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4:46:26 2
專利名稱: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液力偶合器外殼的模具,具體的說是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
背景技術:
液力偶合器,主要由泵輪和渦輪組成一個可使液體循環流動的密閉工作腔,泵輪由輸入軸驅動,渦輪裝在輸出軸上,動力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帶動輸入軸旋轉時,液體被離心式泵輪甩出,這種高速液體進入渦輪後即推動渦輪旋轉,將從泵輪獲得的能量傳遞給輸出軸。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是液力偶合器必要部件,以往生產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大多採用砂型鑄造,此方法工藝複雜,體積大且笨重,浪費物力和人力資源,加大生產成本,後採用金屬模具製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雖解決砂型工藝中體積大的問題,但依然存在精度低,浪費人力和物力資源,且耗時長,生產成本大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目前生產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時出現的精度低,資源浪費等問題,提供一種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所述的金屬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和鐵芯,下模和上模通過設置在兩端的卡子連接,在下模和上模之間形成一個輔助室外殼腔,鐵芯設置在上模的中心,鐵芯的一端設置在上模內,另一端設在上模外,在下模的中心設有澆口座,澆口座內的澆注口與輔助室外殼腔連通,設置在上模上的打杆與輔助室外殼腔內的中圈連接,在上模內還設有與輔助室外殼腔連接的氣孔塞。所述的卡子內設有楔子。所述的中圈位於打杆的下方。所述的中圈環繞鐵芯設置。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模具,在澆註上模和下模時採用噴刷塗料,避免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在成型時出現瑕疵,上模在澆注時保證良好的透氣性,上下模和中圈的預熱溫度在200°C,避免在成型時因受熱不均勻而使精確度下降。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精確度高,透氣性好,操作簡單的用於生產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同時節省物力和人力資源,提高生產生產效率。
圖1為液力偶合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示1、下模,2、上模,3、澆口座,4、鐵芯,5、鐵芯螺母,6、氣孔塞,7、中圈,8、 打杆,9、楔子,10、卡子,11、輔助室外殼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金屬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和鐵芯4,下模1和上模2通過設置在兩端的卡子10連接,在下模1和上模2之間形成一個輔助室外殼腔11,鐵芯4設置在上模2的中心,鐵芯4的一端設置在上模2內,另一端設在上模2外,在下模1的中心設有澆口座3,澆口座3內的澆注口與輔助室外殼腔11連通,設置在上模2上的打杆8與輔助室外殼腔11內的中圈7連接,在上模2內還設有與輔助室外殼腔11連接的氣孔塞6。所述的卡子10內設有楔子9。所述的中圈7位於打杆8的下方。所述的中圈7環繞鐵芯4設置。具體實施步驟為,安裝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金屬模具,先將上模2、下模1通過卡子10連接,用楔子9進行固定,安裝完成後將上模2、下模1和中圈7的溫度加熱至 200°C,將壓強調整為負壓,通過澆注料管將澆注金屬液注入輔助室外殼腔內,繼續注入澆注金屬液至注滿整個輔助室外殼腔體,後降低溫度,使澆注金屬液凝固成型,取出,得到成品。
權利要求1.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和鐵芯(4),下模(1)和上模(2)通過設置在兩端的卡子(10)連接,在下模 (1)和上模(2)之間形成一個輔助室外殼腔(11),鐵芯(4)設置在上模(2)的中心,鐵芯(4) 的一端設置在上模(2)內,另一端設在上模(2)外,在下模(1)的中心設有澆口座(3),澆口座(3)內的澆注口與輔助室外殼腔(11)連通,設置在上模(2)上的打杆(8)與輔助室外殼腔(11)內的中圈(7)連接,在上模(2)內還設有與輔助室外殼腔(11)連接的氣孔塞(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卡子(10)內設有楔子(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中圈(7 )位於打杆(8 )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中圈(7 )環繞鐵芯(4 )設置。
專利摘要用於鑄造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屬於模具類,用於礦山、煤礦、電站的動力輸出端與減速器之間的設備上,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和鐵芯,下模和上模通過設置在兩端的卡子連接,在下模和上模之間形成一個輔助室外殼腔,鐵芯設置在上模的中心,鐵芯的一端設置在上模內,另一端設在上模外,在下模的中心設有澆口座;本實用新型在於提供一種精確度高,操作簡單的用於生產液力偶合器輔助室外殼的金屬模具,同時節省物力和人力資源,提高生產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2C9/22GK202021320SQ20112008929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張北辰, 張國增, 陳照華 申請人:陳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