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5:55: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動物飼餵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
背景技術:
在使用料倉進行動物飼餵的場合,由於塊狀或者粉狀飼料的物理性質,容易在料倉內發生結拱的問題,產生拱狀飼料殼體,不但影響後續下料的順利進行,還會浪費一定量飼料,也給料倉的清理帶來了很大困難。現有技術中並沒有一種可以有效防止結拱的料倉結構,通常只能依靠人工開啟料倉,使用外力對料拱進行破除,費時費力,尤其對於大規模養殖場所而言實施起來更加困難。因此,提出一種能夠有效防止料倉結拱的飼餵裝置,可以提高飼料的使用效率,降低飼餵場所的維護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用以實現避免料倉結拱,降低維護成本和勞動時間。
基於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包括:
飼餵器,所述飼餵器上部設置有圓筒形的料倉,所述料倉底部設置有半徑略小於所述料倉的漏板,所述漏板底部設置有用於驅動所述漏板轉動的驅動電機;所述漏板上均勻設置有2個或2個以上漏孔;所述漏板上表面固定有碎料塊;所述飼餵器下部設置有料槽,所述飼餵器中部與所述漏孔對應位置設置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將所述漏孔與所述料槽相連接;
擋板,有兩塊,分別設置於所述飼餵器料槽開口一面的兩側,與所述飼餵器共同包圍形成一面開口的長方形進食區。
可選的,所述碎料塊為三稜錐形狀,底面固定於所述漏板上表面,一個側面呈弧形與所述料倉側壁貼合,另外兩個側面傾斜,與所述漏板所成角度的取值範圍是。
可選的,所述碎料塊不與所述料倉側壁相貼合的另外兩個側面,與所述漏板所成角度為60°。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重量稱,設置於所述飼餵器內、所述料倉下方;所述料倉為與所述飼餵器的主體分離的圓筒,料倉底部與所述驅動電機相互固定,所述驅動電機設置於所述重量稱上;
報警器,設置於所述防結拱飼餵裝置外部,當所述重量稱的讀數低於預設的重量閾值時,所述報警器接通進行報警。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身份識別器,用於識別身份標籤,獲取身份信息,根據所述身份信息確定下料重量。
可選的,所述料倉上開口轉動設置有倉蓋,所述倉蓋與所述料倉上開口形狀配合;所述倉蓋上表面設置有把手。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通過在料倉內設置可轉動的漏板,並在漏板上設置漏孔和碎料塊,實現了精確飼餵、防止結拱、輔助碎料等功能,在無人控制的自動化飼餵系統中作為飼餵終端進行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維護清理成本,提高飼餵精確度,滿足動物福利,實現高精度、自動化的飼餵過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的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的實施例的主視透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的實施例的俯視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為了區分兩個相同名稱非相同的實體或者非相同的參量,可見「第一」「第二」僅為了表述的方便,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後續實施例對此不再一一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的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的實施例的主視透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的實施例的俯視透視圖。如圖所示,所述防結拱飼餵裝置包括:
飼餵器1,所述飼餵器1上部設置有圓筒形的料倉11,所述料倉11底部設置有半徑略小於所述料倉11的漏板121,所述漏板121底部設置有用於驅動所述漏板121轉動的驅動電機16;所述漏板121上均勻設置有2個或2個以上漏孔1211;所述漏板121上表面固定有碎料塊122;所述飼餵器1下部設置有料槽14,所述飼餵器1中部與所述漏孔1211對應位置設置有出料孔13,所述出料孔13將所述漏孔1211與所述料槽14相連接。
擋板2,有兩塊,分別設置於所述飼餵器1料槽14開口一面的兩側,與所述飼餵器1共同包圍形成一面開口的長方形進食區。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料倉11上開口轉動設置有倉蓋15,所述倉蓋15與所述料倉11上開口形狀配合;所述倉蓋15上表面設置有把手151。
所述漏板121在相對於所述料倉11轉動的過程中,每當漏板121上的漏孔1211與料倉11中部的出料孔13重合的時候,料倉11中的飼料會由出料孔13流入下方料槽14內。由於當漏板121以一定速度轉動時,每次漏孔1211與出料孔13錯位流下的飼料的量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可以通過驅動電機16控制漏板121轉動的周數來控制每次流下飼料的重量,達到定量飼餵的效果。需要說明的是,相鄰兩漏孔1211之間的空間應當能夠大致覆蓋出料孔13,以便通過控制漏板121轉動的角度,實現出料孔13的密封而停止下料。
在所述漏板121相對於所述料倉11轉動的過程中,所述碎料塊122會在最可能結拱的位置做圓周運動,即使因為飼餵間隔較長等原因出現了輕微結拱,也會在碎料塊122轉動的過程中被完全擊碎,並伴隨漏板121的轉動,被擊碎得到的大塊飼料不斷和其餘細碎的飼料翻滾摩擦,最終還原為飼料顆粒或粉末,從而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解決了結塊飼料不易使用、易造成浪費的問題。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防結拱飼餵裝置,通過在料倉內設置可轉動的漏板,並在漏板上設置漏孔和碎料塊,實現了精確飼餵、防止結拱、輔助碎料等功能,在無人控制的自動化飼餵系統中作為飼餵終端進行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維護清理成本,提高飼餵精確度,滿足動物福利,實現高精度、自動化的飼餵過程。
繼續參考圖2和圖3所示,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碎料塊122為三稜錐形狀,底面固定於所述漏板121上表面,一個側面呈弧形與所述料倉11側壁貼合,另外兩個側面傾斜,所述另外兩個側面與所述漏板121所成角度的取值範圍是[45°,75°]。
無論碎料塊122的是什麼形狀,只要能夠有效地轉動,都能夠達到擊碎料拱的效果。但是,如果碎料塊上存在水平面或垂直面,則在所述水平面上,或者在所述垂直面與所述漏板121之間的直角區域內,有可能發生存料的現象,使得飼料不能充分投放,引起浪費,並且貯存的飼料還需要人工進行清理以避免變質影響飼料質量,造成多餘的勞動成本。
因此,本實施例優選將碎料塊122設置為三稜錐型,或者說大致為三稜錐型,其一個側面與所述漏板121相垂直,並略呈弧形,從而完全貼合所述料倉11的側面設置,配合間隙不大於2mm;另外兩個側面對稱,且另外兩個側面中的任意一個與漏板121之間所成角度的取值範圍在[45°,75°]。若另外兩個側面與漏板所成角度小於45°,受到料倉11尺寸的限制,碎料塊122的高度必然較低,很可能無法接觸到料拱從而無法實現碎料功能;若另外兩個側面與漏板121所成角度大於75°,則角度過大接近直角,容易出現前面所說的存料問題。因此,設置一個所述取值範圍內的適當的角度後,在漏板121轉動的過程中,會帶動料倉11內的飼料進行循環運動,而碎料塊122運動方向一側,也就是轉動時最先與飼料接觸的一側面,與漏板121之間也可能出現少量存料,但是在其他飼料的推動下,由於該側面的角度不大,這部分的飼料是在不斷循環更替的,因此不會存在飼料變質的問題,在下次裝料時無需進行清理,只要添加新的飼料即可,非常方便。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碎料塊122不與所述料倉11側壁相貼合的另外兩個側面,與所述漏板121所成角度為60°。經過試驗,碎料塊122側面呈60°時取得的碎料效果最好。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防結拱飼餵裝置還包括:
重量稱18,設置於所述飼餵器1內、所述料倉11下方;所述料倉11為與所述飼餵器1的主體分離的圓筒,料倉11底部與所述驅動電機16相互固定,所述驅動電機16設置於所述重量稱18上。
報警器17,設置於所述防結拱飼餵裝置外部,當所述重量稱18的讀數低於預設的重量閾值時,所述報警器17接通進行報警。
本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了低飼料量自動報警功能。根據所述重量稱16的設置方式,可見料倉11、驅動電機16以及漏板121均被重量稱16稱重。因此,在進行稱重時,應當以料倉11空置作為零點,以便於統計飼料重量。應當將重量閾值設置為一個非零的較小值,例如500g、1kg等,因為存在少量存料現象,如果設置為特小值(如10g)則無法達到低飼料報警效果。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防結拱飼餵裝置還包括:身份識別器3,用於識別身份標籤,獲取身份信息,根據所述身份信息確定下料重量。在前面的實施例中已經說明,可以根據漏板121轉動的速度和具體角度(周數)等數據,較為精確地確定下料重量。因此,配合身份識別器3和其他通信模塊、處理模塊等,可以做到識別牲畜身份標識(例如RFID耳標等),向伺服器查詢該牲畜的進食情況,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此次的飼料投放量,達到精確飼餵、個性化飼餵的效果。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並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範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於這些例子;在本實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徵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並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