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16:09:31 3
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包括殼體主體部、用於安裝電機的電機筒和用於安裝採煤機滾筒的輸出筒,其中所述電機筒與所述輸出筒相對地設置在所述殼體主體部的兩端,所述電機筒位於所述殼體主體部內,所述輸出筒從所述殼體主體部的側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殼體主體部上具有所述電機筒的一端水平延伸有兩塊耳板,所述殼體主體部上具有所述電機筒的一端傾斜向上延伸有兩塊調整板,所述殼體主體部由三塊平行設置的前立板、中立板和後立板形成主體框架,所述主體框架上焊接有蓋板。其無需整體鑄造,重量輕、易加工。
【專利說明】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採煤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部分採煤機搖臂殼體採用整體鑄造的形式,由於搖臂殼體結構複雜,導致鑄造困難,且整體鑄造搖臂殼體機械強度相對小,在承受較大的應力情況下,需要對鑄造殼體壁厚加大,這樣使得殼體重量增加。另外鑄造搖臂殼體還需要較高的開模成本。
[0003]採煤機搖臂採用鑄造殼體,對於大功率採煤機,鑄造的搖臂殼體體積大,且笨重,需要大拉力的調高油缸和強度高的連接耳子,目前很難滿足大功率採煤機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無需整體鑄造,重量輕、易加工的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
[0005]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米煤機搖臂殼體,包括殼體主體部、用於安裝電機的電機筒和用於 安裝採煤機滾筒的輸出筒,其中所述電機筒與所述輸出筒相對地設置在所述殼體主體部的兩端,所述電機筒位於所述殼體主體部內,所述輸出筒從所述殼體主體部的側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殼體主體部上具有所述電機筒的一端水平延伸有兩塊耳板,所述殼體主體部上具有所述電機筒的一端傾斜向上延伸有兩塊調整板,所述殼體主體部由三塊平行設置的前立板、中立板和後立板形成主體框架,所述主體框架上焊接有蓋板。
[0006]進一步地,所述前立板、所述中立板和所述後立板還分別焊接有副筋板。
[0007]進一步地,在所述前立板與所述中立板之間焊接有多塊所述副筋板;在所述中立板與所述後立板之間也焊接有多塊所述副筋板。
[0008]進一步地,所述蓋板為雙層結構的蓋板,雙層結構的所述蓋板中具有用於容置潤滑油路和冷卻水路的容置空間。
[0009]進一步地,所述前立板、所述中立板和所述後立板上分別設置有用於定位齒輪組的軸承孔。
[0010]進一步地,所述耳板和調整板相互間隔設置。
[0011]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過三塊平行設置的前立板、中立板和後立板形成主體框架,在主體框架或殼體主體部上焊接蓋板,以形成用於傳動齒輪組傳動的密閉空間,減輕了結構重量;並將上述前立板、中立板和後立板通過蓋板和副筋板焊接在一起,提高了結構強度。上述蓋板可以為雙層結構,可以將潤滑油路和冷卻水路置於其中,省去了機外管路的設置,不但節省空間,還拓寬了米煤機搖臂殼體的功能。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採煤機搖臂殼體的優點在於:鍛焊結構殼體重量輕,強度高,外形簡單,容易加工;無需整體鑄造,節省成本;在不同的受力情況下,可以採用不同的鋼板進行焊接組合,節約材料。【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採煤機搖臂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所示的採煤機搖臂殼體的剖視圖。
[0016]附圖標記對照表:
[0017]1-殼體主體部;11-主體框架;111-前立板;
[0018]112-中立板;113-後立板;12-蓋板;
[0019]13-副筋板;14-軸承孔;2_輸出筒;
[0020]3-電機筒;4_耳板; 5_調整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採煤機搖臂殼體,主要用於採煤機上,其用於與採煤機主體連接和用於安裝外部滾筒對煤層進行截割。
[0023]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採煤機搖臂殼體,包括殼體主體部1、用於安裝電機的電機筒3和用於安裝米煤機滾筒的輸出筒2,其中電機筒3與輸出筒2相對地設置在殼體主體部I的兩端,電機筒3位於殼體主體部I內,輸出筒2從殼體主體部I的側部向外延伸形成,殼體主體部I上具有電機筒3的一端水平延伸有兩塊耳板4,殼體主體部I上具有電機筒3的一端傾斜向上延伸有兩塊調整板5,殼體主體部I由三塊平行設置的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形成主體框架11,主體框架11上焊接有蓋板12。
[0024]S卩,該採煤機搖臂殼體通過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形113形成主體框架11,該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形113相互平行設置,並相鄰之間具有間隙空間。在該主體框架11焊接有蓋板12,以將相互平行的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焊接在一起,從而在蓋板12與主體框架11之間形成有用於安裝傳動齒輪的密閉空間。也可以將蓋板12焊接在整個殼體主體部I上,主體框架11為主要支撐受力部。在殼體主體部I的一端安裝有電機筒3,並在其端部水平設置有用於安裝定位的耳板4,在其端部傾斜向上設置有用於調整位置的調整板5。在殼體主體部I的另一端設置有用於安裝外部滾筒的輸出筒2,輸出筒2從殼體主體部I的側部向外延伸形成。
[0025]由此,該採煤機搖臂殼體無需整體鑄造,在製造時,先將三塊平行的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通過蓋板12焊接在一起,再將鑄造成型電機筒3和輸出筒2安裝到位即可,其由於具有間隙空間,結構重量輕。主筋為三塊貫通殼體的鋼板,即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貫穿整個殼體主體部I的前後端,結構強度高。
[0026]上述前立板、中立板和後立板僅為相對位置而言,並無先後順序之分。
[0027]該採煤機搖臂殼體的外形特徵根據搖臂的作業環境和搖臂的傳動系統,可做成長條形,結構簡單,易於焊接和機加工。採煤機搖臂殼體的主體為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三條主筋板,其貫穿整個殼體主體部1,三條主筋板均採用高屈服強度的鋼板,其主要承受搖臂在工作時所受的彎矩,以及齒輪傳動時所產生的附加力。
[0028]較佳地,如圖1-2所示,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還分別焊接有副筋板
13。通過在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之間焊接副筋板13,將上述三者焊接在一起,提高結構強度,避免彎曲。
[0029]較佳地,如圖1-2所示,在前立板111與中立板112之間焊接有多塊副筋板13 ;在中立板112與後立板113之間也焊接有多塊副筋板13。通過焊接將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互相連接,提高整體結構強度,並形成整個殼體主體部I的主體框架11。
[0030]較佳地,蓋板12為雙層結構的蓋板,雙層結構的蓋板12中具有用於容置潤滑油路和冷卻水路的容置空間。蓋板12根據不同的受力情況採用不同厚度及不同屈服強度的鋼板焊接而成,其兩層結構的蓋板12內形成一個密閉容置空間。蓋板12採用雙層結構,構成一個強度大、結構穩定的桁架結構,既增加殼體的強度,又能將潤滑油路和冷卻噴霧水路置於其中,省去了繁複的機外管路裝置,不但節省空間,還能對搖臂進行冷卻,拓寬了採煤機搖臂殼體的功能,同時又免除了對機外管路的維護,大大增強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0031 ] 較佳地,如圖1-2所示,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上分別設置有用於定位齒輪組的軸承孔14。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安裝有軸承孔14來固定傳動齒輪組構件,齒輪組通過齒輪間的嚙合傳動將位於電機筒3內的電機的扭矩傳遞到輸出筒2外的採煤機滾筒上,驅動其轉動截割。
[0032]較佳地,如圖1所示,耳板4和調整板5相互間隔設置。即在兩塊調整板5之間具有一塊耳板4,在兩塊耳板4之間具有一塊調整板5,並且調整板5的端部傾斜向上,位於耳板4的上方,便於定位安裝及調整。
[0033]由於結構的需要,電機筒3和輸出筒2為圓柱體結構,其米用合金鋼鑄造而成;各軸承座也均為合金鑄鋼。
[0034]由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採煤機搖臂殼體,為鑄焊結構,前立板111、中立板112和後立板113三條主筋板貫穿整個殼體主體部1,其為主要的受力件。在前立板111與中立板112,中立板112與後立板113之間有多個副筋板13,將前中後立板焊接形成整個主體框架11。然後將蓋板12焊接在整個主體框架11上,形成一個為傳動出輪組工作的密閉空間。最後在殼體主體部I的如後兩端分別焊接上輸出筒2與電機筒3。
[0035]採煤機搖臂殼體經過粗加工與精加工兩次機加工。在焊接後進行時效處理,消除焊接應力;粗加工後對軸承安裝面進行了表面淬火,對整個殼體實效處理,保證了殼體關鍵部位的耐磨性,消除了殼體加工後的變形問題。
[0036]根據需要,可以將上述各技術方案進行結合,以達到最佳技術效果。
[003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較佳的實施例。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若干其它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米煤機搖臂殼體,包括殼體主體部、用於安裝電機的電機筒和用於安裝米煤機滾筒的輸出筒,其中所述電機筒與所述輸出筒相對地設置在所述殼體主體部的兩端,所述電機筒位於所述殼體主體部內,所述輸出筒從所述殼體主體部的側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殼體主體部上具有所述電機筒的一端水平延伸有兩塊耳板,所述殼體主體部上具有所述電機筒的一端傾斜向上延伸有兩塊調整板, 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主體部由三塊平行設置的前立板、中立板和後立板形成主體框架,所述主體框架上焊接有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前立板、所述中立板和所述後立板還分別焊接有副筋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前立板與所述中立板之間焊接有多塊所述副筋板;在所述中立板與所述後立板之間也焊接有多塊所述副筋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為雙層結構的蓋板,雙層結構的所述蓋板中具有用於容置潤滑油路和冷卻水路的容置空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前立板、所述中立板和所述後立板上分別設置有用於定位齒輪組的軸承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採煤機搖臂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耳板和所述調整板相互間隔設置。
【文檔編號】E21C31/02GK203796262SQ201320851197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張子飛, 李聖強, 楊俊哲, 劉鵬, 王海軍, 施平, 賀海濤, 王黔, 原長鎖, 王代明, 王永軍, 谷麗東, 曹紅旭, 戴敏, 馬聖偉 申請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傳重型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