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有啥壞處(電視劇旁白不能濫用)
2023-06-19 20:24:39 2
電視劇有啥壞處?一度被原著粉非常期待的東野圭吾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改編的電視劇《迴廊亭》最近遭到海量吐槽歸納下,內容的水土不服是劇集被「吐」的重要原因,還有就是該劇旁白過多——破壞懸疑氛圍,招致了批評,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電視劇有啥壞處?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電視劇有啥壞處
一度被原著粉非常期待的東野圭吾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改編的電視劇《迴廊亭》最近遭到海量吐槽。歸納下,內容的水土不服是劇集被「吐」的重要原因,還有就是該劇旁白過多——破壞懸疑氛圍,招致了批評。
這幾年,電視劇裡過多使用旁白,常常成為一部劇的槽點。本來是推動劇情吊胃口的錦上添花,卻最終變成了倒胃口的畫蛇添足。
旁白不應成為打亂戲劇節奏的重音。當年萬人空巷的連續劇《夜幕下的哈爾濱》每集結尾那個說書人,要對劇情回顧和發展進行猜測,類似於片尾預告和片頭前情提要,方便觀眾了解劇情和迅速代入。說書人是跳出劇集用「全知視角」去觀看劇中人物與情節,一方面代入一方面又「間離」,他打破劇情幻境,又起到暗示走向的作用,因此出現的時間節點就很重要,如果出現在劇集中間,就如同一個不和諧的巨響,打斷了曲子,很容易讓觀眾出戲。
旁白可以畫龍點睛,卻不應該代替表演。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第一集出場人物用旁白介紹了人物之間的關係身份,這對於一部人物多、關係複雜重疊的劇集來說,方便劇情發展。電視劇《圍城》和《大明宮詞》都用了與劇中人物語言風格高度契合的旁白,對劇情的發展做意味深長的評論和總結,它們是劇情的外延,幫助觀眾多一重感悟,演員已經把人物的性格演繹飽滿,旁白是提示觀眾品出多重滋味。許多人記得校長高松年暴露自己陰暗內心的時候,劇中旁白「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辛辣痛快。好旁白像名著的好批註,觀眾看了有共鳴有驚喜,會有「說出了我想說的」或者「我怎麼沒想到」的快感。
反觀當下的很多劇,出場時用旁白介紹人物性格,矛盾衝突期用旁白解釋心情,這種旁白,取代了本應該演員通過演技來傳達的信息,導致旁白適得其反,顯得製作者既不相信劇本的完整,又不相信演員的演技,更不信任觀眾能看懂劇情,看劇的樂趣全然消失,木頭演技也可以靠旁白傳情達意,電視劇變成了專題片的「情景再現」。這就像樂隊並不能通過增加樂器數量和種類來掩蓋技法的缺陷、音色的乾澀、旋律的平淡。旁白承擔塑造人物性格,交代人物感受的任務,就像餐館要求客人吃飯時聽菜譜體會味道——烹調技術不行,你說出龍叫,也吃不出來那個味。
旁白如同味精,恰到好處,提味兒增鮮,濫用就會讓人不適,但起決定性效果的還是劇的整體表現。說到底,決定一部劇的根本還是劇本與表演。這幾年被人詬病旁白的劇,往往也是自身有些不均衡。比如兩部熱播劇《潛伏》和《歡樂頌》都有旁白,《潛伏》的旁白並非處處完美,《歡樂頌》的旁白並非一無是處,但是對二者的旁白評價卻相當兩極。《潛伏》的旁白彌補了諜戰劇中演員「表面不動聲色,心底波瀾起伏」的局限,而《歡樂頌》作為時尚都市劇,劇情已有懸浮之嫌,旁白一會替角色表達思緒,一會替導演交代場景,一會幹脆變成「電影錄音剪輯」描述起演員的表演,功能定位錯亂的旁白成了整部劇突出的「冗餘」。
旁白,無論精彩還是敗筆,總歸是劇集的一部分,與劇情是有機的整體。我們願意看樣樣精彩、旁白錦上添花的劇集,卻不喜歡樣樣稀鬆、旁白喋喋不休的劇集。對於一部劇來說,旁白如同一朵花上的一片花瓣,不突出,均衡配合整體,融入其中,才是最好的樣子。
作者:王海寧
來源: 遼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