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