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獨立閉閥水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5:50:21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獨立閉閥水龍頭 。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水龍頭損壞需要更換新的水龍頭的情況。通常情況下,需要關閉總水閥,然後更換水龍頭,完成更換之後,再打開總水閥。這樣,更換水龍頭的這段時間裡,其他正常的用水設備也因為總水閥的關閉而無法正常使用,給生活帶來不便。
申請號為201420241342.8 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拆卸式軸芯的水龍頭,包括外罩殼體,塞線、壓蓋和機杆接頭組成下罩殼體,下罩殼體和外罩殼體組裝為一體,在水龍頭外罩殼體和下罩殼體內設有上軸芯和下軸芯,上軸芯和下軸芯通過螺紋連接,機杆接頭與下罩殼體連接。當軸芯損壞時,可只進行水龍頭芯軸易磨損端即下軸芯的更換,而不用更換整個芯軸。
申請號為201320097086.5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閥芯可拆卸的水龍頭,包括一水龍頭本體,該本體呈一腔體狀,內設有閥芯,該閥芯與一把手相連;本體的下端設置進水孔,本體的上端 連接一出水管,該閥芯是由螺紋連接的兩部分構成一完整水龍頭閥芯。閥芯由整體設計改進為分體設計,一方面分體式結構有利於節省材料;另一方面如果閥芯有損壞時可以選擇性的更換。
但是以上現有技術中,均沒有解決水龍更換水龍頭時需要關閉總水閥這一問題,更換過程仍然影響到其他用水設備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更換水龍頭時,可以獨立閉閥的水龍頭。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獨立閉閥水龍頭,包括採用螺紋連接的金屬材料製成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以及用於控制水流的手柄,所述下殼體的側面設置有出水管,下殼體的底部設置有進水芯,所述下殼體螺紋連接有用於分隔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的進水芯蓋,所述進水芯蓋中心處設置有螺紋孔,螺紋孔中安裝有主軸,主軸的一端貫穿上殼體與手柄連接,主軸另一端可拆卸連接有用於關閉水流的閉閥,所述閉閥的截面呈圓形且圓周上設置有多個阻塞孔,所述下殼體沿徑向方向相對設置有兩個與下殼體螺紋密封連接的活扣,所述活扣的大小與阻塞孔相適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進水芯由兩段不等內徑的通孔通過斜面平滑連接且進水端內徑小於出水端內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進水芯內壁設置有聚四氟乙烯塗層,聚四氟乙烯具有較好的密封性和潤滑性。閉閥內部設置有保持閉閥形狀的金屬主體和包裹在金屬主體外部,包裹在金屬主體外部的部分採用用於密封的氫化丁腈橡膠,則具有更好的變形性和耐磨性。聚四氟乙烯和氫化丁腈橡膠,均為已知材料,在本實用新型中屬於將已知材料用於限定具有特定形狀和構造的產品,不屬於對材料的改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改進,閉閥的金屬主體上設置有錐形螺紋孔,錐形螺紋孔與主軸螺紋連接,主軸與螺紋孔之間的摩擦力大於閉閥外側與進水芯內徑接觸面的摩擦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改進,出水管設置有外螺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主軸與閉閥連接部分之間的摩擦力大於閉閥外側與進水芯內部接觸面的摩擦力,這樣,在水龍頭正常使用狀態下,可以保證旋轉把手時可以帶動閉閥提升,使閉閥與進水芯順利分離。
(2)閉閥的圓周上設置有與活扣大小適應的阻塞孔,可以保證在獨立關閉閥門的時候,活扣可以插入阻塞孔,進而起到固定閉閥的作用,旋轉主軸與閉閥分離後,由於活扣的固定作用,閉閥不會因為水流的衝力而與進水芯脫離,從而達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3)進水芯由兩段不等內徑的通孔通過斜面平滑連接且進水端內徑小於出水端內徑,採用這樣的結構,閉閥的下段可以順利的進入進水芯內部,當閉閥完全進入進水芯內時,閉閥進入進水芯內部的部分,阻斷了水流,進水芯的平滑斜面和閉閥的平滑斜面實現密封接觸,進一步增強了密封效果。
(4)進水芯內壁的聚四氟乙烯塗層,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耐腐蝕性、密封性、高潤滑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閉閥的金屬主體外部採用的氫化丁腈橡膠,是一種高度飽和的彈性體,有很好的耐化學腐蝕,較高的抗壓縮永久變形性能,還具有高強度、高撕裂性能,耐磨性能優異。進水芯內壁採用聚四氟乙烯塗層,閉閥的金屬主體外部採用的氫化丁腈橡膠,在閉閥進入進水芯內部時,可以達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同時,閉閥的金屬體外部有很好的變形性能和耐磨性能,可以產生變形更好與進入進水芯內部,進一步增強密封效果,同時,採用較好的耐磨性能,延長了閉閥的使用壽命。
(5)閉閥的金屬主體上設置有錐形螺紋孔,錐形螺紋孔與主軸螺紋連接。
採用這樣的結構,當需要關閉閥門時,旋轉把手,使閉閥進入進水芯內,當閉閥上的阻塞孔與活扣的位置不適應時,可以繼續旋轉把手帶動閉閥旋轉,調整閉閥圓周上的阻塞孔與活扣的位置關係,閉閥的圓周上設置多個阻塞孔,可以保證微調閉閥的位置就能夠使阻塞孔與活扣的位置相適應,操作更方便、快捷。
(6)採用有外螺紋的出水管,可以方便的與其他用水設備通過軟管或硬管連接, 通過外螺紋與軟管或硬管的摩擦力,可以起到固定以及防止接口處脫落的效果,不需要採取額外的固定措施,因此更簡單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常用水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獨立閉閥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手柄;2-主軸;3-上殼體;4-進水芯蓋;5-蓄水腔;6-出水管;7-活扣;8-下殼體;9-進水芯;10-閉閥;11-阻塞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實施例1:
結合圖1、圖2所示,一種獨立閉閥水龍頭,包括採用螺紋連接的金屬材料製成的上殼體3和下殼體8,以及用於控制水流的手柄1,所述下殼體8的側面設置有出水管6,下殼體8的底部設置有進水芯9,所述下殼體8螺紋連接有用於分隔所述上殼體3和下殼體8的進水芯蓋4,所述進水芯蓋4中心處設置有螺紋孔,螺紋孔中安裝有主軸2,主軸2的一端貫穿上殼體3與手柄1連接,主軸2另一端可拆卸連接有用於關閉水流的閉閥10,所述閉閥10的截面呈圓形且圓周上設置有多個阻塞孔11,所述下殼體8沿徑向方向相對設置有兩個與下殼體8螺紋密封連接的活扣7,所述活扣7的大小與阻塞孔11相適應。
工作原理及使用說明:
水龍頭正常工作狀態下,開啟水龍頭時,旋轉把手1,將把手1和主軸2提升,由於主軸2與閉閥10連接部位之間的摩擦力大於閉閥10進入進水芯9內部的部分與進水芯9內部接觸面的摩擦力,帶動與主軸2可拆卸連接的閉閥10提升,閉閥10與進水芯9分離,水從進水芯9進入蓄水腔5,由於進水芯蓋4的密封和分隔作用,水從出水管6流出;關閉水龍頭時,反向旋轉把手1,將把手1和主軸2降低,帶動與主軸2可拆卸連接的閉閥10向靠近進水芯9的方向移動,當閉閥10進入進水芯9與進水芯9密封連接時,達到關閉水流的效果。
水龍頭損壞,需要更換水龍頭時,旋轉把手1,將把手1和主軸2降低,帶動與主軸2可拆卸連接的閉閥10向靠近進水芯9的方向移動,當閉閥10進入進水芯9與進水芯9密封連接時,繼續旋轉把手1,調整閉閥10上阻塞孔11的位置,使阻塞孔11的位置與活扣7的位置適應。閉閥10的圓周上設置多個阻塞孔11,因此只需要通過旋轉把手1微調閉閥10的位置,就可以使阻塞孔11與活扣7的位置適應,再旋轉與下殼體8螺紋連接的活扣7,使活扣7向靠近進水9方向移動,直到卡入閉閥10圓周上的阻塞孔11中,進而固定閉閥10,閉閥10不會因為水流的衝力而與進水芯9脫離,達到很好的密封、阻水效果,然後反向旋轉把手1,帶動主軸2的位置相對於進水芯9提升,由於主軸2與閉閥10為可拆卸連接,因此可以順利使主軸2與閉閥10分離,然後可以拆開上殼體3,進而更換水龍頭損壞的部分。因而可以在獨立閉閥狀態下完成水龍頭損壞部分的更換,而不需要關閉總水閥,不會影響其他用水設備的正常使用。
實施例2:
結合圖1、圖2所示,進水芯9由兩段不等內徑的通孔通過斜面平滑連接且進水端內徑小於出水端內徑。採用這樣的結構,當閉閥10的靠近進水芯9的部分完全進入進水芯9內時,可以起到阻斷水流和密封的效果,進水芯9的平滑斜面和閉閥10的平滑斜面實現密封接觸,進一步增強了密封效果。
實施例3:
進水芯9內壁設置有聚四氟乙烯塗層,閉閥10內部設置有保持閉閥10形狀的金屬主體和包裹在金屬主體外部用於密封的氫化丁腈橡膠。聚四氟乙烯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耐腐蝕性、密封性、高潤滑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利用聚四氟乙烯塗層的潤滑性和密封性,閉閥10可以順利平滑的進入進水芯9內部時,同時達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氫化丁腈橡膠,是一種高度飽和的彈性體,有很好的耐化學腐蝕,較高的抗壓縮永久變形性能,還具有高強度、高撕裂性能,耐磨性能優異。利用氫化丁腈橡膠的變形性能,閉閥10進入進水芯9內部時,可以很好的變形進而與進水芯9內部充分密封,同時,較好的耐磨性能延長了閉閥10的使用壽命。
實施例4:
閉閥10的金屬主體上設置有錐形螺紋孔,錐形螺紋孔與主軸2螺紋連接,主軸2與螺紋孔之間的摩擦力大於閉閥10外側與進水芯9內側接觸面的摩擦力。採用這樣的結構,當關閉水龍頭或需要關閉水閥更換水龍頭時,旋轉把手1,使把手1和主軸2的位置相對於進水芯9降低,帶動與主軸2可拆卸連接的閉閥10向靠近進水芯9的方向移動,使閉閥10進入進水芯9內,阻斷、密封水流。當閉閥10上的阻塞孔11與活扣7的位置不適應時,由於閉閥10的進水主體上設置有錐形螺紋孔,因而可以繼續旋轉把手1,利用調整與主軸2螺紋連接的閉閥10的位置,進而調整閉閥10圓周上的阻塞孔11與活扣7的位置關係,使阻塞孔11與活扣7位置適應,操作更方便、快捷。
實施例5:
出水管6設置有外螺紋時,可以方便的與其他用水設備通過軟管或硬管連接, 通過外螺紋與軟管或硬管的摩擦力,可以起到固定以及防止接口處脫落的效果,不需要採取額外的固定措施,因此更簡單便捷。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