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支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2:36:31
專利名稱:軸支承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支承結構,尤其是用於支承電機的輸出軸的軸支承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一般的旋轉機械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軸的體積會發生膨脹,使得軸肩向軸承內圈移動。而傳統的軸承墊圈多為非彈性墊圈。非彈性墊圈在結構上是抵在軸承外圈上的, 且隨溫度的變化產生的形變很小。由此,使得軸承兩邊受到擠壓。於是,軸承的預緊力會變大,而較大的預緊力將使得軸承的使用壽命降低,而且也會使機械產生較大的噪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傳統上軸承的預緊力因溫度上升而變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軸支承結構,其能夠使得軸承的預緊力不會因溫度上升而變大。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軸支承結構,包括旋轉軸、安裝座、軸承以及墊圈,其中,所述安裝座具有安裝孔, 所述軸承和所述墊圈設置在所述安裝孔內,所述旋轉軸具有軸肩,所述軸承具有內圈、滾子以及外圈,所述軸承和所述墊圈套設在所述旋轉軸上,且所述軸承位於所述軸肩與所述墊圈之間,所述軸肩抵壓在所述軸承的內圈上,所述墊圈為彈性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墊圈具有環形凸緣,所述安裝座具有環形槽,所述環形凸緣嵌設於所述環形槽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環形槽的軸向寬度為5至10毫米。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墊圈具有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凸起一體地從所述環形凸緣沿所述旋轉軸的軸線延伸,且所述環形凸起抵壓在所述軸承的外圈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軸承為滾珠軸承。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軸承為圓柱滾子軸承。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墊圈為橡膠件。與傳統的軸支承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中,所述墊圈為彈性件,能夠吸收軸的體積變化,使得軸承的預緊力不會因溫度上升而變大。通過結合附圖,閱讀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特徵以及方面。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軸支承結構的剖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本文中,相同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組成部分。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軸支承結構包括旋轉軸100、安裝座200、軸承400以及墊圈300。其中,所述安裝座200具有安裝孔220。所述軸承400和所述墊圈300設置在所述安裝孔220內。所述旋轉軸100具有軸肩110,所述軸承400具有內圈410、滾子420以及外圈430。所述軸承400和所述墊圈300套設在所述旋轉軸100上,且所述軸承400位於所述軸肩110與所述墊圈300之間。所述軸肩110抵壓在所述軸承400的內圈410上。其中,所述墊圈300為彈性件。由於所述墊圈300為彈性件,而不是像傳統技術那樣採用金屬墊圈,所以能夠吸收軸的體積變化,使得軸承的預緊力不會因溫度上升而變大。進一步而言,所述墊圈300具有環形凸緣310,所述安裝座200具有環形槽210,所述環形凸緣310嵌設於所述環形槽210內。其中,所述環形槽210的軸向寬度為5至10毫米。由此,能夠保證軸承墊圈300在運轉過程中不會被擠壓脫落。進一步而言,所述墊圈300具有環形凸起320,所述環形凸起320 —體地從所述環形凸緣310沿所述旋轉軸100的軸線延伸,且所述環形凸起320抵壓在所述軸承400的外圈430上。所述墊圈300為一體成型件。其中,所述軸承400為滾珠軸承。或者,所述軸承400為圓柱滾子軸承。在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中,所述墊圈300優選為橡膠件。由於橡膠有著隨溫度升高而變軟的特性,所以成為該軸承墊圈300的理想材料。另外,因為墊圈300是在高溫和油潤滑條件下工作的,所以該材料應該有耐溫和耐油的特性。由於該墊圈300頂在軸承外圈430上,兩者沒有相對滑動,所以對材料的耐磨性沒有特殊要求。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當軸開始膨脹而導致軸承預緊力增大時,由於軸承墊圈300的硬度較低,從而使得在高溫下時,軸100和軸承400會同時向一個方向移動, 不會發生擠壓軸承400的情況,也就不會導致軸100的內應力的增加和軸承400預緊力的過大,這既改善軸和軸承的工作環境,也降低整體機械結構的噪聲。在機器(例如電機)工作時,墊圈300給軸承400施加一定的預緊力,當溫度升高時,軸100膨脹而墊圈300變軟。由於該墊圈300具有一定的塑性變形,所以裝配時先讓墊圈300受到一個沿外圓向圓內的力(例如使用卡鉗夾住突起部分),使得墊圈300變小,然後放進軸承室,到軸承室的時候,鬆開外力,這樣就可以使得墊圈300自然裝進環形槽210內,根據這樣的結構,墊圈 300能夠牢固地固定在安裝座200內。採用上述方案的軸承墊圈300,可以有效的增加軸承400的使用壽命,而且由於軸 100的軸向竄動,會撞擊周邊零部件,從而產生噪聲,而採用這種自適應的軸承墊圈300,不僅減小了軸承400的噪聲,而且減小了軸100的軸向竄動噪聲。該墊圈300尤其可用於中速軸,而對於高速軸,此軸承墊圈300沒有金屬軸承墊圈的性能可靠。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知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權利要求書 確定。
權利要求1.軸支承結構,包括旋轉軸(100)、安裝座(200)、軸承(400)以及墊圈(300),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座(200)具有安裝孔(220),所述軸承(400)和所述墊圈(300)設置在所述安裝孔(220)內,所述旋轉軸(100)具有軸肩(110),所述軸承(400)具有內圈(410)、滾子(420) 以及外圈(430 ),所述軸承(400 )和所述墊圈(300 )套設在所述旋轉軸(100 )上,且所述軸承 (400)位於所述軸肩(110)與所述墊圈(300)之間,所述軸肩(110)抵壓在所述軸承(400) 的內圈(410 )上,所述墊圈(300 )為彈性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墊圈(300)具有環形凸緣 (310),所述安裝座(200)具有環形槽(210),所述環形凸緣(310)嵌設於所述環形槽(210) 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槽(210)的軸向寬度為5 至10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墊圈(300)具有環形凸起 (320),所述環形凸起(320) —體地從所述環形凸緣(310)沿所述旋轉軸(100)的軸線延伸, 且所述環形凸起(320 )抵壓在所述軸承(400 )的外圈(430 )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400)為滾珠軸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400)為圓柱滾子軸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墊圈(300)為橡膠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支承結構。該軸支承結構包括旋轉軸(100)、安裝座(200)、軸承(400)以及墊圈(300)。所述安裝座(200)具有安裝孔(220),所述軸承(400)和所述墊圈(300)設置在所述安裝孔(220)內,所述旋轉軸(100)具有軸肩(110),所述軸承(400)具有內圈(410)、滾子(420)以及外圈(430),所述軸承(400)和所述墊圈(300)套設在所述旋轉軸(100)上,且所述軸承(400)位於所述軸肩(110)與所述墊圈(300)之間,所述軸肩(110)抵壓在所述軸承(400)的內圈(410)上,所述墊圈(300)為彈性件。本實用新型的軸支承結構能夠使得軸承的預緊力不會因溫度上升而變大。
文檔編號F16C27/06GK202040209SQ20112012920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明者儲斌斌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