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路型熱管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5:58:41 3
專利名稱:迴路型熱管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管換熱器,尤其涉及一種迴路型熱管換熱器。
背景技術:
當今社會,能源的短缺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共同要解決的問題,節能減排已經成為 我國的一項國策。空調系統熱回收與除溼一直是暖通空調工程界研究的重要課題,探索與 熱舒適性、室內空氣品質及節能這三大主題相適應或兼容的新系統和新設備是現代社會的 迫切要求。熱管換熱器具有高的可靠性、傳熱可逆性、避免冷熱流體相互汙染、熱響應快、啟 動時間短、以及可在較小的冷熱氣流溫差驅動下進行外部熱交換等優點,該裝置具有節能、 高效、緊湊、投資少的優良特徵,結合常規的空調系統,可提高室內空氣品質(IAQ)並降低 系統運行費用,是空調系統內一種較為理想的熱能回收與除溼裝置。熱管是一種具有極高導熱性能的傳熱元件,在暖通空調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但 目前在空調系統應用較多的是傳統豎直放置型或傾斜放置型重力式直通熱管換熱器。重力 熱管傳熱具有單向性,凝液靠重力回流,冷凝段必須置於蒸發段之上,安裝時受到較多的限 制。此種換熱器安裝時要豎直放置或傾斜一定角度放置,靠重力作用完成內部工質的 循環。這種安裝形式往往佔用高度空間,導致設備體積龐大,高度超高,給設備的運輸和安 裝都帶來很大的麻煩,特別是大中型機組更因超高而無法安裝熱管裝置。
發明內容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狀,提供一種布置方便且結構緊湊 的迴路式熱管換熱器,改變現有的熱管蒸發段和冷凝段的布置方式。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迴路式熱管換 熱器,它包括蒸發段、冷凝段和連通管;冷凝段通過連通管與蒸發段連通。進一步的,所述的蒸發段和冷凝段間隔且平行對齊布置。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蒸發段包括若干蒸發換熱管,蒸發換熱管上設有翅片;所述 的冷凝段包括若干冷凝換熱管,冷凝換熱管上設有翅片;蒸發換熱管、冷凝換熱管分別通過 U型彎頭與連通管連通成至少一個封閉熱管迴路;所述的連通管上還連接有充灌閥。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保護所述的換熱管,在所述的蒸發換熱管和冷凝換熱管外設 有外殼式的管板。本實用新型中,在每個冷凝換熱管與蒸發換熱管組成的封閉熱管迴路中,至少有 一個連通管是傾斜布置的,且與冷凝換熱管相連的連通管端部高於與蒸發換熱管相連的連 通管的端部;這樣的結構更利於冷熱交換介質的流通。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翅片上設有翻邊,加大了與換熱管的接觸面積,使換熱效果 更好。[0013]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熱管換熱器,加工簡單,工藝成熟,便於布置,安裝方便,具有明 顯的增強除溼效果;且熱管換熱器水平布置,不佔用設備高度空間,製造簡單,安裝方便,節 能效果顯著,與現有除溼設備的安裝兼容性好,可與除溼設備中的冷凝器和蒸發器實現無 縫對接安裝,具有很好的工程適應性和應用前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向視圖。圖3為圖1的B-B向視圖。圖4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熱管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熱管換熱器由蒸發段、 冷凝段和連通管2組成。蒸發段和冷凝段採用整體套片式類型,由翅片5套在換熱管上組 成。所述的蒸發段包括若干蒸發換熱管6,蒸發換熱管6上設有翅片5 ;所述的冷凝段包括 若干冷凝換熱管7,冷凝換熱管7上設有翅片5 ;蒸發換熱管6、冷凝換熱管7分別通過U型 彎頭4與連通管2連通成至少一個封閉熱管迴路;圖示中的換熱器由四組獨立的迴路式熱 管組成,各獨立迴路式熱管往返盤繞呈U型的閉合迴路,迴路中的各個換熱管相互連通;且 各組迴路式熱管豎向疊加,整體仍呈U型;且在其中一根連通管2上焊有冷媒充灌閥3,用 於向所述迴路內填充冷熱交換介質。翅片5為鋁片,通過開孔穿設在蒸發換熱管6、冷凝換熱管7上,蒸發換熱管6、冷 凝換熱管7為紫銅管,翅片5與蒸發換熱管6、冷凝換熱管7組裝成後,通過油壓、水壓或鋼 珠機構進行脹管,使管徑脹大,與翅片保持緊密接觸。連通管2為小直徑銅管,從冷凝段坡 向蒸發段。且各迴路的連通管2上布置冷媒充灌閥3,用於向蒸發換熱管6、冷凝換熱管7 組成的封閉管路中填充冷熱交換介質。熱管換熱器利用蒸發換熱管6、冷凝換熱管7內的 冷熱交換介質在蒸發段和冷凝段之間進行冷熱交換。所述的蒸發換熱管6和冷凝換熱管7 外設有外殼式的管板1。所述的翅片5上設有翻邊,翅片5上的開孔系衝壓而成,且帶有翻 邊,以增加換熱管與翅片5間的接觸面積。開孔數量與換熱管數量相一致。組裝時,首先選用蒸發換熱管6對翅片5進行穿管,翅片5面積達到設計的蒸發段 要求後,安裝管板1,再利用漲管機對蒸發換熱管6進行漲管;再選用冷凝換熱管7對翅片 5進行穿管,翅片5面積達到設計的冷凝段要求後,安裝管板1,再利用漲管機對冷凝換熱管 7進行漲管;漲管完成後,用U型彎頭4將蒸發換熱管6、冷凝換熱管7的管口封閉,並與連 通管2組成閉合迴路;再將充灌閥3焊在連通管2上,將每個迴路的連通管2焊接到指定位 置,且連通管2有從冷凝段坡向蒸發段的坡度,接口處焊接嚴實。將蒸發段和冷凝段分離且 平行對齊布置,即本實用新型無需按照以前的冷凝段必須高於蒸發段的布置方式,只需將 冷凝段和蒸發段之間的連通管2設置為傾斜的,即可實現冷熱交換介質的順利流通。在每個蒸發換熱管6和冷凝換熱管7組成的封閉熱管迴路中,至少有一個連通管2 是傾斜布置的,且與冷凝換熱管7相連的連通管2端部高於與蒸發換熱管6相連的連通管2的端部。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依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能夠顯而易見地想到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迴路式熱管換熱器,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蒸發段、冷凝段和連通管;冷凝段通過 連通管與蒸發段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迴路式熱管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蒸發段和冷凝 段間隔且平行對齊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迴路式熱管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蒸發段包 括若干蒸發換熱管,蒸發換熱管上設有翅片;所述的冷凝段包括若干冷凝換熱管,冷凝換熱 管上設有翅片;蒸發換熱管、冷凝換熱管分別通過U型彎頭與連通管連通成至少一個封閉 熱管迴路;所述的連通管上還連接有充灌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迴路式熱管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蒸發換熱管和 冷凝換熱管外設有外殼式的管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迴路式熱管換熱器,其特徵在於在每個冷凝換熱管與 蒸發換熱管組成的封閉熱管迴路中,至少有一個連通管是傾斜布置的,且與冷凝換熱管相 連的連通管端部高於與蒸發換熱管相連的連通管的端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迴路式熱管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翅片上設有翻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迴路式熱管換熱器,它包括蒸發段、冷凝段和連通管;冷凝段通過連通管與蒸發段連通。且所述的蒸發段和冷凝段間隔且平行對齊布置。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熱管換熱器,加工簡單,工藝成熟,便於布置,安裝方便,具有明顯的增強除溼效果;且熱管換熱器水平布置,不佔用設備高度空間,製造簡單,安裝方便,節能效果顯著,與現有除溼設備的安裝兼容性好,可與除溼設備中的冷凝器和蒸發器實現無縫對接安裝,具有很好的工程適應性和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F28D15/02GK201897416SQ201020658189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4日
發明者李新梅, 王克勇, 譚來仔 申請人:南京五洲製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