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鍵盤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0:03:31 1
無聲鍵盤開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無聲鍵盤開關,包括有座體、靜觸片、支撐片、動觸片、下框、上框以及鍵帽;該動觸片具有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以及動觸點,該第一連接端與支撐片可翻轉地連接並保持電性接觸;該上框與下框彼此交叉並可疊合地樞接在一起,該上框的上端與前述第二連接端之間連接有拉簧。藉此,通過利用上框與下框彼此交叉並可疊合地樞接在一起,配合上框與下框組成X型結構,並由拉簧帶動動觸片活動,取代了傳統之採用導柱的形式,使得產品的整體厚度減薄,並且,無論手指作用於鍵帽的任何位置,上框和下框均可實現聯動而帶動動觸片活動,實現穩定下壓,使得靜觸片與動觸片的導通連接更加靈敏,並且接觸瞬間不會產生聲響,產品使用更加方便。
【專利說明】無聲鍵盤開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鍵盤開關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無聲鍵盤開關。
【背景技術】
[0002]鍵盤開關,顧名思義是一種應用並安裝於鍵盤上的開關,這種開關的主要結構包括有基座、上蓋、靜觸片、動觸片和按鈕件,該上蓋和基座圍合形成容置腔,該靜觸片、動觸片和按鈕件設置於該容置腔中,且該按鈕件的一端露出容置腔外,通過按壓操控按鈕件,使得按鈕件上下活動,進而通過按鈕件作用於動觸片上,使得動觸片與靜觸片接觸連接或脫離分開。
[0003]上述現有的鍵盤開關結構,雖可提供給使用者斷開或導通靜觸片與動觸片之間的連接的功效,確實具有進步性,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卻發現其自身結構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諸多不足,造成現有的鍵盤開關在實際應用上,未能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現將其缺點歸納如下:
現有鍵盤的開關的按鈕件為導柱形式,使得整個產品厚度較厚,並且按鈕件是安裝於鍵帽的底部中心,當手指僅作用於鍵帽的一側邊緣時,按鈕件無法平穩下壓,進而也無法實現靜觸片與動觸片的導通,並且在接觸導通的瞬間會產生聲響,給使用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無聲鍵盤開關,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鍵盤開關無法平穩下壓接觸並且接觸瞬間會產生聲響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無聲鍵盤開關,包括有座體、靜觸片、支撐片、動觸片、下框、上框以及鍵帽;該靜觸片和支撐片彼此分開設置在座體上,該靜觸片具有第一焊接腳和靜觸點,該支撐片具有第二焊接腳,該第二焊接腳和第一焊接腳均伸出座體外;該動觸片具有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以及動觸點,該第一連接端與支撐片可翻轉地連接並保持電性接觸,該動觸點位於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之間,且動觸點位於靜觸點的上方;該上框與下框彼此交叉並可疊合地樞接在一起,上框的下端和下框的下端分別與座體的兩端樞接,上框的上端和下框的上端分別與鍵帽的底部兩端樞接,上框與下框組成X型結構,且該上框的上端與前述第二連接端之間連接有拉簧。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下框和上框均呈U型,該下框包括有第一橫杆和兩第一連杆,該第一橫杆的兩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一樞接軸,第一樞接軸與鍵帽樞接,該兩第一連杆彼此平行並分別與第一橫杆的兩端一體成型連接,兩第一連杆的尾端內側均延伸出有第二樞接軸,第二樞接軸與座體樞接;該上框包括有第二橫杆和兩第二連杆,該第二橫杆的兩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三樞接軸,第三樞接軸與鍵帽樞接,該兩第二連杆彼此平行並分別與第二橫杆的兩端一體成型連接,兩第二連杆的尾端內側均延伸出有第四樞接軸,第四樞接軸與座體樞接,且,兩第二連杆分別對應位於兩第一連杆的內側,兩第二連杆的中部分別對應與兩第一連杆的中部樞接。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連杆的尾端表面凹設有第一嵌置槽,第一連杆的前端內側凹設有第二嵌置槽,疊合狀態下,第二連杆的前半部分嵌於第一嵌置槽中,第二連杆的後半部分嵌於第二嵌置槽中。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連杆的中部外側向外延伸出有第六樞接軸,對應地該第一連杆上設置有樞接孔,該第六樞接軸插入樞接孔中樞接。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座體上凹設有第一樞接槽和第二樞接槽,該第二樞接軸和第四樞接軸分別對應卡嵌於第一樞接槽和第二樞接槽中,且該座體上設置有上蓋,該上蓋將第二樞接軸和第四樞接軸分別對應限位於第一樞接槽和第二樞接槽中,該動觸片位於上蓋的下方。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蓋上設置有定位槽,該支撐片的上端插入定位槽中定位。
[001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鍵帽的底部設置有第三樞接槽和第四樞接槽,該第一樞接軸和第三樞接軸分別對應卡扣於第三樞接槽和第四樞接槽中樞接。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連接端設置有第一掛孔,該上框上設置有第二掛孔,該拉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掛孔和第二掛孔掛接。
[0013]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連接端上設置有扣槽,該支撐片的上端穿過扣槽而與第一連接端可翻轉扣接在一起。
[0014]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下框和上框位於座體的外圍。
[0015]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利用上框與下框彼此交叉並可疊合地樞接在一起,配合上框與下框組成X型結構,並由拉簧帶動動觸片活動,取代了傳統之採用導柱的形式,使得產品的整體厚度減薄,並且,無論手指作用於鍵帽的任何位置,上框和下框均可實現聯動而帶動動觸片活動,實現穩定下壓,使得靜觸片與動觸片的導通連接更加靈敏,並且接觸瞬間不會產生聲響,產品使用更加方便。
[0016]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3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圖;
圖4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組裝圖;
圖5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自由狀態的截面圖;
圖6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導通狀態的截面圖。
[0018]附圖標識說明:
10、座體11、凹腔
12、第一樞接槽13、第二樞接槽 14、扣部20、靜觸片
21、第一焊接腳22、靜觸點
30、支撐片31、第二焊接腳
40、動觸片41、第一連接端
42、第二連接端43、動觸點
401、扣槽402、第一掛孔
50、下框51、第一橫杆
52、第一連杆53、第一樞接軸
54、第二樞接軸55、樞接孔
501、第一嵌置槽502、第二嵌置槽
60、上框61、第二橫杆
62、第二連杆63、第三樞接軸
64、第四樞接軸65、第六樞接軸
601、第二掛孔70、鍵帽
71、第三樞接槽72、第四樞接槽
80、拉簧90、上蓋
91、扣孔92、定位槽 93、插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19]請參照圖1至圖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座體10、靜觸片20、支撐片30、動觸片40、下框50、上框60以及鍵帽70。
[0020]其中,該靜觸片20和支撐片30彼此分開設置在座體10上,該靜觸片20具有第一焊接腳21和靜觸點22,該支撐片30具有第二焊接腳31,該第二焊接腳31和第一焊接腳21均伸出座體10外而與外部PCB板(圖中未示)焊接電連接。
[0021]該動觸片40呈T型,該動觸片40具有第一連接端41、第二連接端42以及動觸點43,該第一連接端41與支撐片30可翻轉地連接並保持電性接觸,該動觸點43位於第一連接端41和第二連接端42之間,且動觸點43位於靜觸點22的上方;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端41上設置有扣槽401,該支撐片30的上端穿過扣槽401而與第一連接端41可翻轉扣接在一起,以及,該第二連接端42設置有第一掛孔402。
[0022]該上框60與下框50彼此交叉並可疊合地樞接在一起,上框60的下端和下框50的下端分別與座體10的兩端樞接,上框60的上端和下框50的上端分別與鍵帽70的底部兩端樞接,上框60與下框50組成X型結構,且該上框60的上端與前述第二連接端42之間連接有拉簧80,在本實施例中,該上框60上設置有第二掛孔601,該拉簧80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掛孔402和第二掛孔601掛接,當上框60與下框50處於疊合狀態時,該動觸點43與靜觸點22接觸電連接,未按壓狀態下,該拉簧80促使上框60和下框50復位,使得動觸片40復位,從而使得動觸點43離開靜觸點22。
[0023]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下框50和上框60位於座體10的外圍,該下框50和上框60均呈U型,該下框50包括有第一橫杆51和兩第一連杆52,該第一橫杆51的兩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一樞接軸53,第一樞接軸53與鍵帽70樞接,該兩第一連杆52彼此平行並分別與第一橫杆51的兩端一體成型連接,兩第一連杆52的尾端內側均延伸出有第二樞接軸54,第二樞接軸54與座體10樞接;該上框60包括有第二橫杆61和兩第二連杆62,該第二橫杆61的兩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三樞接軸63,第三樞接軸63與鍵帽70樞接,該兩第二連杆62彼此平行並分別與第二橫杆61的兩端一體成型連接,兩第二連杆62的尾端內側均延伸出有第四樞接軸64,第四樞接軸64與座體10樞接,且,兩第二連杆62分別對應位於兩第一連杆52的內側,兩第二連杆62的中部分別對應與兩第一連杆52的中部樞接,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連杆62的中部外側向外延伸出有第六樞接軸65,對應地該第一連杆52上設置有樞接孔55,該第六樞接軸65插入樞接孔55中樞接。
[0024]該第一連杆52的尾端表面凹設有第一嵌置槽501,第一連杆52的前端內側凹設有第二嵌置槽502,疊合狀態下,第二連杆62的前半部分嵌於第一嵌置槽501中,第二連杆62的後半部分嵌於第二嵌置槽502中,以使得產品更薄。
[0025]該座體10上凹設有凹腔11、兩第一樞接槽12和兩第二樞接槽13,該兩第一樞接槽12和兩第二樞接槽13分布於座體10表面的四個邊角處,前述第二樞接軸54和第四樞接軸64分別對應卡嵌於第一樞接槽12和第二樞接槽13中,且該座體10上設置有上蓋90,該上蓋90將第二樞接軸64和第四樞接軸64分別對應限位於第一樞接槽12和第二樞接槽13中,該動觸片40嵌於凹腔11中並位於上蓋90的下方。該上蓋90的兩相對側板均設置有扣孔91,對應地該座體10上設置有扣部14,該扣部14與扣孔91彼此扣合連接,使得實現了將上蓋90安裝於座體10上,以及,該上蓋90上設置有定位槽92,該支撐片30的上端插入定位槽92中定位,該上蓋90的兩側板還延伸出有插腳93,該插腳93插入PCB板中焊接固定。
[0026]以及,該鍵帽70的底部設置有第三樞接槽71和第四樞接槽72,該第一樞接軸53和第三樞接軸63分別對應卡扣於第三樞接槽71和第四樞接槽72中樞接。
[0027]組裝時,將靜觸片20和支撐片30分別由上往下插座於座體10對應的位置上,接著,將動觸片40置於凹腔11中,並使得動觸片40可上下翻轉地扣裝在支撐片30的上端保持接觸,然後,將上框60和下框50彼此交叉樞接一起,並使得第二樞接軸54和第四樞接軸64分別對應卡嵌於第一樞接槽12和第二樞接槽13中,接著,將拉簧80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掛孔402和第二掛孔601掛接,然後,將上蓋90由上往下扣裝在座體10上,接著,組裝鍵帽70,使得第一樞接軸53和第三樞接軸63分別對應卡扣於第三樞接槽71和第四樞接槽72中樞接即可。
[0028]使用時,當按壓鍵帽70時,該上框60和下框50向下活動而疊合在一起,同時,該拉簧80被拉伸,該動觸片40向下活動,使得動觸點43輕輕地與靜觸點22接觸電連接(如圖6所示),沒有產生聲音;當鬆開鍵帽70時,拉簧80恢復形變,在拉簧80的作用下,上框60和下框50向上張開,鍵帽70向上復位,同時,動觸片40也向上復位,使得動觸點43離開靜觸點22 (如圖5所示)。
[0029]本發明的設計重點在於:通過利用上框與下框彼此交叉並可疊合地樞接在一起,配合上框與下框組成X型結構,並由拉簧帶動動觸片活動,取代了傳統之採用導柱的形式,使得產品的整體厚度減薄,並且,無論手指作用於鍵帽的任何位置,上框和下框均可實現聯動而帶動動觸片活動,實現穩定下壓,使得靜觸片與動觸片的導通連接更加靈敏,並且接觸瞬間不會產生聲響,產品使用更加方便。
[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座體、靜觸片、支撐片、動觸片、下框、上框以及鍵帽;該靜觸片和支撐片彼此分開設置在座體上,該靜觸片具有第一焊接腳和靜觸點,該支撐片具有第二焊接腳,該第二焊接腳和第一焊接腳均伸出座體外;該動觸片具有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以及動觸點,該第一連接端與支撐片可翻轉地連接並保持電性接觸,該動觸點位於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之間,且動觸點位於靜觸點的上方;該上框與下框彼此交叉並可疊合地樞接在一起,上框的下端和下框的下端分別與座體的兩端樞接,上框的上端和下框的上端分別與鍵帽的底部兩端樞接,上框與下框組成X型結構,且該上框的上端與前述第二連接端之間連接有拉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框和上框均呈U型,該下框包括有第一橫杆和兩第一連杆,該第一橫杆的兩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一樞接軸,第一樞接軸與鍵帽樞接,該兩第一連杆彼此平行並分別與第一橫杆的兩端一體成型連接,兩第一連杆的尾端內側均延伸出有第二樞接軸,第二樞接軸與座體樞接;該上框包括有第二橫杆和兩第二連杆,該第二橫杆的兩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三樞接軸,第三樞接軸與鍵帽樞接,該兩第二連杆彼此平行並分別與第二橫杆的兩端一體成型連接,兩第二連杆的尾端內側均延伸出有第四樞接軸,第四樞接軸與座體樞接,且,兩第二連杆分別對應位於兩第一連杆的內偵牝兩第二連杆的中部分別對應與兩第一連杆的中部樞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連杆的尾端表面凹設有第一嵌置槽,第一連杆的前端內側凹設有第二嵌置槽,疊合狀態下,第二連杆的前半部分嵌於第一嵌置槽中,第二連杆的後半部分嵌於第二嵌置槽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杆的中部外側向外延伸出有第六樞接軸,對應地該第一連杆上設置有樞接孔,該第六樞接軸插入樞接孔中樞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座體上凹設有第一樞接槽和第二樞接槽,該第二樞接軸和第四樞接軸分別對應卡嵌於第一樞接槽和第二樞接槽中,且該座體上設置有上蓋,該上蓋將第二樞接軸和第四樞接軸分別對應限位於第一樞接槽和第二樞接槽中,該動觸片位於上蓋的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上設置有定位槽,該支撐片的上端插入定位槽中定位。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鍵帽的底部設置有第三樞接槽和第四樞接槽,該第一樞接軸和第三樞接軸分別對應卡扣於第三樞接槽和第四樞接槽中樞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端設置有第一掛孔,該上框上設置有第二掛孔,該拉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掛孔和第二掛孔掛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連接端上設置有扣槽,該支撐片的上端穿過扣槽而與第一連接端可翻轉扣接在一起。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聲鍵盤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框和上框位於座體的外圍。
【文檔編號】H01H3/12GK104299829SQ201410506687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明者】吳福喜 申請人:東莞市凱華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