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拍照攻略圖文(人傑地靈的阿卡林省)
2023-06-19 11:08:42 2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156 篇 原 創 路 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江西,這個位於中國南方的內陸省份,除了贛江水系在北面與長江幹流相聯通外,其他區域均被崇山峻岭將它與周邊省份相分隔。
東側有懷玉山和武夷山與浙江、福建兩省相分隔;南邊的大庾嶺、九連山脈等又橫亙於贛粵兩省之間;而西側的羅霄山脈和西北面的幕阜山、九嶺山又使江西與湖南、湖北相隔
江西地勢圖,@《中國自駕地理》
作為中部省份的江西,是個「阿卡林省」——缺乏存在感。提到江西,人們的第一印象是:革命老區,南昌起義,井岡山…至於其他方面則很少被人們所知曉。
實際上,江西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的省份,其精彩程度與其它中部省份比起來毫不遜色,自古學院林立,名人輩出,王安石、歐陽修、曾鞏、文天祥等都是江西人。
自然風光上,江西亦是「美景遍布」,有一首歌曾經唱遍大江南北:「江西是個好地方,好呀麼好地方喲嘿,山清水秀好風光……」這次,由南至北,讓我們來一次「江西之旅」吧!
一、贛州贛州的宋城牆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高大雄偉,連綿周長13華裡,是全國保留的唯一的宋代磚城牆,所以被譽為宋城博物館。一面河水,一面城鎮,高高的城牆將這分隔開來,保護了城鎮也隔絕了洪水的危害。
雖說城鎮古老,但不管下多大暴雨,古城從來沒有出現過水淹,這跟一些新興城市一下暴雨就「街道變成河流」的現象相比,這座「宋城」留給我們的恐怕不僅僅只是古蹟吧。
古城牆,@東坡粉絲
古城牆外有一座浮橋,長約400米,由100多隻小舟板並用纜繩相連而成,上鋪木質板面,橫跨過河面,筆直向前延伸至對岸。
浮橋的兩側停放著幾許漁船,船上晾掛著許多大小不一的魚乾,有的漁民還會在岸上直接販賣。
古浮橋,@VIP會員·大銘
說到魚,自然得提一下贛州的美食了。贛州的小吃都藏於老街巷口,當然還有美食街裡的百年老店。
贛南小炒魚、荷包肉、米粉魚、三杯雞、信豐蘿蔔餃…早上起早,尋一家小店,吃著美食,看逐漸熱鬧起來的贛州的早晨,細細感知宋城之韻味。
贛州還有一個特產相信大家就算沒吃過也聽過了:贛南臍橙。
贛南臍橙果大形正,以橢圓形見多,一個足有半斤重,橙紅鮮豔,光潔美觀,比其它產地的橙子顏色略深;果皮光滑、細膩,肉質脆嫩,汁多,風味濃甜芳香,有較濃鬱的橙香味。而信豐,是贛州地區最大的種植縣,正所謂「中國臍橙看贛州,贛州臍橙看信豐」。
贛南臍橙,@贛南臍橙之鄉
贛州的山地以第四紀紅壤為主,兼有少量紫色土和山地黃壤。紅壤土具有土層深厚、土質偏酸、有機質含量較低的特點,非常適合臍橙生長。
贛州屬典型的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且春季多雨,溫暖溼潤,有利臍橙生長開花結果;秋冬晴朗、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極利臍橙果實糖分積累。特殊的土壤加適宜的氣候,造就了贛南臍橙的獨特風味。
如果趕上臍橙成熟的季節,在這臍橙之鄉,親手採摘臍橙,邊摘邊吃帶給你的一定是不一樣的「甜蜜」。
贛南臍橙
在距離贛州市區10公裡的北邊有一處叫通天巖的景區,或許不為大家所知,通天巖因「石峰環列如屏,巔有一竅通天」而得名。
景區內現保存著唐宋以來的摩崖造像359尊,北宋至民國的題刻128品,是一座珍貴的石窟藝術寶庫,被稱作「江南第一石窟」,可謂「北有敦煌莫高窟,南有贛州通天巖」。
通天巖,@贛州通天巖風景區
若是你遺憾未能見識敦煌莫高窟的壯觀,那在贛州的通天巖定不會讓你失望。
眾多的石龕和姿態各異石刻造像置於山體之間,掩映在綠樹繁蔭之下,參天的古木,清透的山泉,行走於山間小道,抬頭與低頭之間將給你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通天巖摩崖造像,@楊宏祥
通天巖摩崖造像,@楊宏祥
二、遂川贛州去遂川,走105國道不到100公裡,走高速的話,繞了個小圈,時間差不多。遂川縣隸屬吉安市,與贛州交界。
雖說景點泛善可陳,但有一處是不可不去的,那就是位於左安鎮的桃源梯田。
桃源梯田,@梯田走筆
遠遠望去,大片大片的梯田依山勢錯落分布,從山腳到山頂一層一層散落在山間,映照著天空的顏色,異常的好看。
雨後的梯田,籠罩於雲霧之中,層層疊疊,雖為人作,宛若天成。遠處群山綠林中幾座白牆灰瓦的房屋點綴其中,美不勝收!若是到秋收季節,金黃一片又是另一番豐收美景。
秋天的梯田
三、井岡山秋收起義、八一起義以後,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的革命隊伍,於1928年4月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岡山因此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VIP會員·老繆
如今的井岡山,除了被賦予「革命聖地」的稱號,亦是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色旅遊景區及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來到這裡,都要去到革命烈士陵園參觀祭拜。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中國自駕地理》
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茨坪北面的山上,沿著長長的石階步梯拾級而上,便到了陵園的位置,重溫那段革命的歲月,緬懷為新中國的誕生而獻出生命的老一輩革命家…
再往山頂去,是革命先烈們的雕像,其中包括在井岡山上接納了毛澤東等人,被稱為井岡山雙雄的袁文才和王佐。
王佐雕像,@井岡山研學
除了革命烈士陵園、茨坪革命舊址、毛澤東舊居、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會師紀念館等人文景觀,還可以去到黃洋界、五指峰、龍潭、杜鵑山等自然景色遊玩一番。
黃洋界風景區,@一羽哲思
井岡山的杜鵑花也有詩韻。每年4月至6月花期。
漫山遍野的杜鵑似火盛放,置身於花團錦簇海洋之中,令人產生一種崇高的情感:這絢麗多姿的花簇不正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嗎?它們是生命的精靈?它們是信念的火焰!
井岡山杜鵑花,@程麗芬
井岡山杜鵑花,@曾本廣
從井岡山下山,海拔的突降讓多數人的耳朵似乎被東西塞住,嗡嗡作響,不過下得山來,這種不適感很快就消退了。
三、吉安吉安,古稱廬陵、吉州,秦始皇郡分天下時設廬陵縣,東漢時期設廬陵郡。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素有「江南望郡」和「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
廬陵地方歷來重視教育的興盛,經書啟人智,智慧創奇蹟。唐開元年間,吉州通判劉慶霖在其治所創建了篁寮書院,開吉州書院講學之先河。
山間學士,紛紛仿效,於是,山鄉閭巷大辦書院,名流學者講學其中。自宋至清,廬陵大興理學,布衣野老也來參會,所以有「江南理學在吉安」之說。自南宋至明清700年間,廬陵城的白鷺書院成為江南四大書院之冠。
白鷺洲書院,@語言與生活
古城廬陵歷史悠久,廬陵文化更是源於七千年前的青銅文化,故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堆花香」而著稱於世也就不足為怪了。
蘇東坡曾做詩云:「巍巍城郭闊,廬陵半蘇州」。廬陵文化源於七千年前的青銅文化,廬陵府不但考取進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狀元二十一(天下第二)。
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的庚辰科和永樂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為吉安人,這種「團體雙連冠」現象在中國科舉史上絕無僅有。
因而吉安有「一門九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裡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裡九布政,百步兩尚書」的美譽。
古廬陵,@羅濱
「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宋代大文豪楊萬裡、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主纂解縉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先後誕生在這裡。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底蘊濃厚的廬陵文化。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更是千古絕唱: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像,@羅濱
四、宜春宜春,一個被人稱為叫春的城市,確實是有它拿得出手的東西。光是一個溫泉小鎮——溫湯鎮,就足以傲視天下了。
溫湯人普遍視力好,肥胖人群少,癌症發病率低,長壽老人居多,造就這個長壽的秘密就在於溫湯的溫泉,溫湯的溫泉蘊藏在地下300多米深的巖石裂縫之中,日出水量能夠達到萬噸左右。
目前,世界所開發的泉水中,屬「高硒低硫」泉的只有兩處。一處是法國的「埃克斯」礦泉,它屬冷泉,另一處就是中國宜春的溫湯溫泉。那是全世界唯一可以直接飲用的溫泉水!
溫湯溫泉,@何昱宏
溫湯鎮除了富有溫泉資源,還有著一處大型的娛樂景區——明月千古情,通過演出有趣地了解到當地的歷史,江西有約兩千年的瓷器文化、明月山走出的夏皇后、十裡紅軍染紅的這片革命土壤都在這演繹中得到升華。
明月山千古風情景區,@明月山旅遊
明月山主要由太平山 、玉京山 、老山、仰山等十幾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組成。主峰是太平山 ,因整個山勢呈半圓形,恰似半輪明月,故稱明月山。
韓愈在宜春擔任刺史時,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的詩句。的確,這裡四季不敗,茂林修竹,山澗谷壑泉聲不斷,雲騰霧卷,那種感覺,恐怕算是天上人間了。
明月山日月同輝景觀,@中國國家人文地理
五、南昌南昌是座英雄城,「八一起義」在這裡打響了武裝革命的第一槍,代表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去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是了解這段歷史的最好的方式。
八一起義紀念廣場,@會員·董暢
滕王閣位於南昌的贛江邊上,號稱江南樓閣之首。這座樓是唐初一位親王修的,他的封號是滕王,所以這座樓就叫滕王閣。
說到滕王閣,不得不提一下王勃寫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在《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開篇四句中,完美地描述了南昌的空間坐標。
接下來的兩句「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則充分解釋了城市的意義。
滕王閣,@會員·董暢
在雨後的傍晚,烏雲散去,澄空如洗,只剩下天邊一抹被夕陽映成五彩的雲霞。在這雲霞之上,一隻孤獨的鳥兒騰空而起,飛向天際…
此時此刻,站在滕王閣中,看著大江和天際都在暮色中變得模糊,最終融合在一起,難分彼此。便深深體會到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的意境了。
滕王閣,@滕王閣旅遊區
六、廬山廬山位於南昌市北面,從南昌出發,驅車大約兩小時就到了。在中國所有的名山當中,大概還找不出一座像廬山一樣被如此多文人描繪讚美的地方。
據統計,一共有35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16000多首描寫廬山的詩詞。其中我們最熟悉、最為有名的要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蘇東坡的《題西林壁》了。
廬山風景,@吳廬建
廬山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的誕生地,也是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具有豐富的地學景觀。
1931年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到廬山進行地質調查,首次發現了廬山及其附近存在著大量冰川沉積物及冰川遺蹟地貌。
廬山地貌,@韓書玲
迄今為止,在廬山共發現一百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巖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歷史記錄。
與歐洲阿爾卑斯地區及北美地區第四紀冰川活動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
廬山地貌,@陳永寧
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這其中,廬山瀑布為其添色不少。唐朝詩人張九齡詩曰: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廬山瀑布多姿多彩,景色迷人。出名的就有: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烏龍潭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
瀑布之水從大月山流出,經過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盤石之上,又飛瀉到第二級大盤石,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噴灑到第三級大盤石上,形成三疊,故得名三疊泉瀑布。
三疊泉瀑布,@廬山風景名勝區
在《紀遊集》中,曾遼樣描寫三疊泉:「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三疊泉瀑布素稱「廬山第一奇觀」,故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而前來觀賞的遊人無不為之傾倒,流連忘返。
黃巖瀑布,@廬山風景名勝區
在廬山,最浪漫的莫過於到廬山戀電影院看《廬山戀》了。這家電影院每天只放映《廬山戀》這一部電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曾頒給廬山戀電影院「在同一影院放映場次最多的單片」稱號。
觀影過後,漫步小街,找處幽靜店家,品嘗一番當地特色菜,小酌一杯當地特色酒,恐怕你也已經戀上這廬山了!
電影《廬山戀》
七、石鐘山作為一個讀書人,到了九江,無論如何是要到石鐘山看一看的。大多數人對石鐘山的了解來自於蘇東坡的那篇《石鐘山記》。
石鐘山,@雲山閣
石鐘山坐落在湖口縣雙鍾鎮,雄峙於長江之濱,鄱陽湖口,三面臨水,一面著陸,形如半島。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夜泊山下,尋聲探源,於是有了聞名天下的《石鐘山記》。石鐘山地勢險要,陡峭崢嶸,因控扼長江及鄱陽湖,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號稱「江湖鎖鑰」,自古即為軍事要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石鐘山地勢,@盧興傑
《水經注》由南北朝時期北魏酈道元所著,是歷代讀書人推崇的地理名著。
關於石鐘山名字的由來,酈道元認為,該山位於鄱陽湖邊,山下是幽深的潭水,每當風起,浪潮拍打山巖,發出響亮的聲音,猶如大鐘敲響,因而人們叫它石鐘山。
登臨山上,既可遠眺廬山煙雲,又可近睹江湖清濁。如在月色之夜,可謂「湖光影玉壁,長天一月空」。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絡繹不絕來此山賞景。
蘇東坡像,@雲山閣
八、景德鎮提到景德鎮,肯定會想到景德鎮陶瓷。景德鎮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為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是「瓷器之國」的代表和象徵。
景德鎮制瓷歷史「始於漢世」,是一個水土宜陶的城鎮,在宋代皇帝宋真宗將年號景德賜給景德鎮之後,歷經元、明、清三代,設置「瓷局」、開設「御窯廠」,成為「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村村陶埏,處處窯火」、「天下窯器所聚」的全國制瓷中心。
景德鎮,@瓷都晚報
當代的景德鎮,瓷雕工藝精湛,工藝種類齊全,有園雕、捏雕、鏤雕、浮雕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裝飾豐富,有高溫色釉、釉下五彩、青花鬥彩、新花粉彩等;藝術表現力強,有的莊重渾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麗堂煌,鮮豔奪目。
景德鎮陶瓷,@VIP會員·Mr.Y
對陶瓷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到陶瓷民俗博物館了解一下,古窯民俗博覽區主要分歷史古窯展示區和陶瓷民俗展示區兩塊,這裡匯集了古建築、古作坊、古工藝、古窯房、古園林,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縮影。
瑤裡古鎮是景德鎮陶瓷發祥地。有「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美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這裡群山環抱, 原始森林鬱郁幽深,小橋流水、禽鳥啼鳴、飛瀑流泉、是一處不錯的避暑勝地。
瑤裡古鎮,@董淑明
村鎮大量清代名居,明清商業街是古徽州大道上最為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走在這座陶瓷之鄉的街道上,看到的、聽到的都有關乎陶瓷,china,陶瓷,China,中國。由此也許能看出中國古代陶瓷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了。
近些年,江西省在景德鎮打造直升機研發基地、生產基地、人才聚集和培訓基地、通用航空和維修基地、國際合作基地,目前已經生產出幾款新型小升機,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許多景區將迎來一個「空中旅遊」的新時代。
九、婺源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已經聲名在外了,「烏託邦」式的理想家園:被淡淡炊煙籠罩的馬頭牆、山間梯田抽象的線條、暮色中騎在牛背上的村童、幽靜的孤舟野渡、倒映在清澈山澗裡的火紅的楓葉…
儼然一幅山高水遠,結廬深山的中國水墨畫,讓人陡然間心靜如水,恍若隔世。春天的婺源,大片金黃的油菜花令人心馳神往。
婺源油菜花,@VIP會員·波波
江嶺梯田是「中國最美梯田」之一,位於婺源市區東北方向約40公裡。一路沿著小河行駛,公路始終在山間盤旋。
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梯田如鏈似帶,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壯麗雄奇,水面映著藍天和古樹;梯田下面,山窩藏著一小撮粉牆黛瓦,分外溫柔可親。
站在高處向下看,只見層層的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的小村莊,四周圍繞著青山,構成了一副極美的田園風光畫卷,陣陣雲霧飄來,恍若天上人間。
婺源梯田,@VIP會員·老繆
十、三清山三清山是道教名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
三清山道教文化開始於晉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擁有特殊地位。據史書記載,東晉昇平年間(357-361),煉丹術士、著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結廬煉丹。
著書立說,宣揚道教教義,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蹟。
葛洪像
尤其是那口丹井,歷時一千餘載,依然終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後人稱之為「仙井」。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傳播者。
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巖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
三清山,@《中國自駕地理》
三清山的山勢是東、南、西三面陡峻,北面平緩,地勢高差很大。從整體看,東坡從金沙至玉京峰,西坡從橫坦、汾水至玉京峰,恰為兩個相靠的凹球面,它們與南部的凸球面合成高聳入雲、層巒疊峰的奇特地貌。
三清山景觀,@會員·劉香玉
三清山花崗巖屬峰林微地貌景觀,類型繁多,在核心景區3780公頃的範圍內,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處,景物、景觀384餘處,堪稱天下花崗巖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館。
造型石景主要為構造侵蝕、衝蝕作用而形成,豐富奇絕。其中「東方女神」、「巨蟒出山」兩處標誌性造型景觀,為世界「絕景」。
三清山「東方女神」,@會員·劉香玉
三清山「巨蟒出山」,@會員·劉香玉
三清山雨量豐沛,水量充足,逕流發育,瀑布極多。主要分布於山體中下部,落差一般10~30m,寬數米至數十米。
瀑布大都有「三層結構」特徵,即上端有一個「石門」形的出水口,中段為懸巖瀑布主體,底部常有一個美麗的碧潭。瀑布的成因類型大體分為斷裂型和侵蝕型兩種,如八磜龍潭瀑布、玉簾瀑布、石澗瀑布、冰玉洞瀑布等。
玉簾瀑布,@三清山玉簾瀑布景區
上三清山,坐纜車恐怕是最明智的選擇了。三清山索道分為兩個:外雙溪索道和金沙索道,一個在南一個在北。由婺源方向過來的話,是先到北邊的金沙索道。
如果沒有足夠的體力,想要在一天時間走完所有的景觀是不太可能的了,不過以三清山的美,住下來玩上兩天也是值得的。驚險的棧道,神奇的石造型,林間偶爾跑出來覓食的小松鼠都會令你感覺到大自然奇特的魅力。
三清山,@《中國自駕地理》
遊完三清山,此次行程也結束了,如果你感到意猶未盡,附近有兩個地方值得一去:一是位於江西鷹潭貴溪縣的龍虎山,二是福建五夷山市的五夷山景區。
江西旅遊業資源豐富,到目前為止,有3處世界自然遺產,1處世界文化景觀,4個世界地質公園,6個5A級景區,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坐擁如此豐富的旅遊資源, 為何旅遊業卻不夠興旺、 普遍缺乏存在感呢?這是值得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線路推薦
江西自駕遊手繪地圖,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路線裡程:約1088公裡
行程節點:贛州-井岡山-宜春-廬山-三清山
旅程用時:行車時間4天,推薦5-6天
難度指數:★★★☆☆
風光指數:★★★★☆
最佳出行時間:4月-10月
Day 1
贛州 85km 遂川 94km 井岡山
G105-S230
景點推薦
1.贛州古浮橋,贛州市「國寶」級文物,免費;
2.通天巖,「江南第一石窟「,60元/人;
Day 2
井岡山 96km 吉安 119km 宜春
S321-S334
景點推薦
1.白鷺洲書院,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10元/人;
2.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50元/人;
Day 3
宜春 200km 南昌 99km 廬山
G320-昌九大道
景點推薦
1.廬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160元/人;
Day 4
廬山 86km 九江 150km 景德鎮 89km 婺源 70km 三清山
S213-G56-S308
景點推薦
1.婺源風景區,「中國最美鄉村」,140元/人;
2.三清山,「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120元/人;
-感謝兄弟姐妹的供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路況會變化,路書僅供參考-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駕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自駕地理,對話框回復「入群」
更多精彩內容/線路,歡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