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隱蔽金屬定位儀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5:38:46 1
專利名稱:可攜式隱蔽金屬定位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探測定位儀器,是一種埋在地下、水下、牆內隱蔽金屬定位儀。
目前,城市地下埋設管網很多,有上、下水管網、煤氣、供暖、電覽等管網,這些管網都是依據規劃部門統一安排,由設計部門統一設計的,是以相應的基礎數據及相對座標定位的,隨著規劃設計的逐步完善和城市格局的調整、道路的加寬、取直,管線的廢棄和維修,原始數據失去了作用,原座標難以找到,在城市建設、管線維修、接線、搶險工作中難以找準定位,只好挖開尋找,工作效率低,特別是用機械施工,易損壞其它管線,擴大事故隱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可攜式隱蔽金屬定位儀,藉助原竣工圖紙,以解決城市建設、管線維修、接線及搶險工作中難以找準地下隱蔽金屬物、金屬管線埋設位置,工作效率低,易擴大事故隱患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交變電流能在其周圍空間形成相互聯繫著的電磁場,電磁場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輻射,並不斷地從場源帶走能量的道理而設計的,該定位儀是由殼體和電路兩部分組成,殼體上面設有顯示屏、雙連、電位器和電池盒,盒內有6-24伏電池,兩側軸連接有提手或背帶,上面有電源開關,殼體內靠支柱、螺釘或槽形骨架拔插式固定有電路板,電路板上靠支架固有振蕩線圈L2,電路板上面、前後、左右面上設有磁屏蔽層,殼體下端子口配合、螺釘固定或粘固有蓋,蓋上呈平面,上面有磁屏蔽層,有1-2個穿線孔,蓋內由支架固有振蕩線圈L1,振蕩線圈L1上面和前後面均包有磁屏蔽罩,底面留有發射口,電路包括探頭、本振、混頻、頻率/電壓轉換、顯示屏和電源組成。探頭和本振電路對稱且相同,是由振蕩線圈L1、L2、雙連、三極體BG1、BG2、電容C1--C6、電阻R1--R8組成;混頻電路是由三極體BG3、二極體D1、電容C7、C8,電R9--R11組成,頻率/電壓轉換電路採用集成電路1C、電位器、電阻R12--R14、電容C9--C10和電解電容C11組成。
1C是指LM2907、LM2917、LM389、NE565N、LM331、LM311型號集成塊。
該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依靠磁場變化定位準確,在城市建設,管線維修、接線及搶險工作中便於實現機械化,可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期;2)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3)使用範圍廣,對埋設在地下、牆內、水下0.5--15米以內的金屬物如金屬塊、金屬管、金屬殼地雷、炸彈都可準確定位,可防止事故隱患擴大;4)操作使用方便,便於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圖1可攜式隱蔽金屬定位儀結構示意圖;圖2可攜式隱蔽金屬定位儀電原理圖。
圖1--2中殼體(2)、蓋(1)採用塑料或木質材料製成,殼體(2)上面前部用粘合劑粘固有顯示屏(8),顯示屏採用電壓錶盤,中部有兩個雙連(5)和一個電位器(4)旋鈕,後部設有電池盒(3),電池盒(3)上設有自鎖蓋,盒內有6--24伏電池,電池採用乾電池或密封、固體蓄電池,兩側靠軸連接有提手或背帶(6),提手上設有電源開關(7),殼體(2)內設有支柱,靠支柱、螺釘或槽形骨架拔插式固有電路板(10),電路板上靠塑料支架(11)固有振蕩線圈(12),電路板(10)上面、前後、左右面上設有磁屏蔽層(9),殼體下端子口配合,螺釘固定或粘合劑粘固有蓋(1),蓋(1)上呈平面,上面有磁屏蔽層(9),有1--2個穿線孔,蓋(1)內靠塑料支架(14)固有振蕩線圈(15),振蕩線圈(12)可用技術參數相同的成品線圈代替,振蕩線圈螺管外徑 =15--250mm,直徑大靈敏度高,直徑小錄敏度低,但定位性能好,長為50--500mm,繞線直徑採用 =0.5--2mm漆包線,繞線匝數為2--50匝,在振蕩線圈(15)上面和前後面上均包有磁屏蔽罩(13),底面上留有拋物線發射口,磁屏蔽層(9)和磁屏蔽罩(13)採用金屬網、錫鉑紙或鍍鉻層。電路包括探頭(16)、本振(17)、混頻(18)、頻率/電壓轉換(19)、顯示屏(8)和電源(20)組成,探頭電路(16)是由振蕩線圈L1(15)、雙連(5)、三極體BG1、電容C1-C3、電阻R1-R4組成;本振電路(17)是由振蕩線圈L2(12)、雙連(5)、三極體BG2、電容C4--C6、電阻R5--R8組成;混頻電路(18)是在BG3基極與探頭和本振信號間分別串聯有電容C8、C7同時接二極體D1正極,二極體D1負極接三極體BG3基極,通過偏壓電阻R9電源(20)正極,通過偏壓電阻R10接地,三極體發射極通過電阻R11接地,集電極接電源正極;頻率/電壓轉換電路採用集成電路1C,1C是指LM2907、LM2917、LM389、NE565N、LM331、LM311,IC有8個腳,1腳與三極體BG3發射極間連接有電容C9,與地間串聯有電阻R13;2腳接地,3腳與地間串聯有電阻R14和電位器(4),在電阻R14和電位器(4),兩端並聯有電解電容C11;4腳與地間串聯有電容C10,6腳通過電阻R12與5腳相接,接電源(20)正極;7腳與8腳相接接電壓錶盤顯示屏(8)正極,顯示屏(8)負極接地。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隱蔽金屬定位儀是由殼體(2)和電路兩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殼體(2)上面設有顯示屏(8)、雙連(5)、電位器(4)和電池盒(3),盒內有6-24伏電池,兩側軸連接有提手或背帶(6),上面有電源開關(7),殼體(2)內靠支柱、螺釘或槽形骨架、拔插式固定有電路板(10),電路板上靠支架(11)固有振蕩線圈L2(12),電路板(10)上面、前後、左右均設有磁屏蔽層(9),殼體(2)下端子口配合、螺釘固定或粘固有蓋(1);蓋(1)上呈平面,上面襯有磁屏蔽層(9),有1--2個穿線孔,蓋(1)內由支架(14)固有振蕩線圈L1(15),振蕩線圈L1上面和前後側面上均布有磁屏蔽罩(13),底面上留有發射口,電路包括探頭(16)、本振(17)、混頻(18)、頻率/電壓轉換(19)、顯示屏(8)和電源(20)組成,探頭(16)和本振(17)電路對稱且相同,是由振蕩線圈L1、L2、雙連(5)、三極體BG1、BG2、電容C1--C6、電阻R1--R6組成,混頻電路是由三極體BG3、電容C6、C7、二極體D1、電阻R9--R11組成;頻率/電壓轉換電路(19)採用集成電路1C和電阻R12-R14、電位器(4)、電容C9--C10、電解電容C11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儀,其特徵在於頻率/電壓轉換電路(19)採用集成電路1C,1C的1腳與三極體BG3發射極間串聯有電容C9與地間串聯有電阻R13;2腳接地,3腳與地間串聯有電阻R14和電位器(4),在電阻R14和電位器兩端並聯有電解電容C11,4腳與地間串聯有電容C10,6腳通過電阻R12與5腳相接、接電源(20)正極,7腳與8腳相接接電壓錶盤顯示屏(8)正極,顯示屏(8)負極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儀,其特徵在於1C是指LM2907、LM2917、LM389、NE565N、LM331、LM311型號集成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儀,其特徵在於混頻電路(18)是在BG3基極與探頭和本振信號間分別串聯有電容C8、C7,同時接二極體正極,二極體D1負極接三極體BG3基極,通過偏壓電阻R9接電源(20)正極,通過偏壓電阻R10接地,三極體發射極通過電阻R11接地,集電極接正極。
專利摘要一種可攜式隱蔽金屬定位儀,其特點是殼體上有顯示屏、雙連、電位器、提手、電源開關和電池盒,殼體內固有電路板,電路包括探頭、本振、混頻、頻率/電壓轉換,電路上面前後左右均設有磁屏蔽層,殼體下端有蓋,蓋上面襯有磁屏蔽層,蓋內固有振蕩線圈,其上面和前後均布有磁屏蔽罩,該定位儀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攜帶使用方便,對埋在地下、水下,牆內0.5-15米內的金屬物能準確定位,可在城建、煤氣、暖氣、自來水等行業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G01V3/10GK2252344SQ9620216
公開日1997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26日
發明者樊永海 申請人:樊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