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6:30:11 2
專利名稱: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工業或民用建築中混凝土運輸和澆築的吊鬥。
背景技術:
混凝土吊鬥廣泛應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行業,是高層建築結構框架梁柱混凝土運輸與澆築過程中的常用工具。常見的混凝土吊鬥為方鬥形,出料口開啟裝置有單扇外開平板門、內開弧形鬥門、四連杆開啟的雙扇外開弧形鬥門、六連杆開啟的雙扇外開弧形鬥門。 單扇外開平板門、內開弧形鬥門開啟不方便;四連杆、六連杆開啟的雙扇外開弧形鬥門結構複雜,加工製作難度大。方臺形吊鬥在卸混凝土時,混凝土容易附在鬥壁上,清理工作量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目前建築工地常見混凝土吊鬥的不足,提供一種出料口開啟裝置結構簡單,開啟靈活,操作便捷的改進型混凝土吊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包括料鬥和支撐該料鬥的支撐骨架,所述料鬥設置有出料口開啟裝置,所述開啟裝置包括兩扇弧形鬥門和控制所述兩扇弧形鬥門向外開啟的操控機構。較佳地,所述兩扇弧形鬥門通過上固定銷軸吊裝在料鬥外,所述操控機構包括分別用於操作所述兩扇弧形鬥門以所述固定銷軸為旋轉軸而向外旋轉打開的上連杆,所述上連杆分別通過下固定銷軸連接所述兩扇弧形鬥門。更佳地,所述操控機構還包括手柄、活動銷軸、下連杆和鉸支座,所述鉸支座設置在所述支撐骨架上,所述手柄設置在所述鉸支座上,所述手柄連接所述下連杆,所述下連杆通過活動銷軸連接分別連接所述兩扇弧形鬥門的所述上連杆,所述手柄、所述下連杆和所述上連杆構成三連杆結構。較佳地,所述料鬥包括上半段、中間段和出料口段,所述上半段為圓柱形,所述中間段為圓錐形,所述出料口段分為內層和外層,所述內層為圓柱形,所述外層為正方體形。更佳地,所述料鬥的上半段與出料口段的內徑比值為2 3 1。較佳地,所述支撐骨架為由槽鋼與角鋼焊接而成的長方體框架,所述支撐框架的頂部設置四個吊耳。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製作方便,操作控制靈活,製作成本較低。本實用新型適用於高層建築結構中混凝土泵輸送受限制的梁柱混凝土的運輸與澆注作業,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澆注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避免了澆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主視圖;圖2為圖1所示的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側視圖;圖3為圖1所示的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俯視圖;[0014]圖4為圖1所示的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I-I方向剖切圖;圖5為圖1所示的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A部分的放大圖。圖中1-吊耳、2-頂部橫梁、3-支腿、4-上半段、5-上橫梁、6_中間段、7_手柄、 8-下橫梁、9-上固定銷軸、10-出料口段、11-弧形鬥門、12-下固定銷軸、13-上連杆、14-下連杆、15-活動銷軸、16-鉸支座、17-底部橫梁、18-內層、19-外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該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包括料鬥和支撐該料鬥的支撐骨架,所述料鬥設置有出料口開啟裝置,如圖1、2和5所示,所述開啟裝置包括兩扇弧形鬥門11和控制所述兩扇弧形鬥門向外開啟的操控機構。所述兩扇弧形鬥門11通過上固定銷軸9吊裝在料鬥外,所述操控機構包括分別用於操作所述兩扇弧形鬥門11以所述固定銷軸9為旋轉軸而向外旋轉打開的上連杆13,所述上連杆13分別通過下固定銷軸12連接所述兩扇弧形鬥門11。所述操控機構還包括手柄7、活動銷軸15、下連杆14和鉸支座16,所述鉸支座16設置在所述支撐骨架上,所述手柄7設置在所述鉸支座16上,所述手柄7連接所述下連杆14,所述下連杆14 通過活動銷軸15連接分別連接所述兩扇弧形鬥門11的所述上連杆13,所述手柄7、所述下連杆14和所述上連杆13構成三連杆結構。所述料鬥包括上半段4、中間段6和出料口段 10,所述上半段4為圓柱形,所述中間段6為圓錐形,所述出料口段10如圖4所示分為內層 18和外層19,所述內層18為圓柱形,所述外層19為正方體形。支撐骨架為長方體框架,由槽鋼與角鋼焊接而成,支撐骨架包括支腿3、頂部橫梁2、上橫梁5、下橫梁8和底部橫梁17, 支撐框架頂部設置四個吊耳1,方便吊裝。頂部橫梁2與中間段6的位置關係如圖3所示。所述料鬥的規格可以為上半段4的圓柱形內徑為800mm,出料口段10的內層18 的圓柱形內徑為300mm,外層19為300mmX 300mmX 300mm的正方體形,料鬥由6mm厚的不鏽鋼板焊接而成。料鬥容積為0.4m3 0.5m3。下面簡述該改進型混凝土吊鬥的裝配和使用方法。首先焊接混凝土吊鬥支撐骨架,再把加工製作的料鬥分段焊接固定在支撐骨架上,最後安裝吊鬥出料口開啟裝置。吊鬥在受料時,開啟裝置的弧形鬥門11處於關閉狀態。吊鬥在卸料時,開啟裝置的弧形鬥門11 處於打開狀態。吊鬥的手柄7、鉸支座16及上連杆13和下連杆14構成了一個槓桿。通過下壓手柄7,下連杆14帶動活動銷軸15上升,活動銷軸15帶動上連杆13上升,弧形鬥門 11打開;通過上拉手柄7,下連杆14帶動活動銷軸15下降,活動銷軸15帶動上連杆13下降,弧形鬥門11關閉。該改進型混凝土吊鬥有三個優點,一是成本低,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材料少,加工製作方便,並且使用壽命長;二是開啟裝置結構簡單,開啟靈活,易控制混凝土下料速度,能防止混凝土的浪費;三是附在混凝土吊鬥內壁上的混凝土殘餘量減少了,清理吊鬥內壁的工作也隨之減少。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包括料鬥和支撐該料鬥的支撐骨架,所述料鬥設置有出料口開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啟裝置包括兩扇弧形鬥門和控制所述兩扇弧形鬥門向外開啟的操控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其特徵在於,所述兩扇弧形鬥門通過上固定銷軸吊裝在料鬥外,所述操控機構包括分別用於操作所述兩扇弧形鬥門以所述固定銷軸為旋轉軸而向外旋轉打開的上連杆,所述上連杆分別通過下固定銷軸連接所述兩扇弧形鬥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操控機構還包括手柄、活動銷軸、下連杆和鉸支座,所述鉸支座設置在所述支撐骨架上,所述手柄設置在所述鉸支座上,所述手柄連接所述下連杆,所述下連杆通過活動銷軸連接分別連接所述兩扇弧形鬥門的所述上連杆,所述手柄、所述下連杆和所述上連杆構成三連杆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鬥包括上半段、 中間段和出料口段,所述上半段為圓柱形,所述中間段為圓錐形,所述出料口段分為內層和外層,所述內層為圓柱形,所述外層為正方體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鬥的上半段與出料口段的內徑比值為2 3 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骨架為由槽鋼與角鋼焊接而成的長方體框架,所述支撐框架的頂部設置四個吊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型混凝土吊鬥,它由料鬥、出料口開啟裝置及支撐骨架組成,出料口開啟裝置包括手柄、固定銷軸、活動銷軸、連杆、鉸支座、弧形鬥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製作方便,操作控制靈活,製作成本較低。本實用新型適用於高層建築結構中混凝土泵輸送受限制的梁柱混凝土的運輸與澆築作業,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澆築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避免了澆築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E04G21/04GK202090611SQ20112013832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4日
發明者劉六藝, 周川明, 孫家壽, 王全玉, 王曉莉, 王來所, 王濤, 石文強, 錢海英, 陳恩平, 陳香榮, 黎曉開 申請人: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