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與流程
2023-06-19 11:52:21
本發明涉及禽類養殖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蛋雞的養殖分為幾個階段,主要分為雛雞、育成雞、成年雞和產蛋雞等,其中雛雞是指雞齡為0-6周雞齡的小雞,也是蛋雞養殖過程中比較關鍵的階段。由於雛雞的敏感性強,絨毛稀少,體溫調節能力差、消化機制弱,抗病力較弱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生病,輕責影響雞隻的正常代謝,進而影響生長,重責導致死亡。對於雛雞養殖來說最關鍵的因素主要是外界環境和雛雞內部因素,外界環境因素比如溫度、溼度、空氣品質、光照等;內部因素主要雛雞的營養水平和免疫水平等,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蛋雞的養殖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對大多數養殖戶來說都採取圈養方式,由於圈養雛雞群由於通風不暢、溫度和溼度等外界因素急劇變化,容易造成雛雞不適宜外部環境變化而發病。
雛雞的存活率的高低,與飼料有密切關係,傳統的雛雞飼料並不能滿足雛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從而導致雛雞營養不良進而造成雛雞成活率低的缺陷,隨著養雞業的不斷發展,對飼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市場上的飼料配方不合理,無法滿足雛雞的生長需要,導致生長速度慢,飼養周期長,飼養效果不理想,同時隨著動物疾病日趨增多,對於疾病的預防、治療,現有的飼料還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雖然可以預防和治療動物疾病,促進動物生長,但是長期使用使動物體產生耐藥性,因此需要對現有的雛雞養殖技術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提供一種提高雛雞抵抗力,減少發病率低、長勢良好,並節約成本的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場地選擇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或無汙染物排放區作為育雛場,要求地勢乾燥和向陽背風;育雛場周圍用籬笆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內布局育雛室,並在育雛室內搭建通風系統、供暖系統和飲水系統;
(2)育雛前消毒:將育雛室溫度提高到30℃以上,然後用季銨鹽400倍溶液對育雛室和器具進行噴灑消毒,最後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燻蒸消毒,消毒結束後通風換氣1~2天;
(3)育雛飼養管理:a、飼養密度:0~3周齡50~60隻/m2,4~6周齡20~30隻/m2;b、溫度調控:育雛前對育雛室升溫,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雛室溫度為37℃,從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溼度調控:1~10日齡,相對溼度為65~70%,11日齡以後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採用全天光照,光照強度為20~30lx,從第4周起每周減少2小時光照;e、換氣管理:定期更換育雛室內的氣體,換氣在每天中午溫度較高時候進行,不能讓氣體直吹雛雞;f、日糧和飲水管理:採用先飲水後開食原則,育雛1~3天,在飲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電解多維;第1至2周飼餵強化育雛料,並用營養提取物進行拌料;第2至6周飼餵雛雞專用料,並在雛雞專用料添加中藥粉;
(4)疾病預防:注意育雛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雛雞受寒;保持育雛室乾燥,定期對育雛室周圍環境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時淘汰病雞、弱雞。
優選地,還包括斷喙步驟,斷喙雛雞為7~10日齡,斷喙期間在飼料中添加添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k3;其中在給雞隻斷喙前1天或2天,在飼料中維生素k3添加劑量為0.5毫克/千克體重;斷喙之後一周在飼料中維生素c添加劑量為0.2毫克/千克體重;給雞斷喙可以起到減少爭鬥,防止雞啄肛、啄群等怪癖、提高飼料報酬率等作用,但在給雞斷喙之後要注意防應激以及止血,所以在飼養中額外添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k3,具體的作用如下:維生素k是凝血因子y-羧化酶的輔酶,機體缺少它,凝血時間延長,嚴重者會流血不止,甚至死亡,除用於止血,維生素k還有其他藥理作用,比如說消炎、止瀉、解熱、止痛等。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k3,可以縮短血液凝固時間和防止出血,降低雛雞死亡率。斷喙期間,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可以為組織修補(包括某些氧化還原作用),促進苯丙氨酸、酪氨酸、葉酸的代謝,鐵、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促進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維持免疫功能,提高雛雞免疫力,從而降低斷喙雛雞的死亡率。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的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製成:黃芪16~22份、大蒜6~8份、板藍根10~15份、苦參12~14份、金銀花12~18份、山楂20~30份、夏枯草12~20份、艾葉草10~16份、綠茶粉22~30份、穿心蓮10~15份,由於現有的飼料中針對這個階段的雛雞需要進行藥物預防,通常加入磺胺類或者其他抗生素,長期的添加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粉各種原料配伍科學,複方中草藥由多種中草藥組成,含有多種功能性成分,同時各種中草藥之間具有很好的協調作用,可有效提高雛雞的免疫力和降低雛雞發病率,減少抗生素等在飼料中的使用;另外,該添加劑還能促進雛雞對飼料的消化力,加快雛雞隻生長;而且該添加劑主要成分都是天然產物,具有安全、營養、毒副作用小等特點,有利於促進飼料和畜牧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對人類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屬於安全綠色的飼料添加劑;此外,在雛雞專用料中添加中藥粉、滿足雛雞的營養需求,同時,中藥原料被雛雞吃入後,無汙染,無殘留,健康安全;能夠增強雛雞的抵抗力,抗病力較高,使雛雞更健康、快速生長。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所述營養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製成:黨參提取物16~26份、靈芝提取物15~25份、麻黃提取物18~22份、青蒿提取物20~26份、水50~60份,由於在雛雞這個階段對於飼料的適口性要求較高,往往需要在飼料中添加水來提高適口性,但是加水只是起到提高適口性的作用,由於雛雞這個階段機體器官發育不完善,特別是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因此通過加入營養提取物能夠起到增加雛雞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減少發病的機會。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所述中藥粉的添加量為雛雞專用料的1~2%。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所述營養提取物的添加量為強化育雛料的2~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本發明由於制定了一套符合雛雞生長過程的要求,通過圈舍改良、消毒至育雛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採取符合雛雞生長過程的外界溫度、溼度、以及光照等各個要素的調節,給雛雞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雛雞的發病率大大降低,該方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時間短、見效快,能明顯的提高育雛雞的成活率;從2015至2016年間的飼養觀察統計中,本方法飼養的雛雞體重比傳統相比增長12.7%,發病率降低8.2%,與現有技術養殖的雞相比,利用本發明的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養殖的雞的提高了成活率,降低患病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場地選擇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或無汙染物排放區作為育雛場,要求地勢乾燥和向陽背風,取水較方便,帶砂質土壤的地段;育雛場周圍用籬笆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內布局育雛室,並在育雛室內搭建通風系統、供暖系統和飲水系統;
(2)育雛前消毒:將育雛室溫度提高到30℃以上,然後用季銨鹽400倍溶液對育雛室和器具進行噴灑消毒,最後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燻蒸消毒,消毒結束後通風換氣1~2天;以更換育雛室內的氣體,確保雛雞進入育雛室後減少接觸病原的機會,大大降低雛雞發病的機率;
(3)育雛飼養管理:a、飼養密度:合理控制養殖密度,對雛雞非常關鍵,密度過大造成雞群呼吸困難,散熱差等影響,過稀疏造成雞舍空間的浪費,通常0~3周齡50~60隻/m2,4~6周齡20~30隻/m2;b、溫度調控:育雛前對育雛室升溫,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雛室溫度為37℃,從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溼度調控:1~10日齡,相對溼度為65~70%,11日齡以後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採用全天光照,光照強度為20~30lx,從第4周起每周減少2小時光照;e、換氣管理:定期更換育雛室內的氣體,換氣在每天中午溫度較高時候進行,不能讓氣體直吹雛雞;f、日糧和飲水管理:採用先飲水後開食原則,育雛1~3天,在飲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電解多維;第1至2周飼餵強化育雛料,強化育雛料於飼料廠家購買,並用營養提取物進行拌料;營養提取物的添加量為強化育雛料的2%,以增加飼料的適口性,並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營養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組分組成:黨參提取物16份、靈芝提取物15份、麻黃提取物18份、青蒿提取物20份、水50份;第2至6周飼餵雛雞專用料,雛雞專用料選自飼料生產廠家,並在雛雞專用料添加中藥粉;中藥粉的添加量為雛雞專用料的1~2%,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製成:黃芪16份、大蒜6份、板藍根10份、苦參12份、金銀花12份、山楂20份、夏枯草12份、艾葉草10份、綠茶粉22份、穿心蓮10份。
(4)疾病預防:注意育雛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雛雞受寒;保持育雛室乾燥,定期對育雛室周圍環境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時淘汰病雞、弱雞。
為了減少飼料的浪費和避免雞群喙羽、喙肛等惡癖,需要對雛雞進行斷喙,雛雞斷喙不僅能防止雞喙羽、喙肛等惡癖,提高成活率,還能防止甩鉤飼料,斷喙雛雞為7~10日齡,斷喙期間在飼料中添加添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k3;其中在給雞隻斷喙前1天或2天,在飼料中維生素k3添加劑量為0.5毫克/千克體重;斷喙之後一周在飼料中維生素c添加劑量為0.2毫克/千克體重。
實施例2:
一種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場地選擇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或無汙染物排放區作為育雛場,要求地勢乾燥和向陽背風;育雛場周圍用籬笆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內布局育雛室,並在育雛室內搭建通風系統、供暖系統和飲水系統;
(2)育雛前消毒:將育雛室溫度提高到30℃以上,然後用季銨鹽400倍溶液對育雛室和器具進行噴灑消毒,最後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燻蒸消毒,消毒結束後通風換氣1~2天;
(3)育雛飼養管理:a、飼養密度:0~3周齡50~60隻/m2,4~6周齡20~30隻/m2;b、溫度調控:育雛前對育雛室升溫,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雛室溫度為37℃,從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溼度調控:1~10日齡,相對溼度為65~70%,11日齡以後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採用全天光照,光照強度為20~30lx,從第4周起每周減少2小時光照;e、換氣管理:定期更換育雛室內的氣體,換氣在每天中午溫度較高時候進行,不能讓氣體直吹雛雞;f、日糧和飲水管理:採用先飲水後開食原則,育雛1~3天,在飲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電解多維;第1至2周飼餵強化育雛料,並用營養提取物進行拌料;營養提取物的添加量為強化育雛料的3%,營養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組分組成,黨參提取物20份、靈芝提取物22份、麻黃提取物20份、青蒿提取物23份、水60份;第2至6周飼餵雛雞專用料,並在雛雞專用料添加中藥粉;中藥粉的添加量為雛雞專用料的2%,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製成:黃芪18份、大蒜7份、板藍根12份、苦參13份、金銀花15份、山楂27份、夏枯草16份、艾葉草14份、綠茶粉27份、穿心蓮13份。
(4)疾病預防:注意育雛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雛雞受寒;保持育雛室乾燥,定期對育雛室周圍環境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時淘汰病雞、弱雞。
實施例3:
一種產蛋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場地選擇和布局: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工廠區或無汙染物排放區作為育雛場,要求地勢乾燥和向陽背風;育雛場周圍用籬笆網做大圍欄,在大圍欄內布局育雛室,並在育雛室內搭建通風系統、供暖系統和飲水系統;
(2)育雛前消毒:將育雛室溫度提高到30℃以上,然後用季銨鹽400倍溶液對育雛室和器具進行噴灑消毒,最後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燻蒸消毒,消毒結束後通風換氣1~2天;
(3)育雛飼養管理:a、飼養密度:0~3周齡50~60隻/m2,4~6周齡20~30隻/m2;b、溫度調控:育雛前對育雛室升溫,第一周前3天保持育雛室溫度為37℃,從第2至6周,每周降2℃,直至21℃;c、溼度調控:1~10日齡,相對溼度為65~70%,11日齡以後為50~55%;d、光照管理:前2周採用全天光照,光照強度為20~30lx,從第4周起每周減少2小時光照;e、換氣管理:定期更換育雛室內的氣體,換氣在每天中午溫度較高時候進行,不能讓氣體直吹雛雞;f、日糧和飲水管理:採用先飲水後開食原則,育雛1~3天,在飲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和0.1%的電解多維;第1至2周飼餵強化育雛料,並用營養提取物進行拌料;營養提取物的添加量為強化育雛料的5%,營養提取物由下述重量份組分組成:黨參提取物26份、靈芝提取物25份、麻黃提取物22份、青蒿提取物26份、水60份;第2至6周飼餵雛雞專用料,並在雛雞專用料添加中藥粉;中藥粉的添加量為雛雞專用料的2%,中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組分製成:黃芪22份、大蒜8份、板藍根15份、苦參14份、金銀花18份、山楂30份、夏枯草20份、艾葉草16份、綠茶粉30份、穿心蓮15份。
(4)疾病預防:注意育雛室的保暖措施,避免雛雞受寒;保持育雛室乾燥,定期對育雛室周圍環境消毒和飲水消毒;定期殺蚊蟲和滅鼠,減少鼠害和疾病的發生;做好疫苗防疫,及時淘汰病雞、弱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