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椎弓回力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04 19:46:01 2
一種椎弓回力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椎弓回力器,該椎弓回來器包括:支撐架,其中支撐架包括一U形口、與U形口的一端連接的第一伸出部分,及與U形口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伸出部分,第二伸出部分的長度大於第一伸出部分的長度;上棘突固定夾,設置於支撐架的第一伸出部分、遠離U形口的一端的上方位置,其中上棘突固定夾包括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下棘突固定夾,設置於支撐架的第二伸出部分、遠離U形口的一端的下方位置,其中下棘突固定夾包括第三夾片和第四夾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椎弓回力器,能夠實現椎弓根部擴張、減壓,給臨床醫師在操作時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種椎弓回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椎弓回力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脊椎融合器、間盤融合器,成本高,臨床創面大,醫師操作難度大、手術時間長,給臨床帶來極大不便,導致感染機會特別多,一旦出現手術失敗綜合症,術後醫者無法處理。傳統脊椎手術有椎間盤清除術,或者融合術,導向融合器手術,就是用椎體籠架通過釘子,將不穩定的椎體固定在上下穩定椎體上,使它們之間融合,治療椎體滑脫,融合術不適合椎間盤突出症,如果做了此類傳統手術,一旦無效果,無法再做其他手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椎弓回力器,實現椎弓根部擴張、減壓。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椎弓回力器,包括:
[0005]支撐架,其中所述支撐架包括一 U形口、與所述U形口的一端連接的第一伸出部分,及與所述U形口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伸出部分,所述第二伸出部分的長度大於第一伸出部分的長度;
[0006]上棘突固定夾,設置於所述支撐架的第一伸出部分、遠離所述U形口的一端的上方位置,其中所述上棘突固定夾包括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所述第一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一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二夾片相對於所述第一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一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位置處;
[0007]下棘突固定夾,設置於所述支撐架的第二伸出部分、遠離所述U形口的一端的下方位置,其中所述下棘突固定夾包括第三夾片和第四夾片,所述第三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二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一側,所述第四夾片相對於所述第三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二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位置處。
[0008]其中,所述U形口上與所述第一伸出部分連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道齒狀條。
[0009]其中,所述U形口上與所述第二伸出部分連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三道齒狀條。
[0010]其中,所述第一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用於固定螺絲的第一孔,所述第二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一孔對應的第二孔;
[0011]所述第三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用於固定螺絲的第三孔,所述第四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三孔對應的第四孔。
[0012]其中,所述第一夾片與所述第二夾片相對的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個點狀突起。
[0013]其中,所述第三夾片與所述第四夾片相對的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個點狀突起。
[001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上述方案中,椎弓回力器包括:椎弓支撐架、上棘突固定夾及下棘突固定夾,其中支撐架的U形口、第一伸出部分和第二伸出部分構成了 U形彈性回力支撐架,實現椎弓根部擴張、減壓,臨床醫師操作起來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椎弓回力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
[0018]1-椎弓支撐架;2_上棘突固定夾;3_下棘突固定夾;4_ 一道齒狀條;5_三道齒狀條;21_狼牙狀突起點;22_螺絲固定孔;23_椎弓支撐架上唇部;24_第一夾片;25_第二夾片;31_狼牙狀突起點;32_螺絲固定孔;33_椎弓支撐架下唇部;34_第三夾片;35_第四夾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20]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目前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導致椎管感染以及手術時間長、難度大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椎弓回力器。
[002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椎弓回力器,包括:
[0022]支撐架1,其中所述支撐架包括一 U形口、與所述U形口的一端連接的第一伸出部分,也即椎弓支撐架上唇部23,及與所述U形口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伸出部分,也即椎弓支撐架下唇部33,所述支撐架下唇部33的長度大於支撐架上唇部23的長度;
[0023]用於固定上棘突的上棘突固定夾2,設置於所述支撐架上唇部23、遠離所述U形口的一端的上方位置,具體地,所述上棘突固定夾2包括第一夾片24和第二夾片25,所述第一夾片24設置於支撐架上唇部23沿寬度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二夾片25相對於所述第一夾片24設置於支撐架上唇部23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位置處。此外,所述第一夾片24的頂部設置有一用於固定螺絲的第一孔,所述第二夾片25的頂部也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一孔對應的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即螺絲固定孔22。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包括一用於固定下棘突的下棘突固定夾3,下棘突固定夾3設置於支撐架下唇部33、遠離所述U形口的一端的下方位置,具體地,所述下棘突固定夾3包括第三夾片34和第四夾片35,所述第三夾片34設置於支撐架下唇部33沿寬度方向的一偵牝所述第四夾片35相對於所述第三夾片34設置於支撐架下唇部33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位置處。此外,所述第三夾片34的頂部設置有一用於固定螺絲的第三孔,所述第四夾片35的頂部也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三孔34對應的第四孔,第三孔和第四孔即螺絲固定孔32。
[0025]進一步地,所述U形口上與上唇部23連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道齒狀條4。所述U形口上與下唇部33連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三道齒狀條5。醫師在操作過程中,齒狀條可以分別卡在上下棘突椎弓處,椎弓回力器在使用時更加穩固可靠。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片24與所述第二夾片25相對的兩內側面、所述第三夾片34與所述第四夾片35相對的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個點狀突起,本方案中設置的是狼牙狀的突起點21、31,突起點21、31的設置增加了固定夾固定棘突時的摩擦力,同時四個螺絲固定孔的設置,均增強了固定夾固定棘突的可靠性。
[0026]應當說明的是,本方案中,可根據患者的高矮胖瘦選擇大中小三種不同型號的椎弓回力器,具體地,上棘突固定夾和下棘突固定夾的寬度的設置範圍可以在5-20mm內,高度設置範圍在8-20mm內,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之間、第三夾片和第四夾片之間的距離為5-20mm ;支撐架上唇部的長度為15_25mm,支撐架下唇部的長度為20_30mm ;U形口兩側的間距為8-30mm山型口間的高度為5_20mm。不同規格尺寸的設定滿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能夠適用於廣大人群。
[0027]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椎弓回力器,包括:椎弓支撐架、上棘突固定夾及下棘突固定夾,其中支撐架的U形口、第一伸出部分和第二伸出部分構成了 U形彈性回力支撐架,實現椎弓根部擴張、減壓,在臨術手術中可以實施微創治療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疑難雜症,同時,避免手術時間長、手術難度大以及不進入椎管就可能實施椎弓動態回力器的手術,大大減少了椎管感染的機會,給臨床醫師帶來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同時也可根據患者的高矮胖瘦隨意選取不同型號的椎弓回力器,能夠適用於廣大人群。
[0028]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椎弓回力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支撐架,其中所述支撐架包括一 U形口、與所述U形口的一端連接的第一伸出部分,及與所述U形口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伸出部分,所述第二伸出部分的長度大於所述第一伸出部分的長度; 上棘突固定夾,設置於所述支撐架的第一伸出部分、遠離所述U形口的一端的上方位置,其中所述上棘突固定夾包括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所述第一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一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二夾片相對於所述第一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一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位置處; 下棘突固定夾,設置於所述支撐架的第二伸出部分、遠離所述U形口的一端的下方位置,其中所述下棘突固定夾包括第三夾片和第四夾片,所述第三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二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一側,所述第四夾片相對於所述第三夾片設置於所述第二伸出部分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位置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回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U形口上與所述第一伸出部分連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道齒狀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回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U形口上與所述第二伸出部分連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三道齒狀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回力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用於固定螺絲的第一孔,所述第二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一孔對應的第二孔; 所述第三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用於固定螺絲的第三孔,所述第四夾片的頂部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三孔對應的第四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回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夾片與所述第二夾片相對的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個點狀突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回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夾片與所述第四夾片相對的兩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個點狀突起。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4092151SQ201420556309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明者】殷學臣 申請人:殷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