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護理床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23:07:07 1
專利名稱:兒童護理床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兒童護理床體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床面由背板、腿板和腳板組成,所述背板由設置於床頭床架的背板升降絲槓驅動,腿板由設置於床尾床架的腿板升降絲槓驅動,背板升降絲和腿板升降絲槓分別由摺疊搖手驅動;所述床架四角豎直方向分別設置護欄升降導軌,安裝於床架兩側的護欄的兩端分別通過滾輪設置於護欄升降導軌內,所述護欄在床外側安裝固定拉手和活動拉手,活動拉手一端分別連接鎖杆和復位彈簧,護欄升降導軌上部設置鎖板,鎖板沿豎向設置三個鎖板孔,鎖杆括入鎖板孔。本實用新型床架兩側安裝護欄導軌,精密的護欄升降導軌內設置滾輪。床腿和床頭導軌分開,避免傳統護欄導軌負重變形問題。
【專利說明】
兒童護理床體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兒童護理床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兒童護理床普遍存在下述不足:
[0003]1:現存產品多採用平板床或只有背板會翻折結構,尤其使得個子大近乎成年的患者兒童無舒適感。
[0004]2:現存產品護欄多為兩端各有兩個小圓環,小圓環順兩根圓鋼滑動,只有打開和閉合兩種狀態,結構簡陋,缺乏人性化功能。
[0005]3:現存產品的護欄開關鎖設計在護欄中部,使用護欄時不易掌握平衡,可靠性差。【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兒童護理床體結構。
[0007 ]本實用新型兒童護理床體結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床體由床架和床面組成,其特徵是,所述床面由背板、腿板和腳板組成,所述背板由設置於床頭床架的背板升降絲槓驅動,腿板由設置於床尾床架的腿板升降絲槓驅動,背板升降絲和腿板升降絲槓分別由摺疊搖手驅動;
[0008]所述床架四角豎直方向分別設置護欄升降導軌,安裝於床架兩側的護欄的兩端分別通過滾輪設置於護欄升降導軌內,所述護欄在床外側安裝固定拉手和活動拉手,活動拉手一端分別連接鎖杆和復位彈簧,護欄升降導軌上部設置鎖板,鎖板沿豎向設置三個鎖板孔,鎖杆括入鎖板孔。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床架兩側安裝護欄導軌,精密的護欄升降導軌內設置滾輪。床腿和床頭導軌分開,避免傳統護欄導軌負重變形問題。
[0011]2、利用三個鎖板孔實現三段護欄升降自動鎖定結構。活動拉手拉動鎖杆開鎖,鎖杆靠彈簧復位,鎖杆括入鎖板孔鎖定護欄。拉手設置在護欄外側,防止孩子誤操作造成孩子傷害。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護欄鎖定結構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6]如圖1-3所示,床體由床架和床面組成,所述床面由背板1、腿板2和腳板3組成,所述背板由設置於床頭床架的背板升降絲槓驅動,腿板由設置於床尾床架的腿板升降絲槓驅動,背板升降絲和腿板升降絲槓分別由摺疊搖手驅動;
[0017]所述床架四角豎直方向分別設置護欄升降導軌4,安裝於床架兩側的護欄5的兩端分別通過滾輪設置於護欄升降導軌內,所述護欄在床外側安裝固定拉手6和活動拉手7,活動拉手一端分別連接鎖杆8和復位彈簧9,護欄升降導軌上部設置鎖板10,鎖板沿豎向設置三個鎖板孔,鎖杆括入鎖板孔。
[0018]背板的活動範圍是0-75度,腿板的活動範圍是0-30度。背板及腿板的活動動力分別來自兩個獨立的摺疊搖手,手動升降。
[0019]1、床架兩側安裝護欄導軌,精密的護欄升降導軌內設置滾輪。床腿和床頭導軌分開,避免傳統護欄導軌負重變形問題。
[0020]2、利用三個鎖板孔實現三段護欄升降自動鎖定結構。活動拉手拉動鎖杆開鎖,鎖杆靠彈簧復位,鎖杆括入鎖板孔鎖定護欄。拉手設置在護欄外側,防止孩子誤操作造成孩子傷害。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主權項】
1.一種兒童護理床體結構,床體由床架和床面組成,其特徵是,所述床面由背板、腿板和腳板組成,所述背板由設置於床頭床架的背板升降絲槓驅動,腿板由設置於床尾床架的腿板升降絲槓驅動,背板升降絲和腿板升降絲槓分別由摺疊搖手驅動; 所述床架四角豎直方向分別設置護欄升降導軌,安裝於床架兩側的護欄的兩端分別通過滾輪設置於護欄升降導軌內,所述護欄在床外側安裝固定拉手和活動拉手,活動拉手一端分別連接鎖杆和復位彈簧,護欄升降導軌上部設置鎖板,鎖板沿豎向設置三個鎖板孔,鎖杆括入鎖板孔。
【文檔編號】A61G7/015GK205729673SQ201620362473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明人】王瑞華, 張小貝, 劉連振
【申請人】任丘市醫療器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