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輸送帶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14:58:5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新型輸送帶。
背景技術:
輸送帶,又稱運輸帶,是用於皮帶輸送帶中起承載和運送物料作用的橡膠與纖維、金屬複合製品,或者是塑料和織物複合的製品。輸送帶廣泛應用於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鋼鐵等行業中輸送距離較短、輸送量較小的場合。
目前,市場上的輸送帶,它包括輸送帶本體。這種輸送帶本體雖然有著較好的輸送效果,但自身的結構強度較差,在輸送重物時的復原能力較差,以及支撐效果較差都是目前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強度高,復原能力強,支撐效果好的新型輸送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輸送帶,包括輸送帶本體,其特徵是:所述輸送帶本體上設有第一加強條、第二加強條和第三加強條,所述輸送帶本體包括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第一輸送層和第二輸送層之間通過纖維層進行連接,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之間通過纖維層進行連接,第一加強條依次穿過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第二加強條依次穿過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第一加強條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第二加強條包括第三連接端和第四連接端,第一加強條的第一連接端置於第一輸送層上,第一加強條的第二連接端置於第三輸送層上,第二加強條的第三連接端置於第一輸送層上,第四連接端置於第三輸送層上,所述第三加強條的一端與第二連接端相互連接,第三加強條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接端相互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輸送帶本體上設有第一加強條、第二加強條和第三加強條,為了增加輸送帶本體的結構強度,通過在輸送帶本體上設有的第一加強條、第二加強條和第三加強條,增加了輸送帶經向和緯向的斷裂強度,進而達到結構強度上增加的效果,輸送帶本體包括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第一輸送層和第二輸送層之間通過纖維層進行連接,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之間通過纖維層進行連接,第一加強條依次穿過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第二加強條依次穿過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因為輸送帶本體包括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並且將第一加強條依次穿過上述三個輸送層,從而對於每一輸送層的強度都得到了提升,第二加強條也同樣達到了增加上述輸送層的加強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於輸送帶的加強效果,第一加強條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第二加強條包括第三連接端和第四連接端,第一加強條的第一連接端置於第一輸送層上,第一加強條的第二連接端置於第三輸送層上,第二加強條的第三連接端置於第一輸送層上,第四連接端置於第三輸送層上,第三加強條的一端與第二連接端相互連接,第三加強條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接端相互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和第一過濾層之間形成有截面為三角形狀的第一加強區,第二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和第三過濾層之間形成有截面為三角形狀的第二加強區,所述第一加強區和第二加強區交替設置於輸送帶本體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和第一輸送層之間形成有截面為三角形狀的第一加強區,第二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和第三輸送層之間形成有截面為三角形狀的第二加強區,通過第三加強條將第一加強條和第二加強條進行進一步的連接加強,,並且第一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和第三輸送層之間形成縱截面呈三角形狀的第一加強區,以及第二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和第一輸送層之間形成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狀的第二加強區,根據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所形成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狀的第一加強區和第二加強區進一步增加了對於輸送帶本體的加強效果,並且第一加強區和第二加強區交替設置於輸送帶本體上,使之在使用的過程中受到的經向拉扯以及緯向拉扯時都能得到較好的保護,並且受力更加均勻,並且還能具有良好的復原能力,以及支撐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輸送層上設有限位塊,四個限位塊之間形成有增加摩擦的加強槽,加強槽呈倒稜錐狀。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輸送層上設有限位塊,四個限位塊之間形成有增加摩擦的加強槽,加強槽呈倒稜錐狀,通過將放置層如上述結構設置,放置層上設有限位塊,四個限位塊之間形成有增加摩擦效果的加強槽,因為我們在輸送產品或者其他物品的時候,不能保證物體的乾濕程度,因此,若物體的表面是溼的,會減小摩擦,導致傳送效果不好,而放置層上形成的加強槽,雖然減小了輸送帶和物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但是因為加強槽的設置增加了輸送帶的粗糙程度,加強槽呈倒稜錐狀,規則的形狀使得物體和加強槽之間容易形成一個個的真空腔室,從而增加了輸送的穩定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強條、第二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均由滌綸線組成,滌綸線的數量在15到20根之間。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加強條、第二加強條、第三加強條均由滌綸線組成,滌綸線的數量在15到20根之間進一步增加了加強網線的加強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均採用PVC材料製成。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輸送層、第二輸送層和第三輸送層均採用PVC材料製成,增加耐腐蝕的效果,以及使用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輸送帶實施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輸送帶實施例的第一輸送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1-第一輸送層,2-纖維層,3-第二輸送層,4-第三輸送層,10-第一加強條,101-第一連接端,102-第二連接端,11-第二加強條,110-第三連接端,111-第四連接端,12-第三加強條,13-第一加強區,14-第二加強區,15-限位塊,16-加強槽。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輸送帶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新型輸送帶,包括輸送帶本體,輸送帶本體上設有第一加強條10、第二加強條11和第三加強條12,為了增加輸送帶本體的結構強度,通過在輸送帶本體上設有的第一加強條10、第二加強條11和第三加強條12,增加了輸送帶經向和緯向的斷裂強度,進而達到結構強度上增加的效果,輸送帶本體包括第一輸送層1、第二輸送層3和第三輸送層4,第一輸送層1和第二輸送層3之間通過纖維層2進行連接,第二輸送層3和第三輸送層4之間通過纖維層2進行連接,第一加強條10依次穿過第一輸送層1、第二輸送層3和第三輸送層4,第二加強條11依次穿過第一輸送層1、第二輸送層3和第三輸送層4,因為輸送帶本體包括第一輸送層1、第二輸送層3和第三輸送層4,並且將第一加強條10依次穿過上述三個輸送層,從而對於每一輸送層的強度都得到了提升,第二加強條11也同樣達到了增加上述輸送層的加強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於輸送帶的加強效果,第一加強條10包括第一連接端101和第二連接端102,第二加強條11包括第三連接端110和第四連接端111,第一加強條10的第一連接端101置於第一輸送層1上,第一加強條10的第二連接端102置於第三輸送層4上,第二加強條11的第三連接端110置於第一輸送層1上,第四連接端111置於第三輸送層4上,第三加強條12的一端與第二連接端102相互連接,第三加強條12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接端110相互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加強條10、第三加強條12和第一輸送層1之間形成有截面為三角形狀的第一加強區13,第二加強條11、第三加強條12和第三輸送層4之間形成有截面為三角形狀的第二加強區14,通過第三加強條12將第一加強條10和第二加強條11進行進一步的連接加強,並且第一加強條10、第三加強條12和第三輸送層4之間形成縱截面呈三角形狀的第一加強區13,以及第二加強條11、第三加強條12和第一輸送層1之間形成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狀的第二加強區14,根據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所形成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狀的第一加強區13和第二加強區14進一步增加了對於輸送帶本體的加強效果,並且第一加強區13和第二加強區14交替設置於輸送帶本體上,使之在使用的過程中受到的經向拉扯以及緯向拉扯時都能得到較好的保護,並且受力更加均勻,並且還能具有良好的復原能力,以及支撐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輸送層1上設有限位塊15,四個限位塊15之間形成有增加摩擦的加強槽16,加強槽16呈倒稜錐狀,通過將放置層如上述結構設置,放置層上設有限位塊15,四個限位塊15之間形成有增加摩擦效果的加強槽16,因為我們在輸送產品或者其他物品的時候,不能保證物體的乾濕程度,因此,若物體的表面是溼的,會減小摩擦,導致傳送效果不好,而放置層上形成的加強槽16,雖然減小了輸送帶和物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但是因為加強槽16的設置增加了輸送帶的粗糙程度,加強槽16呈倒稜錐狀,規則的形狀使得物體和加強槽16之間容易形成一個個的真空腔室,從而增加了輸送的穩定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加強條10、第二加強條11、第三加強條12均由滌綸線組成,滌綸線的數量在15到20根之間進一步增加了加強網線的加強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輸送層1、第二輸送層3和第三輸送層4均採用PVC材料製成,增加耐腐蝕的效果,以及使用強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