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4 15:09:51 1
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裝置操作簡單且具經濟性。本發明提供的養護裝置包括:保溫箱上蓋、成型養護模上蓋、成型養護模、保溫箱、幹燒加熱元件和加熱系統,其中,幹燒加熱元件貼在成型養護模的側壁和底部,成型養護模上蓋蓋在成型養護模上,成型養護摸放在保溫箱中,保溫箱上蓋蓋在保溫箱上,加熱系統安裝在保溫箱一側。本發明將混凝土養護件封閉在可控制加熱溫度的養護模中,防止水分散失,進行封閉保溼加熱養護,實現了在12h內達到設計強度的60-80%的超早強養護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裝置,特別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查閱相關文獻,有以下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技術資料:
[0003]肖文,李書惠等,2004年在《公路》第9期發表的「超早強混凝土研究與應用」 一文中提出,用雙快水泥加緩凝高效減水劑調整水灰比,加緩凝劑調節凝結時間配製的超早強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既可以調節初、終凝時間以滿足施工所需時間,又能使早期強度很快發展(初凝後3h的強度達到30MPa以上),後期強度也同時增加。
[0004]粟淼,龔海龍於2010年在《工業技術》第22期發表的「快硬早強混凝土國內外研究動態」一文中提出,在有關快硬早強混凝土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總結出目前對於超早強混凝土的研究尚不夠深入,混凝土早期強度的提高往往帶來後期強度的降低,而且人們對於混凝土後期的收縮性能以及長期耐久性能的研究較為缺乏,嚴重影響了超早強混凝土在實際工程中的推廣應用。雖然一些修補材料或快速修補材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復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復後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恢復交通這一技術難題。但由於原材料的特殊性或價格昂貴,致使推廣應用相當困難。研製並開發新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補材料仍然是當今乃至未來混凝土材料發展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0005]查進,李順凱等於2011年在《公路》第I期發表的「C50超早強高性能混凝土試驗研究」一文中提出,採用快硬硫鋁酸鹽水泥複合鹼金屬碳酸鹽類早強劑、無機三元酸類緩凝劑和聚羧酸高效減水劑技術,成功配製出了 C50超早強高性能混凝土。
[0006]張軍,張彤等於2005年,在《混凝土》第6期發表的「超早強混凝土研發與應用」一文中提出,採取優選水泥品種、複合早強劑、摻和細粉,物理化學方法等綜合措施,正交設計試驗方法確定最佳工藝組合,效果穩定,且在工程應用中取得頗佳的效果。
[0007]除上述使高強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方法外,也有利用塑料薄膜包裹混凝土再置於高溫蒸汽中養護以實現超早強的方法。當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蒸養釜,如:加氣混凝土砌塊、混凝土管樁、灰砂磚、煤灰磚、微孔矽酸鈣板、新型輕質牆體材料、保溫石棉板、高強度石膏等建築材料都可利用蒸養釜來進行蒸壓養護,在釜內完成CaO — SiO2-H2O的水熱反應以實現早強。蒸壓釜主體部分主要由釜體裝置,釜蓋裝置,擺動裝置,手搖減速器,安全聯鎖裝置,支座,保溫層,密封裝置,管道閥門儀表等組成,附屬部分包括引汽排水和電控裝置等。雖然實現超早強的效果很好,但這種設備造價高、耗能大且笨重,在大型混凝土構件及混凝土基礎工程中中無法使用。
[0008]以上現有技術顯示,目前混凝土實現超早強性能時,大都採用加複合摻和料、特種水泥等一些具有特殊性的,且價格昂貴的材料來實現。如果使用造價高且耗能巨大的蒸養釜,實現的過程複雜而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裝置操作簡單且具經濟性。
[0010]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包括:保溫箱上蓋、成型養護模上蓋、成型養護模、保溫箱、幹燒加熱元件和加熱系統,其中,幹燒加熱元件貼在成型養護模的側壁和底部,成型養護模上蓋蓋在成型養護模上,成型養護摸放在保溫箱中,保溫箱上蓋蓋在保溫箱上,加熱系統安裝在保溫箱一側。
[0011]所述加熱系統包括啟動按鈕、溫度控制器、電源插頭和感溫兀件;電源插頭接220V電源,電源兩級接幹燒加熱元件兩端;感溫元件插到保溫箱內,感溫元件導線接溫度控制器;啟動按鈕裝在電源線上。
[0012]所述成型養護模為空心正方體鑄鐵模,成型養護模外粘貼幹燒元件的部位,均拋光打磨至平整光滑。
[0013]所述幹燒元件採用鋁殼恆溫PTC加熱板,引線採用耐高溫矽膠導線。
[0014]所述成型養護摸上蓋的結構是:以0.3mm厚的不鏽鋼板材為外殼,將具有保溫隔熱性能的鋁箔玻璃棉氈保溫層填充在外殼內部,其導熱係數λ =0.038-0.045W/m.h.V ;在成型養護模上蓋與養護模接觸處粘一圈密封膠條。
[0015]所述保溫箱側壁和底面及保溫箱上蓋的結構同成型養護模上蓋。
[0016]所述加熱系統的溫度控制器為220V/110°C旋鈕溫控器,溫度控制範圍:30-110°C,觸點容量:阻性220V16A。
[0017]本發明與現有同類技術相比其顯著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0018]本發明將混凝土養護件封閉在可控制加熱溫度的成型養護模中,防止水分散失,進行封閉保溼加熱養護,實現了在12h內達到設計強度的60-80%的超早強養護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加熱系統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以試驗室用封閉保溼加熱裝置為例,更詳細描述本發明。
[0022]如圖1、圖2所示,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該裝置由保溫箱上蓋1、成型養護模上蓋2、成型養護模3、保溫箱4、養護件5、幹燒加熱兀件6和加熱系統構成,養護件5放在成型養護模3內,成型養護模上蓋2蓋在成型養護模3上,成型養護摸3放在保溫箱4中,保溫箱上蓋I蓋在保溫箱4上,加熱系統安裝在保溫箱4 一側。所述加熱系統包括啟動按鈕7、溫度控制器8、電源插頭9和感溫兀件10 ;電源插頭9接220V電源,電源兩級L和N接幹燒加熱元件6兩端;感溫元件10插到保溫箱4內,感溫元件導線接溫度控制器8 ;啟動按鈕7裝在電源線L上。
[0023]所述成型養護模3為150mmX 150mmX 150mm的空心正方體鑄鐵模,成型養護模外粘貼幹燒元件的部位,均拋光打磨至平整光滑;採用高溫導熱膠將幹燒加熱元件6貼在成型養護模3的四個側面和底部,四個側面各貼I個,底部貼I個,幹燒元件6採用鋁殼恆溫PTC加熱板,該加熱板核心加熱部分的外觀尺寸長X寬X厚為IOOmmX 2ImmX 5mm,引線採用耐高溫矽膠導線,幹燒元件6加熱表面最高溫度135度,額定功率:40W,幹燒功率:13W ;所述成型養護模上蓋2的尺寸長X寬X厚為:240mmX240mmX20mm,其結構是以0.3mm厚的不鏽鋼板材為外殼,將具有保溫隔熱性能的鋁箔玻璃棉氈保溫層填充在外殼內部,其導熱係數λ =0.038-0.045ff/m.h.°C,為了使成型養護模上蓋的密封效果更好,將成型養護模上蓋與成型養護摸接觸處粘一圈密封膠條;所述保溫箱4的側壁和底面及保溫箱上蓋I的結構同成型養護模上蓋2,保溫箱4內部尺寸長X寬X高為:320mmX 320mmX 260mm,夕卜部尺寸長X寬X高為:400mmX400mmX 300mm,保溫層厚度:40mm ;保溫箱上蓋尺寸長X寬X厚為:400mmX400mmX40mm ;所述加熱系統的溫度控制器8為220V/110°C旋鈕溫控器,溫度控制範圍:30-110°C,觸點容量:阻性220V16A,重量(g):110o
【權利要求】
1.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保溫箱上蓋、成型養護模上蓋、成型養護模、保溫箱、幹燒加熱元件和加熱系統,其中,幹燒加熱元件貼在成型養護試模的側壁和底部,成型養護模上蓋蓋在成型養護試模上,成型養護摸放在保溫箱中,保溫箱上蓋蓋在保溫箱上,加熱系統安裝在保溫箱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的加熱系統包括啟動按鈕、溫度控制器、電源插頭和感溫元件;電源插頭接220V電源,電源兩級和接幹燒加熱元件兩端;感溫元件插到保溫箱內,感溫元件導線接溫度控制器;啟動按鈕裝在電源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的的溫度控制器為220V/110°C旋鈕溫控器,溫度控制範圍:30-110°C,觸點容量:阻性 220V16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的成型養護模為空心正方體鑄鐵模,成型養護模外粘貼幹燒元件的部位,均拋光打磨至平整光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的幹燒元件採用鋁殼恆溫PTC加熱板,引線採用耐高溫矽膠導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的養護摸上蓋的結構是:以0.3_厚的不鏽鋼板材為外殼,將具有保溫隔熱性能的鋁箔玻璃棉氈保溫層填充在外殼內部,其導熱係數λ =0.038-0.045W/m.h.V ;在成型養護試模上蓋與成型養護模接觸處粘一圈密封膠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混凝土實現超早強的封閉保溼加熱養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保溫箱的側壁和底面及保溫箱上蓋的結構同成型養護模上蓋。
【文檔編號】B28B11/24GK103692543SQ201310684935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1日
【發明者】張鐵志, 張玉龍, 顧瑞慈, 王智慧, 田帥, 張彤, 盛世剛, 張晏, 趙冰, 鄒培東 申請人:遼寧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