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體交通網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8:15:41 1
城市立體交通網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城市立體交通網,包括至少兩層空間,即位於地面上的上層空間和位於地面下的下層空間;所述上層空間包含以綠化隔離帶對稱設置的機動車道、公交專用道、慢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除了位於機動車道中間的綠化隔離帶,其餘均設置有下行通道,下行通道連接下層空間;所述下層空間為相通的地下人行道,所述下行通道均與地下人行道連通。本發明綠化隔離帶不但起到隔離的作用,同時對城市綠化起到一定作用,有利於城市綠化和消除部分汽車帶來的環境汙染;上層空間不再設置過街斑馬線,這樣車輛通行速度大大提高,同時減少了很多安全隱患和不文明行為;車道細分,各行其道,有利於車輛管理和減少了車禍的發生。
【專利說明】城市立體交通網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立體交通網,主要是用於城市道路交通網絡的設計規劃。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的城市人口數量急劇增加,隨之而來的城市面積也會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而快速地往外膨脹,從而帶動城市的道路不停的往外延伸。現有的道路交通網主要是平面的,道路主要分出人行道、慢車道和快車道,還有十字路口的人行過街天橋,但現有的設計存在很多問題,我們的道路交通事故很多是由於此種設計所造成的,如:一、粗放式道路車道分類:由於人們出行時交通工具使用要求的不同而產生的車輛種類的多樣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如以摩託車(二輪、三輪車)、電動助力車(二輪、三輪)為例,摩託車(二輪、三輪)、電動助力車(二輪、三輪)的歷史要比汽車晚的多。尤其是電動助力車(二輪、三輪)也就是這一二十年的歷史,是目前交通管理問題中的重災區。亂停、亂放、亂調頭,亂闖紅燈等現象時有發生,也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發生對象之一。二、專用車道。現在部分城市已經有了公交專用通道,但是對於119、120等車輛卻沒有專用通道,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不能無限制的拓寬道路,因此,現有的交通網阻礙了發展。
[0003]如何能合理的利用空間,規劃出適合城市發展的交通網,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城市立體交通網。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手段是:城市立體交通網,包括至少兩層空間,即位於地面上的上層空間和位於地面下的下層空間;所述上層空間包含以綠化隔離帶對稱設置的機動車道、公交專用道、慢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除了位於機動車道中間的綠化隔離帶,其餘均設置有下行通道,下行通道連接下層空間;所述下層空間為相通的地下人行道,所述下行通道均與地下人行道連通。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下層空間以下還設置有地鐵空間層,下層空間與地鐵空間層兩端均連接有連接通道。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下行通道的頂部設置為平頂或圓弧形頂,下行通道入口設置有候車室。
[0008]進一步的,所述慢車道指兩輪或三輪摩託車或速度低於60km/h的電瓶車行駛道;所述自行車道指人力操作的兩輪或三輪自行車行駛。
[0009]進一步的,所述人行道上設置有過街停留通道,該通道為兩邊設置入口的房間。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綠化隔離帶不但起到隔離的作用,同時對城市綠化起到一定作用,有利於城市綠化和消除部分汽車帶來的環境汙染;上層空間不再設置過街斑馬線,這樣車輛通行速度大大提高,同時減少了很多安全隱患和不文明行為;車道細分,各行其道,有利於車輛管理和減少了車禍的發生。【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上層空間分布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上層空間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下層空間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綠化隔離帶,2、機動車道,3、公交專用道,4、慢車道,5、自行車道,6、人行道,7、下行通道,8、地下人行道,9、地鐵空間層,10、連接通道,11、候車室,12、過街停留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2、3、4所示的城市立體交通網,包括至少兩層空間,即位於地面上的上層空間和位於地面下的下層空間;所述上層空間包含以綠化隔離帶I對稱設置的機動車道2、公交專用道3、慢車道4、自行車道5、人行道6,除了位於機動車道2中間的綠化隔離帶,其餘均設置有下行通道7,下行通道7連接下層空間;所述下層空間為相通的地下人行道8,所述下行通道7均與地下人行道8連通。
[0015]進一步的,所述下層空間以下還設置有地鐵空間層9,下層空間與地鐵空間層9兩端均連接有連接通道10。
[0016]進一步的,所述下行通道7的頂部設置為平頂或圓弧形頂或其他已知的設計形狀,下行通道7入口設置有候車室11。
[0017]進一步的,所述慢車道4指兩輪或三輪摩託車或速度低於60km/h的電瓶車行駛道;所述自行車道5指人力操作的兩輪或三輪自行車行駛。
[0018]進一步的,所述人行道6上設置有過街停留通道12,該通道為兩邊設置入口的房間。該通道可以用於人的短暫停留休息,過街等。
[0019]通過這種立體式設計,首先設置的綠化隔離帶1,其寬度與停靠站尺寸所匹配,而且在每個車道之間都要設置綠化隔離帶1,這樣能帶來如下好處:
第一,增加的各種車道,以綠化隔離帶實現分割,不但能夠起到美化道路和城市環境的目的,而且種植的樹木可以選用更利於淨化空氣的品種,起到綠色環保的作用。
[0020]第二,將停靠站設置在綠化隔離帶中,利用下行通道7進入下層空間過街,為取消過路斑馬線而增設綠化隔離帶,取消現有的行人過斑馬線時的弊端,也就根本上杜絕了路面上行人與車輛之間的碰撞問題,從而減少了路面上各種車輛的行車時間,而達到了提高行車效率的作用。
[0021]第三、各行其道,特別是摩託車(二輪、三輪)、電動助力車(二輪、三輪),可重新歸定交通規則,讓摩託和助力車與機動車一樣執行紅綠燈即可。
[0022]公交專用道3是為公共運輸開闢的專用通道,這樣才能使行駛在路面上的公交車做到快速、高效、安全。同時公交專用道3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些特種車輛如119、120等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通過公交專用道,以解決突發問題。
[0023]同時,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城市綠色面積可以有效的緩解城市壓力,在下層空間下設置地鐵空間層9,用於城際交通,減少車輛出行,使現有城市的平面交通網向未來的立體交通網的發展作準備,並使路面與路下融會貫通而形成一體。這樣車輛通行速度大大提高,同時減少了很多安全隱患和不文明行為;車道細分,各行其道,有利於車輛管理和減少了車禍的發生。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城市立體交通網,其特徵在於:包括至少兩層空間,即位於地面上的上層空間和位於地面下的下層空間;所述上層空間包含以綠化隔離帶(I)對稱設置的機動車道(2)、公交專用道(3)、慢車道(4)、自行車道(5)、人行道(6),除了位於機動車道(2)中間的綠化隔離帶,其餘均設置有下行通道(7),下行通道(7)連接下層空間;所述下層空間為相通的地下人行道(8 ),所述下行通道(7 )均與地下人行道(8 )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城市立體交通網,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層空間以下還設置有地鐵空間層(9 ),下層空間與地鐵空間層(9 )兩端均連接有連接通道(10 )。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城市立體交通網,其特徵在於:所述下行通道(7)的頂部設置為平頂或圓弧形頂,下行通道(7 )入口設置有候車室(11)。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城市立體交通網,其特徵在於:所述慢車道(4)指兩輪或三輪摩託車或速度低於60km/h的電瓶車行駛道;所述自行車道(5)指人力操作的兩輪或三輪自行車行駛。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城市立體交通網,其特徵在於:所述人行道(6)上設置有過街停留通道(12),該通道為兩邊設置入口的房間。
【文檔編號】E01C1/04GK103485249SQ201310405712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9日
【發明者】費嘉琳 申請人:費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