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掛車廂體的側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2:09:31
專利名稱:半掛車廂體的側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的廂體製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ー種半掛車廂體的側板。
背景技術:
傳統的廂式貨車和廂式半掛車廂體側板均採用鋼板或鋼製波紋板結構,如果採用鋼板,一般情況下採用矩形鋼管等加強側板強度。輕量化的廂式貨車或廂式半掛車側板則採用了輕質化的鋁材結構,但基本為鋁材取代鋼材而已、結構不變。為了更進ー步加強側板結構,最新的設計則採用了鋁合金扣板結構,如圖1所示 此結構採用擠壓型材扣接(扣接結構處未畫出),結構為中間為加強筋結構,上下為平板結構,採用鋁合金材料一次擠壓成型。不同廠家的設計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為此結構或其改進型。此兩種設計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點平板+方管結構,如果側板要求強度不高,則可以滿足,但平板與方管連接處容易損傷;但如果側板要求強度較高,則必須通過加厚平板,加密方管等手段,當平板的厚度可以滿足連接處的強度要求吋,平板的厚度已經非常厚,減重效果非常差,且沒法改變,且外觀較差;空心結構擠壓難度高、壁厚,減重效果差、扣接處難以密封,並容易開裂,如果損壞則更換難度更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帶有若干立筋的車輛廂體的鋁合金側板,在輕量化的同吋,最大程度的保證側板的強度,特別是抗彎能力顯著加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其特徵在幹,平板內側設置若干與所述平板垂直的立筋,所述立筋另一端設置與所述平板平行的小板;所述平板兩端設置L形端部,所述L形端部的豎直部分與所述立筋平行,所述平板、所述立筋、所述小板和所述L形端部三者為一體結構。優選地,所述立筋與所述平板連接處與所述小板相對位置的厚度為所述平板其餘部分厚度的1.5-3倍。優選地,所述L形端部的外側設置有膠槽。優選地,所述L形端部的外側設置有鑽孔エ藝線。優選地,所述立筋的寬度為所述平板厚度的1-3倍。優選地,所述立筋與所述小板連接處為倒圓角或斜角。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形成整體結構平板、立筋和L形端部組成的半封閉一體結構,增強車輛側圍穩定性和防水性;2、保持強度將立筋與平板連接處加厚,承受較高衝擊載荷吋,有效的保證廂板不變形,強度較高。在承受高頻疲勞載荷吋,且在不需要加厚的平板處減薄,在容易出現問題的立筋和平板連接處增厚;3、利於安裝在L形端部的外側設置有膠槽和鑽孔エ藝線,利於後續加工和側板的對接裝配,例如塗膠後對接,然後鉚接固定即可。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現有技術側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端部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下端部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1、平板,2、立筋,3、小板,4、L形上端部,5、L形下端部,6、膠槽,7、鑽孔エ藝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平板、立筋、小板和L形端部組成的半封閉一體結構相互連接,增強半掛車側圍穩定性和防水性。以下為具體實施例,參見圖2至圖4。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平板1內側設置若干與平板1垂直的立筋2,立筋2另一端設置與平板1平行的小板3 ;平板1兩端設置L形端部,L形端部的豎直部分與立筋2平行,平板1、立筋2、小板3和L形端部三者為一體結構。側板整體採用鋁製結構,採用6系較強的鋁合金,鋁型材一次擠壓成型,減少後續加工複雜程度和難度;特別適用於廂式貨車和廂式半掛車結構。平板1、立筋2、小板3和L形端部四個結構組成半封閉的一體化框架結構,L形上下端部直接對接,對接處設計有巧妙的膠槽6和鑽孔エ藝線7,可以在塗膠後對接,然後鉚接,増加了側板的防雨性和穩定性,立筋2和L形端部増加了側板的抗彎性,可以有效的防止側板抖動和彎曲變形;其中平板1可視側板的要求強度,在不同處設計不同的厚度容易出現應カ集中的地方厚度設計較厚。立筋2在與平板1連接的另一端均帶有小板3,可以非常方便廂板的內飾設計及安裝等,同時顯著加強了側板的強度。優選地,立筋2與平板1連接處與小板3相對位置的厚度為平板1其餘部分厚度的2-3倍。在車輛側圍承受較高衝擊載荷吋,有效保證廂板不變形。優選地,參見圖3和圖4,在L形上端部4和L形下端部5的外側設置有膠槽6,方便側板之間的相互連接。同樣地,L形上端部4和L形下端部5的外側還可以設置有鑽孔 エ藝線7,可安裝鉚釘等加強連接。優選地,立筋2的寬度為平板厚度的1-3倍,保證側板的抗彎強度。另外,立筋2與小板3連接處為倒圓角,分散應カ保持強度。本實施例解決了傳統車輛廂體側板強度與輕量化的矛盾,上述結構可以在輕量化的同吋,最大程度的保證側板的強度,特別是能顯著加強抗彎能力;並且從平板外側看,非常平整美觀;可用於廂式半掛車和廂式貨車的側板、前板、底板、後板及門板的設計。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半掛車廂體的側板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可知,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其特徵在幹,平板內側設置若干與所述平板垂直的立筋,所述立筋另一端設置與所述平板平行的小板;所述平板兩端設置L形端部,所述L形端部的豎直部分與所述立筋平行,所述平板、所述立筋、所述小板和所述L形端部三者為一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其特徵在幹,所述立筋與所述平板連接處與所述小板相對位置的厚度為所述平板其餘部分厚度的1. 5-3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其特徵在幹,所述L形端部的外側設置有膠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其特徵在幹,所述L形端部的外側設置有鑽孔エ藝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其特徵在幹,所述立筋的寬度為所述平板厚度的1-3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其特徵在幹,所述立筋與所述小板連接處為倒圓角或斜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半掛車廂體的側板,平板內側設置若干與所述平板垂直的立筋,所述立筋另一端設置與所述平板平行的小板;所述平板兩端設置L形端部,所述L形端部的豎直部分與所述立筋平行,所述平板、所述立筋、所述小板和所述L形端部三者為一體結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將此結構廂板拼接(通過L形端部拼接),組成任意長度的廂體側板結構,增強車輛側圍穩定性、防水性和抗彎性。
文檔編號B62D33/04GK202295031SQ2011204209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30日
發明者劉和平, 趙國臣 申請人:湖南晟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