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小說排行榜(廖化帶數千兵卒歸順穿越者)
2023-06-11 20:51:42 1
這一聲大喝,乃是劉稚氣沉丹田吼出來的,聲音在大帳中嗡嗡作響,嚇得這些兵丁情不自禁的就放下手中兵器。
邢道榮忍住疼道:「我命令??????」
劉稚回身,七星寶刀一揮,伴隨著邢道榮的慘叫聲,劉稚一刀刺入邢道榮右上臂。
劉稚淡淡的說:「邢將軍,你自己若想忤逆犯上弒君,享受千刀萬剮之苦,本世子就成全你,請你不要連累別人。」
劉稚這兩刀出手之狠之快之堅決,不僅嚇住邢道榮,也讓廣大士兵心驚,這真是那個傳說中軟弱的世子?不可能吧?
劉稚這兩刀很有講究,別看血流一片很嚇人,卻是傷肉不傷骨,如果邢道榮能效忠自己,這些皮肉傷養個十天半個月就好,但是,若邢道榮執迷不悟,一定要給楊結盡忠,這兩刀的作用就顯現出來——大腿肌肉和右臂肌肉都受傷,邢道榮根本使不動兵器。
劉稚兩刀傷敵,再轉過身來,那些兵丁自動的閃到一邊,顏良和典韋一挑大指,心說:世子厲害!我等追隨世子沒錯。
典韋和顏良感覺就算自己出刀也不過如此,而且此時此刻,自己會不會這樣堅決,很值得商榷,自己更多的是殺人。而劉稚此時是立威,殺人也是立威的一種,只不過身在軍營,外有大軍雲集,真把邢道榮殺了,後果難料,不像現在,立威的目的達到,邢道榮還活著,活著的邢道榮更有價值。
劉稚先取過兵符令箭,這些東西在手,自己就可以指揮騎兵營將士。
此時,外面已經亂了套,大家都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看到自家將軍滿身是血的被押出來,究竟發生什麼情況?
「擂鼓聚將!」
劉稚向一名親兵喝道。
「諾!」這名親兵不敢看劉稚,低頭應一聲,跑過去擂響聚將鼓。
鼓聲響,眾將雲集,但是大家都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
劉稚懷抱令符令箭,居中而坐,一邊是顏良手提腰刀也就罷了,旁邊卻是鮮血淋漓的騎兵營指揮官邢道榮,這是唱的哪出戲?
典韋提著鑌鐵戟虎視眈眈的看著眾將,那神情,似乎要吃人。
劉稚一拍帥案,眾將立即凝神,劉稚喝道:「我乃中山世子劉稚,奉父王之命捉拿叛逆邢道榮,接掌騎兵營,現在邢道榮已經捉拿歸案,騎兵營從現在起有本世子掌管,眾位可有異議?」
眾將立即議論紛紛,一名偏將出列:「請問世子可有國相的手諭?」
劉稚淡淡的道:「這裡是中山國,國主發令不算數嗎?」
偏將道:「末將不敢,末將只知騎兵營指揮官的任命須有國相手諭。」
劉稚向典韋一擺手,典韋大步而來而來,喝道:「手諭在此!」
掄起鑌鐵戟照著偏將當頭劈下,偏將不敢招架急忙閃身,典韋左手戟早就預備好,噗的一聲血光崩現,鬥大的人頭滿地滾。
典韋喝道:「什麼人還要看楊結的手諭?」
眾將你看我,我看你,有些傻眼。
劉稚喝道:「本世子現在奉國主之命接掌騎兵營,爾等可還有異議?」
眾將心中驚震,再有異議會不會像之前那人一樣人頭落地?
眾將急忙道:「願遵世子號令。」
劉稚道:「很好,請諸位記住一句話:你們是中山國的子民,你們的父母妻兒都在中山國,要記住中山國主是我父王穆王劉暢,無論楊結還是其他什麼人都是我父王的臣民,誰敢逾越於我父王之上,就是大漢的叛逆,按照大漢律:犯上作亂者罪誅三族,希望大家謹記自己的身份。」
眾將心中凜然,終於明白這是國主與國相之爭,國主終於發威了。
這時候可不是一年後的時代,這時候大漢天子的威嚴足以讓人魂不附體,何況邢道榮一直閉口不語,再有前車之鑑,誰會做出頭鳥?
這些人向劉稚齊刷刷行禮,齊聲道:「願遵世子號令。」
劉稚很滿意的點點頭,向顏良道:「二哥,發信號吧,讓廖化率軍進營。」
數千兵馬進營,騎兵營眾將心裡更加惶恐,世子早有準備啊,國相和國主之爭與我們無關,可不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啊。
劉稚將對騎兵營的整編工作交給顏良和廖化,時間定為三天,三天後,必須做到令行禁止。
顏良那是大將之才,收編兩千騎兵小意思,廖化呢?
三國是一個靠實力說話的年代。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其實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一句曹營罵陣的臺詞,卻使廖化的無能「冤案」沉睡了兩千年。廖化,稱得上是一位儒將,也是蜀漢從崛起、興盛到最終滅亡的歷史見證人。他從基層小卒到官拜右車騎將軍,這足以證明他的才幹並不遜色。
廖化,生於黃巾起義,死於三國末期,見證了整個時代的變遷。曾經,他總是仰望那群才智超群的豪傑,而在蜀國遭遇滅頂之災之際,70多歲的他毅然決然的披掛上陣,那一刻,他無比悲情而偉岸。
只是當時,已經沒有什麼餘地去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所以,劉稚認為廖化是個人才,至少不會像後世認為的那樣,是以,整編騎兵營的任務交由顏良和廖化進行。
整編工作進行的很痛快,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有序進行。眼看不用三天即可完工,劉稚心中極為歡喜。
劉稚正在大帳中思索下一步行動,自己搶佔騎兵營這麼大的動靜,楊結不可能不知道,為什麼一點反應沒有?難道說楊結真是紙老虎?
忽然有人來報:「啟稟世子,有人送來一封信。」
「拿來我看。」
「諾。」
士兵拿上來一封信,還沒打開,劉稚就先聞到一股香氣:女孩子?
劉稚不由得心中一動,一個靚麗的身影浮上心頭,急忙打開書信觀瞧。
字跡娟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世子,楊柳別院相見。落款是一個姜字。
果然是甄姜這美人!劉稚不禁大喜。
這正是:腥風血雨離別恨,今日駕鶴重歸來,未見佳人芙蓉面,忽聞美人暗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