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控制盒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23:01:26 1
高性能控制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高性能控制盒,屬於電力電子控制領域。包括:背板1、前面板2、左側板3、右側板4、上蓋板5、下底板6、主控制板7、光纖接口板8、通訊板9、指示板10、風扇11、防塵過濾網12。優點在於,結構緊湊,體積較小,散熱效率高,裝配簡單,安裝便利,外形美觀,使用範圍廣,而且電磁兼容性好,控制性能完全可以達到設計要求。
【專利說明】高性能控制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電子控制領域,具體提供一種電力電子產品控制盒,尤其能滿足高壓變頻器、SVG、三電平高性能變頻器等不同產品的控制器需求。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電力電子控制盒材質多為冷板噴塑、不鏽鋼、ABS阻燃塑料或是鋁型材等。針對不同的控制系統、機殼材質,控制盒的結構形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材質和結構形式,對於控制器的實現性能、電磁幹擾性、散熱效果、防塵等有很大的影響。不合理的結構設計,不僅影響控制器的電氣性能,降低裝配效率,增加成本,而且導致調試維護不便,同時也影響控制器的實用和美觀程度。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不足,結合產品控制器的主控板、光纖接口板、通訊板等,提供一種更簡單、優化、合理的控制盒結構設計,在滿足電氣性能的前提下,便於製造裝配,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加工維護效率,增強控制盒的整體美觀程度。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高性能控制盒包括背板、前面板、左側板、右側板、上蓋板、下底板、主控制板、光纖接口板、通訊板、指示板、風扇和防塵過濾網;主控制板、光纖接口板安裝在左側板上,通訊板連接於主控制板上層;背板、前面板插入左側板凹槽連接;指示板安裝前面板內側;右側板凸稜插入背板、前面板凹槽與其連接;上蓋板凹槽插入背板與前面板、左側板和右側板連接;指示板安裝前面板內側,接口、燈鈕等透出前面板上相應開孔;風扇與防塵過濾網安裝在下底板;下底板凹槽插入背板與前面板、左側板和右側板連接。光纖通過前面板的光纖孔與光纖接口板連接;通訊板接口通過上蓋板接口孔與通訊板連接;風扇採用吹風的方式對主控制板、光纖接口板、通訊板進行冷卻。
[0006]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控制盒整體採用分體形式而非一體形式,降低了控制盒的加工製造難度,便於控制器的安裝,測試、維護等。
[0007]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控制盒的材質採用一種導熱效果好,無磁性的鋁合金板料,利於提高控制器的散熱效率,降低電磁幹擾。
[0008]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控制盒的板料多採用衝壓的方式加工,相對於傳統的控制盒統削加工方式,成本大大降低。
[0009]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背板、前面板、左側板、右側板的相互連接採用凸稜和凹槽對接的形式搭接,這種方式控制盒的密封性好,盒體邊角易處理成圓角,外形美觀。
[0010]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右側板與背板、前面板採用凸稜和凹槽對接的形式搭接在其外側,這種方式可使右側板在不拆卸背板、前面板、左側板的情況下自山拆裝,便於控制器的測試調試。[0011]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前面板上設有多個矩形槽,矩形槽的底部開有圓孔,光纖頭通過所述的圓孔插入到光纖接口板的光纖收發器上,光纖頭上的矩形卡扣嵌入所述的矩形槽一定深度,前面板光纖頭接口在插入光纖頭後可將接口圓孔有效覆蓋,增強的控制盒的密封性。
[0012]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上蓋板拆卸方便,可針對不同的通訊板更換上蓋板,使高性能控制盒的適用範圍更廣。
[0013]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風扇與防塵過濾網安裝在下底板上,加入防塵過濾網提高了控制盒的防塵能力。當風扇或防塵過濾網需要維修或更換時,僅將下底板拆卸即可,提高了維修效率。
[0014]本發明的高性能控制盒一種優選的結構,其中,風扇對電路板是吹風冷卻方式,產品內部為正壓,防止外界灰塵進入,風扇處於進風口,氣流溫度低,風扇相比吸風方式風扇壽命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正等軸測圖,圖2為實用新型的內部正等軸測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圖2所示,高性能控制盒包括:背板1、前面板2、左側板3、右側板4、上蓋板
5、下底板6、主控制板7、光纖接口板8、通訊板9、指示板10、風扇11、防塵過濾網12 ;主控制板7、光纖接口板8安裝在左側板3上,通訊板9連接於主控制板7上層;背板1、前面板2插入左側板3凹槽連接;指示板10安裝前面板2內側;右側板4凸稜插入背板1、前面板2凹槽與其連接;上蓋板5凹槽插入背板I與前面板2、左側板3和右側板4連接;風扇11與防塵過濾網12安裝在下底板6上;下底板6凹槽插入背板I與前面板2、左側板3和右側板4連接;光纖通過前面板2的光纖孔與光纖接口板8連接,前面板2上設有多個矩形槽13,矩形槽13的底部開有圓孔14,光纖頭通過所述的圓孔14插入到光纖接口板8的光纖收發器上,光纖頭上的矩形卡扣嵌入所述的矩形槽13 —定深度,將所述圓孔有效覆蓋;通訊板9全部接口通過上蓋板5相應開孔與外部相連或操作;指示板10安裝前面板2內側,接口、燈鈕等透出前面板2上相應開孔;風扇11採用吹風的方式對主控制板7、光纖接口板8、通訊板9進行冷卻。
[0017]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高性能控制盒,其特徵在於,包括:背板(I)、前面板(2)、左側板(3)、右側板(4)、上蓋板(5)、下底板(6)、主控制板(7)、光纖接口板(8)、通訊板(9)、指示板(10)、風扇(11)、防塵過濾網(12);主控制板(7)、光纖接口板⑶安裝在左側板(3)上,通訊板(9)連接於主控制板(7)上層;背板(I)、前面板(2)、左側板(3)、右側板(4)、上蓋板(5)的周邊設有凹槽或凸稜使背板(I)、前面板(2)、左側板(3)、右側板(4)、上蓋板(5)拼接成高性能控制盒的盒體;指示板(10)安裝在前面板(2)內側,接口、燈鈕等透出前面板⑵上相應開孔;風扇(11)與防塵過濾網(12)安裝在下底板(6)上;下底板(6)凹槽插入背板(I)與前面板(2)、左側板(3)和右側板(4)連接;通過前面板(2)的開孔光纖與光纖接口板(8)連接;通訊板接口通過上蓋板(5)接口孔與通訊板(9)連接;風扇(11)採用吹風的方式對主控制板(7)、光纖接口板(8)、通訊板(9)進行冷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控制盒,其特徵在於,背板(I)、前面板(2)、左側板(3)、右側板(4)的相互連接,採用凸稜和凹槽對接的形式搭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控制盒,其特徵在於,右側板(4)與背板(I)、前面板(2)採用凸稜和凹槽對接的形式搭接在其外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控制盒,其特徵在於,前面板(2)上設有多個矩形槽(13),矩形槽(13)的底部開有圓孔(14),光纖頭通過所述的圓孔(14)插入到光纖接口板(8)的光纖收發器上,光纖頭上的矩形卡扣嵌入所述的矩形槽(13) —定深度,將所述圓孔(14)有效覆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控制盒,其特徵在於,通訊板(9)全部接口可通過上蓋板(5)相應開孔與外部相連或`操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性能控制盒,其特徵在於,風扇(11)與防塵過濾網(12)安裝在下底板(6)上,下底板(6)拆卸方便,便於風扇(11)防塵過濾網(12)的維修和更換。
【文檔編號】H05K5/06GK203632993SQ201320604016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7日
【發明者】肖豔華, 繩偉輝, 黃林波, 幹永革 申請人:中冶賽迪電氣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