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11:15:01 1
專利名稱:一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閥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
背景技術:
現有的旋塞閥主要包括設有容腔的閥體、閥蓋、旋塞體、閥杆及操作機構,旋塞體安裝在閥體的容腔內,閥杆一端穿過閥蓋置於閥體內與旋塞體相連,另一端與操作機構相連;採用這種結構的旋塞閥在一定程度上雖然能保證閥門的密封性能,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管道內介質的壓力過大時,介質會將閥體內的旋塞體向一側擠壓使旋塞體偏離閥體容腔的中心位置,容易造成閥杆與閥蓋的接合處發生卡死現象,這不僅增加了閥門啟閉時的操作扭矩,還易造成閥門損壞,發生洩露,縮短閥門的使用壽命。此外,隨著石油化工的迅速發展,近年來一些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項目相繼建設,裝置規模越來越大型化,管道和閥門的尺寸也隨之越來越大。常規閘閥結構的高度太高,給管道設計帶來很大的困難;而且閘閥開啟時間長,極大地影響了裝置的操作和運行。另外隨著劣質原油的加工越來越廣泛,腐蝕工況也越來越嚴重,閥腔的積液常常對閥門造成嚴重的腐蝕。因此,針對開啟速度快、結構高度低、閥腔無積液的旋塞閥進行專項開發成了很現實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旋塞閥的旋塞體在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體易偏離導致扭矩過大甚至卡死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該旋塞閥在介質壓力過大時,可有效保證旋塞體不會發生偏移,避免閥杆與閥蓋的接合處發生卡死現象,減小閥門的操作扭矩及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其包括閥體、閥蓋、旋塞體及閥杆,所述閥體的內部設有容腔,所述旋塞體置於閥體的容腔內;所述閥蓋包括上閥蓋和下閥蓋;所述上閥蓋位於旋塞體的上方並蓋置在閥體的上端,所述閥杆的一端位於上閥蓋外面,並與操作機構相連,所述閥杆的另一端穿過所述上閥蓋與閥體內的旋塞體的上部通過T形槽相連接;所述下閥蓋位於旋塞體的下方,並蓋置在閥體的下端;所述硬密封旋塞閥包括固定在容腔內的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上導向盤和下導向盤;所述上導向盤和下導向盤均為中間開孔的盤狀結構;所述上導向盤的中心孔套置在旋塞體上部凸臺外的壓套的外緣上,所述下導向盤的中心孔套置在旋塞體的下部,所述上導向盤和下導向盤的外徑分別與所處位置處的容腔的內徑相匹配,即兩者直徑大小一樣,兩者之間的配合採用動配合;在所述閥體的容腔壁的兩端均設有凸臺,分別為上端凸臺和下端凸臺;[0014]所述上閥蓋呈階梯狀,上閥蓋安裝在閥體的上端,其階梯處置於閥體的容腔內;所述上導向盤的下端面放置在閥體容腔壁的上端凸臺上,其上端面被上閥蓋的階梯處頂住;所述下閥蓋呈階梯狀,下閥蓋安裝在閥體的下端,其階梯處置於閥體的容腔內;所述下閥蓋上設有定位孔,所述旋塞體的底部設有定位銷,所述下導向盤套置在旋塞體的定位銷外,所述定位銷的下端插入下閥蓋的定位孔內,所述下導向盤的上端面與閥體容腔壁的下端凸臺接觸,其下端面被下閥蓋的階梯處頂住。所述上閥蓋和下閥蓋均通過緊固螺栓安裝在閥體上,並通過緊固螺栓調節其與導向機構相靠近,並保證上、下金屬密封環的密封性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旋塞體的上下兩端各加設一導向盤,這樣當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體在受到擠壓的情況下,由於旋塞體兩端受導向盤的限制其位置不會發生偏移,並且旋塞體通過上下兩端的導向盤可將介質的壓力轉嫁到閥體上, 從而避免了閥杆與閥蓋的接合處發生卡死現象,減小了在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閥的操作扭矩,同時還避免了閥門損壞,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的一個實施例的組裝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一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其包括設有容腔11的閥體1、閥蓋 2、旋塞體3及閥杆4,旋塞體3置於閥體1的容腔11內,閥蓋2蓋置在旋塞體3的上方並與閥體1固定連接,閥杆4 一端穿過閥蓋2與閥體1內的旋塞體3相連接,另一端置於閥蓋 2外與操作機構5相連,為解決現有旋塞閥的旋塞體3在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體3易偏離等技術問題;在所述閥體1的容腔11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套置在旋塞體3外的導向盤6,該導向盤6的外徑與容腔11的內徑相匹配且固定在容腔11內。在旋塞體3的上下兩端各增加一導向盤6並使導向盤6固定在閥體1的容腔11內,旋塞體3通過其上端的凸臺32和壓套33與導向盤6相匹配,這樣當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體3在受到擠壓的情況下,由於旋塞體3兩端受導向盤6的限制其位置不會發生偏移,並且旋塞體3通過上下兩端的導向盤 6可將介質的壓力轉嫁到閥體1上,從而避免閥杆4與閥蓋2的接合處發生卡死現象,減小在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閥的操作扭矩,同時還可避免閥門損壞,延長其使用壽命。在本實施例中,為保證旋塞體3上下兩端的壓力平衡及便於導向盤6的安裝,所述的導向盤6包括有上導向盤61及下導向盤62,在所述的閥體1容腔11的兩端均設有凸臺 12,起上、下限位作用,該凸臺12的直徑與上、下導向盤61、62的外徑相匹配,具體實施時, 可以採用凸臺的直徑比導向盤的外徑小5mm,且上、下導向盤61、62相應置於容腔11兩端的凸臺12上;所述的閥蓋2包括均呈階梯狀的上閥蓋21及下閥蓋22,上閥蓋21安裝在閥體 1的上端且其階梯處置於閥體1的容腔11內並可在緊固螺栓13的調節下與上導向盤61相靠近;所述的下閥蓋22上設有定位孔221,旋塞體3底部設有插入下閥蓋22定位孔221的定位銷31,所述的下導向盤62套置在旋塞體3的定位銷31外且下導向盤62與下閥蓋22 的階梯處相靠近;在旋塞體3上下兩端分別設上、下導向盤61、62,這樣在介質壓力過大擠壓旋塞體3時,旋塞體3上下兩端分別可通過上、下導向盤61、62將壓力轉嫁到閥體1上, 這樣就可避免閥杆4與閥蓋2的接合處發生卡死現象,減小閥門的操作扭矩;而在閥體1的容腔11上下兩端各設一凸臺12,這樣就可極大的方便上、下導向盤61、62的安裝。本實用新型的硬密封旋塞閥主要解決了現有旋塞閥的旋塞體在介質壓力過大時, 旋塞體易偏離等技術問題,從而避免了閥杆與閥蓋的接合處發生卡死現象,減小在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閥的操作扭矩,同時還可避免閥門損壞,延長其使用壽命。另外,與常規閘閥相比,旋塞閥開啟速度快,結構高度低,閥腔內不積液,因此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大口徑管道及強腐蝕性介質中更具有顯著的優勢。此外,此閥門製造不複雜,前期投入少,市場應用前景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上述技術方案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而言, 在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應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礎上,很容易做出各種類型的改進或變形,而不僅限於本實用新型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所描述的方法,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優選的,而並不具有限制性的意義。
權利要求1.一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包括閥體、閥蓋、旋塞體及閥杆,所述閥體的內部設有容腔,所述旋塞體置於閥體的容腔內;所述閥蓋包括上閥蓋和下閥蓋;所述上閥蓋位於旋塞體的上方並蓋置在閥體的上端,所述閥杆的一端位於上閥蓋外面,並與操作機構相連,所述閥杆的另一端穿過所述上閥蓋與閥體內的旋塞體的上部通過T形槽相連接;所述下閥蓋位於旋塞體的下方,並蓋置在閥體的下端,其特徵在於所述硬密封旋塞閥包括固定在容腔內的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上導向盤和下導向盤;所述上導向盤和下導向盤均為中間開孔的盤狀結構;所述上導向盤的中心孔套置在旋塞體上部凸臺外的壓套的外緣上,所述下導向盤的中心孔套置在旋塞體的下部,所述上導向盤和下導向盤的外徑分別與所處位置處的容腔的內徑相匹配;在所述閥體的容腔壁的兩端均設有凸臺,分別為上端凸臺和下端凸臺; 所述上閥蓋呈階梯狀,上閥蓋安裝在閥體的上端,其階梯處置於閥體的容腔內;所述上導向盤的下端面放置在閥體容腔壁的上端凸臺上,其上端面被上閥蓋的階梯處頂住;所述下閥蓋呈階梯狀,下閥蓋安裝在閥體的下端,其階梯處置於閥體的容腔內;所述下閥蓋上設有定位孔,所述旋塞體的底部設有定位銷,所述下導向盤套置在旋塞體的定位銷外,所述定位銷的下端插入下閥蓋的定位孔內,所述下導向盤的上端面與閥體容腔壁的下端凸臺接觸,其下端面被下閥蓋的階梯處頂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閥蓋和下閥蓋均通過緊固螺栓安裝在閥體上,並通過緊固螺栓調節其與導向機構相靠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導向機構的硬密封旋塞閥,屬於閥門領域。本裝置包括固定在容腔內的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上導向盤和下導向盤。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旋塞閥的旋塞體在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體易偏離導致扭矩過大甚至卡死等技術問題;當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體在受到擠壓的情況下,由於旋塞體兩端受導向盤的限制其位置不會發生偏移,並且旋塞體通過上下兩端的導向盤可將介質的壓力轉嫁到閥體上,從而避免了閥杆與閥蓋的接合處發生卡死現象,減小了在介質壓力過大時旋塞閥的操作扭矩,同時還避免了閥門損壞,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K5/08GK202195105SQ20112030928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3日
發明者丘平, 李保升, 楊榮水, 柯松林, 黃美林 申請人: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浙江石化閥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