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圈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2:13:3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材及裝飾配件加工機械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卷圈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O型環的卷圈工作都採用人工多次彎曲,多次彎曲會對型材的表面造成損傷,而且成型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操作方面也較麻煩,生產加工效率低下,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能夠替代人工多次彎曲的卷圈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卷圈機,包括機架,設於機架上的卷圈裝置,所述的卷圈裝置包括設於待卷型材送料方向將型材水平向前輸送的送料壓輪組;與送料壓輪組水平相鄰設置的,將送料壓輪組輸送的待卷型材進行滾壓成型的成型壓輪組;與成型壓輪組水平相鄰設置的,將輸送的待卷型材彎圈成環狀的第一彎曲壓輪組;與第一彎曲壓輪組水平相鄰設置的第二彎曲壓輪組;設於第一彎曲壓輪組側邊,調節待卷型材卷圈外徑大小的彎曲調節壓輪組;設於成型壓輪組和第一彎曲壓輪組下方的能夠壓迫待卷型材的端部向外側偏移,使待卷型材在第一彎曲壓輪組上實現彎圈成型的導向支架。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送料壓輪組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送料壓輪,兩送料壓輪的外周均設有凹槽,待卷型材卡裝在凹槽之內;其中位於上方的送料壓輪連接有使其上下移動的調節手柄,位於下方的送料壓輪為固定活動壓輪,其構成一個固定傳動輸送的基點。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成型壓輪組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成型壓輪,兩成型壓輪的外周均設有成型凹槽,待卷型材卡裝在成型凹槽之內,通過所述的成型凹槽將待卷型材滾壓成所需的截面形狀;其中位於上方的成型壓輪連接有使其上下移動的調節手柄,位於下方的成型壓輪為固定活動壓輪,其構成一個固定傳動輸送的基點。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第一彎曲壓輪組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彎曲壓輪A,彎曲壓輪A的外周均設有卷圓凹槽,待卷型材卡裝在卷圓凹槽之內,通過所述的卷圓凹槽將待卷型材滾壓成所需的圓環形狀;其中位於上方的彎曲壓輪A連接有使其上下移動的調節手柄,位於下方的壓輪為固定活動壓輪,其構成一個固定傳動輸送的基點以及將待卷型材彎曲成環狀毛坯的模芯。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第二彎曲壓輪組包括調節塊和設於所述調節塊上的彎曲壓輪B,彎曲壓輪B的外周設有卷圓凹槽,待卷型材卡裝在卷圓凹槽之內,通過所述的卷圓凹槽將待卷型材滾壓成所需的圓環形狀。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彎曲調節壓輪組包括外周設有卷圓凹槽的彎曲調節壓輪,彎曲調節壓輪上連接使其來回移動的調節手柄。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向支架包括導向板和與其相連的擺動連接杆。導向板的端部開有與成型壓輪組和彎曲壓輪A對應設置的導向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的卷圓凹槽設有相對豎直平面的傾斜角度為α,該傾斜角度α為1-5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該卷圈機,能夠替代人工多次彎曲工作,實現自動化的卷圈加工O型環,不僅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對於操作人員而言也更為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送料壓輪組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成型壓輪組的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彎曲壓輪A的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彎曲壓輪組及彎曲調節壓輪組的示意圖一。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彎曲壓輪組及彎曲調節壓輪組的示意圖二。
圖中:1.機架 2.卷圈裝置 3.送料壓輪組 4.送料壓輪 5.凹槽 6.調節手柄7.成型壓輪組 8.成型壓輪 9.成型凹槽 10.第一彎曲壓輪組 11.彎曲壓輪A 12.卷圓凹槽 13.第二彎曲壓輪組 14.調節塊 15.彎曲壓輪B 16.彎曲調節壓輪組 17.彎曲調節壓輪 12.卷圓凹槽 18.導向支架 19.待卷型材 20.導向板 21.擺動連接杆 22.導向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3所示的卷圈機,卷圈機,其主體包括機架1和設於機架1上的卷圈裝置2,所述的卷圈裝置2包括設於待卷型材19送料方向將型材水平向前輸送的送料壓輪組3;與送料壓輪組3水平相鄰設置的,將送料壓輪組3輸送的待卷型材19進行滾壓成型的成型壓輪組7;與成型壓輪組7水平相鄰設置的,將輸送的待卷型材19彎圈成環狀的第一彎曲壓輪組10;與第一彎曲壓輪組10水平相鄰設置的第二彎曲壓輪組13;設於第一彎曲壓輪組10側邊,調節待卷型材19卷圈外徑大小的彎曲調節壓輪組16;設於成型壓輪組7和第一彎曲壓輪組10下方的能夠壓迫待卷型材19的端部向外側偏移,使待卷型材19在第一彎曲壓輪組10上實現彎圈成型的導向支架18,所述的導向支架18包括導向板20和與其相連的擺動連接杆21。導向板20的端部開有與成型壓輪組7和彎曲壓輪A 11對應設置的導向開口22,其原理是:待卷型材19輸送至導向板20位置,通過腳踏擺動連接杆21帶動導向板20和導向板20上的導向開口22向前擺動,從而壓迫待卷型材19的端部向外側偏移(具體偏移距離量根據型材規格以及實際需求而定),藉助第一彎曲壓輪組10和第二彎曲壓輪組13使待卷型材19在第一彎曲壓輪組10的彎曲壓輪A 11上彎曲成連續的環狀毛坯。
送料壓輪組3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送料壓輪4,兩送料壓輪4的外周均設有凹槽5,待卷型材19卡裝在兩送料壓輪的凹槽5之內,其通過送料壓輪組3將待卷型材19向成型壓輪組7方向輸送;其中位於上方的送料壓輪4連接有使其上下移動的調節手柄6,通過手柄可以根據型材的尺寸規格靈活調節送料壓輪4之間的間距。位於下方的送料壓輪4為固定活動壓輪,其構成一個固定傳動輸送的基點。
成型壓輪組7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成型壓輪8,兩成型壓輪8的外周均設有成型凹槽9,待卷型材19卡裝在兩成型壓輪8的成型凹槽9之內,通過所述的成型凹槽9將待卷型材19滾壓成所需的截面形狀並進一步向第一彎曲壓輪組10方向輸送;其中位於上方的成型壓輪8設有使其上下移動的調節手柄6,通過手柄可以根據型材的尺寸規格靈活調節兩成型壓輪8之間的間距。位於下方的成型壓輪8為固定活動壓輪,其同樣構成一個固定傳動輸送的基點。
如圖1-6所示,所述的第一彎曲壓輪組10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兩彎曲壓輪A 11,彎曲壓輪A 11的外周均設有卷圓凹槽12,待卷型材19卡裝在兩彎曲壓輪A 11的卷圓凹槽12之內,通過所述的卷圓凹槽12將待卷型材19滾壓成所需的圓環形狀並繼續向前輸送出一段,直到與第二彎曲壓輪組13和彎曲調節壓輪組17相互牴觸,使待卷型材19端部受力彎曲並環繞著第一彎曲壓輪組10下方的彎曲壓輪A 11外徑彎曲成連續的環狀毛坯,其中位於上方的彎曲壓輪A 11連接有使其上下移動的調節手柄,通過手柄可以根據型材的尺寸規格。位於下方的彎曲壓輪A 11為固定活動壓輪,其構成一個固定傳動輸送的基點以及將待卷型材19彎曲成環狀毛坯的模芯。
所述的第二彎曲壓輪組13包括調節塊14和設於所述調節塊14上的彎曲壓輪B 15,彎曲壓輪B 15通過調節塊14能夠來回調節,彎曲壓輪B 15的外周還設有卷圓凹槽12,待卷型材19能夠卡裝在卷圓凹槽12之內,通過卷圓凹槽12能夠將輸送過來的待卷型材19相抵和壓迫使其滾壓成所需的圓環形狀。
彎曲調節壓輪組16包括外周設有卷圓凹槽12的彎曲調節壓輪17,卷圓凹槽12卡住待卷型材19。彎曲調節壓輪17上還設有使其來回移動的調節手柄6,通過調節手柄6調節彎曲調節壓輪組16的彎曲調節壓輪17之間距離,以實現調節待卷型材19卷圈出來的O環外徑的大小。
作為另一種變形,為了使整一根待卷型材19端部受力彎曲並環繞著第一彎曲壓輪組10下方的彎曲壓輪A 11外徑彎曲成連續的環狀毛坯,第一彎曲壓輪組、第二彎曲壓輪組以及彎曲調節壓輪組設置的卷圓凹槽12設有相對豎直平面的傾斜角度為α,傾斜角度α為1-5度。
該卷圈機能夠替代人工彎曲工作,實現一次成型的自動化卷圈加工O型環,不僅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對於操作人員而言也更為安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換和改進等,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