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7:08:16 1
專利名稱: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體檢查設備,具體涉及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鐵路鋼梁病害還沒有合適的儀器進行檢查,一般通過傳統的人工爬行穿搭木板的方法檢查上平縱聯結構,該方法存在以下幾點不足(1)、因檢查活動範圍小, 高度不足1米,使檢查人員易疲勞,檢查效率極低,且檢查範圍受到很大的限制;(2)橋梁較高,人員在檢查時,雖然採取了安全措施,但檢查人員心裡高度緊張、害怕,嚴重損壞檢查人員的身心健康,容易使檢查人員造成敷衍了事的心態,以至漏檢或不檢,留下重大設備隱患;(3)為保證安全,經常要檢查、保養木板的質量並對存在隱患的木板及時更換,極大地浪費了人力和物力;(4)冬季天氣寒冷,鋼梁溫度較低,設備病害增多,需加大檢查力量,然而鋼梁易溜滑,檢查人員穿著笨重,爬行不便,檢查難度尤為突出;(5)夏季氣溫高,鋼梁溫度有時高達500C,檢查難度更大。隨著鐵路運輸的需要,列車密度、速度、軸重不斷加大,又由於環境因素如有害氣體、水、溫度變化等,和自然因素如風、地震等的影響,鋼梁病害不斷發生,且存在著很大的隱患,鋼梁梁體檢查的必要性、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研製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鋼梁橋梁體檢查儀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以達到對鋼梁橋梁體檢查方便、安全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包括機械臂、攝像和屏顯系統,其中機械臂包括固定探杆、伸縮探杆、伸縮驅動機構、轉角機構和機箱,所述的伸縮探杆與固定探杆通過伸縮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的伸縮驅動機構包括連接有橡膠輪和導向輪的驅動電機;所述的轉角機構和機箱固定在伸縮探杆的末端,機箱通過螺旋線與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的攝像和屏顯系統設置在機箱內;固定探杆的頂端設有控制開關,控制開關通過電線與驅動電機和攝像和屏顯系統連接。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的工作原理是伸縮探杆與固定探杆連接,起到改變檢查距離和承載攝像機的作用;驅動電機上的橡膠輪在摩擦力作用下驅動伸縮探杆前後伸縮, 導向輪保證了伸縮運動的直線方向;攝像機轉角機構使固定在攝像機罩上的攝像機取景角度發生變化,從而適應不同環境的取景需要;機箱主要集中了攝像、顯示、控制、供電等部件,實現了對所需觀察的物體圖像的調整、接收、顯示以及所需的電力供給功能;根據觀察對象和空間大小,通過操作控制電子電路,改變探杆的長度和攝像機的視角,從而獲得圖像,圖像由攝像機將信號用視頻連接線送入顯示器,使工作人員看到所觀察的圖像。本實用新型綜合運用機械、電子、攝像、顯示技術,可通過橋面狹小空間檢查梁體,通過橋枕間隙檢查上平縱聯及縱梁病害,代替了人工在梁內穿搭木板爬行檢查梁體的方法,確保了職工的人身安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固定探杆、2-伸縮探杆、3-驅動電機、4-導向輪、5-橡膠輪、6-機箱、7-攝像和屏顯系統、8-轉角機構、9-螺旋線、10-控制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的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包括機械臂、攝像和屏顯系統,其中機械臂包括固定探杆1、伸縮探杆2、伸縮驅動機構、轉角機構8和機箱6,所述的伸縮探杆2與固定探杆1通過伸縮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的伸縮驅動機構包括連接有橡膠輪5和導向輪4的驅動電機3,所述的轉角機構8和機箱6固定在伸縮探杆2的末端,機箱6並通過螺旋線9與驅動電機3連接;所述的攝像和屏顯系統7設置在機箱6內;所述的固定探杆1的頂端設有控制開關10,控制開10關通過電線與驅動電機3和攝像和屏顯系統7連接。
權利要求1. 一種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其特徵是包括機械臂、攝像和屏顯系統,所述機械臂包括固定探杆(1)、伸縮探杆(2)、伸縮驅動機構、轉角機構(8)和機箱(6),所述的伸縮探杆 (2)與固定探杆(1)通過伸縮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的伸縮驅動機構包括連接有橡膠輪(5)和導向輪(4)的驅動電機(3),所述的轉角機構(8)和機箱(6)固定在伸縮探杆(2)的末端, 機箱(6)通過螺旋線(9)與驅動電機(3)連接;所述的攝像和屏顯系統(7)設置在機箱(6) 內;所述的固定探杆(1)的頂端設有控制開關(10),控制開關(10)通過電線與驅動電機(3) 和攝像和屏顯系統(7)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鐵路鋼梁橋梁體檢查儀,涉及橋梁體檢查設備。包括機械臂、攝像和屏顯系統,其中機械臂包括固定探杆、伸縮探杆、伸縮驅動機構、轉角機構和機箱,伸縮探杆與固定探杆通過伸縮驅動機構連接,伸縮驅動機構包括連接有橡膠輪和導向輪的驅動電機,轉角機構和機箱固定在伸縮探杆的末端,機箱通過螺旋線與驅動電機連接,攝像和屏顯系統設置在機箱內,固定探杆的頂端設有控制開關,控制開關通過電線與驅動電機和攝像和屏顯系統連接。本實用新型可通過橋面狹小空間檢查梁體,通過橋枕間隙檢查上平縱聯及縱梁病害,代替了人工在梁內穿塔木板爬行檢查梁體的方法,確保了職工的人身安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文檔編號G01V8/10GK202196180SQ20112024170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1日
發明者元青春, 馮漢卿, 張玉璜, 景澤紅, 楊少森, 楊金鋒, 柴文禮, 王永紅, 祁革強, 裴蘇武, 郭永剛, 馬德禮, 馬新源 申請人:太原鐵路局侯馬北工務段運城勞動服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