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5:49:36 1
專利名稱: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升降汽車門窗玻璃的升降器。
在現有技術中,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如東風EQ140玻璃升降器,主要由傳動軸、制動簧、殼蓋、聯動盤、小齒輪、齒盤、連接軸、座板、平衡簧及主動臂和從動臂組成。其中制動簧靠與殼蓋內壁間產生的摩擦力阻止系統動作,平衡簧用來平衡外力,使運動更均勻平穩。工作時人們通過手柄驅使傳動軸及其上的聯動盤、小齒輪轉動,並帶動齒盤及主動臂、從動臂工作,從而實現玻璃的升降。在現有技術中,汽車左右門玻璃升降器通常是成套生產和使用的,它們在結構上的區別僅在於平衡簧及主動臂和從動臂的安裝位置不同,而制動簧的旋向都相同,要麼均採用左旋彈簧,要麼均採用右旋彈簧。由於製造工藝的限制以及誤差積累的影響,在實際生產檢驗中這種結構的玻璃升降器總有一個,或左門玻璃升降器或右門玻璃升降器,尤其是在主動臂和從動臂上升、平衡簧釋放能量、傳動軸驅動制動簧上頭轉動時,會大量產生跳齒、發響等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現象,產品合格率很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大量減少跳齒、發響現象,大幅度提高產品生產合格率的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包括左門玻璃升降器和右門玻璃升降器,主要由傳動軸、制動簧、殼蓋、聯動盤、小齒輪、齒盤、連接軸、座板、平衡簧及主動臂和從動臂組成,其特徵在於左門的制動簧與右門的制動簧旋向相反,且在主動臂和從動臂上升、平衡簧釋放能量時傳動軸帶動制動簧下頭運動,相反時則傳動軸帶動制動簧上頭運動。
採用上述方案的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通過改變部件的運動次序,改善了部件間的受力狀況,減少甚至消除了系統摩擦力分布不均造成的影響,使得生產過程中產品的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左門玻璃升降器制動部分結構圖圖2為
圖1的c-c向剖視圖圖3為左門玻璃升降器結構示意圖圖4為右門玻璃升降器結構示意圖
圖1所示為左門玻璃升降器制動部分,由圖可知,制動簧8、聯動盤11及與聯動盤11緊壓接的小齒輪12一起裝在帶有扇形缺口凹槽的傳動軸9上,並通過殼蓋10和軸套13固定在座板1上。
參見圖2,制動簧8呈右旋,它的上頭14、下頭15分別向內折,卡在傳動軸9的扇形缺口凹槽中。靜止狀態下,下頭15與傳動軸9之間及上頭14與聯動盤11之間均有間隙s,其值可在1-9mm間。右旋制動簧8與殼蓋10內壁靠彈力緊配合,其間產生的摩擦力阻止系統動作,當轉動傳動軸9時,右旋制動簧8在外力的驅使下收縮,並克服與殼蓋10內壁間的靜摩擦力而實現運動。
參見圖3,與小齒輪12嚙合的齒盤4呈扇形,並通過一端呈稜柱、另一端呈園柱且端頭開有長槽的連接軸3與平衡簧2分別裝在座板1的二個面上。主動臂7通過鉚釘固定在齒盤4的一個邊上。一頭插在連接軸3端頭長槽內,一頭緊掛在座板1上的平衡簧2為平面蝸卷彈簧,當轉動傳動軸9,主動臂7和從動臂5下降時收縮並儲存能量,相反則膨脹並釋放能量,達到平衡外力,使運動更均勻平穩的目的。
從動臂5一端由開有滑動槽的連接件6定位在車門上,其中心與主動臂7中心鉸接。主動臂7和從動臂5的自由端用於連裝玻璃。
參見圖4,右門玻璃升降器的組成與左門相同,但制動簧的旋向為左旋,且平衡簧及主動臂和從動臂的安裝與左門相對稱。
權利要求1.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包括左門玻璃升降器和右門玻璃升降器,主要由傳動軸、制動簧、殼蓋、聯動盤、小齒輪、齒盤、連接軸、座板、平衡簧及主動臂和從動臂組成,其特徵在於左門的制動簧(8)與右門的制動簧旋向相反,且在主動臂(7)和從動臂(5)上升、平衡簧(2)釋放能量時,傳動軸(9)帶動制動簧(8)下頭(15)運動,相反時則傳動軸(9)帶動制動簧(8)上頭(14)運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升降汽車門窗玻璃的升降器,包括左門玻璃升降器和右門玻璃升降器,其特徵在於:左門的制動簧與右門的制動簧旋向相反,且在主動臂和從動臂上升,平衡簧釋放能量時,傳動軸帶動制動簧下頭運動,相反時則傳動軸帶動制動簧上頭運動。這種結構的汽車門窗玻璃升降器通過改變部件工作次序,彌補了系統摩擦力分布不均造成的影響,使得生產過程中產品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文檔編號B60J1/04GK2351316SQ98212668
公開日1999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1998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1998年4月27日
發明者鄭順祥, 杜會來, 王書軍 申請人:河南油田大正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