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風溼病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9:05:01 2
專利名稱:治療風溼病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醫藥配製品,具體地說是一種用於治療風溼類疾病的醫藥配製品。
背景技術:
風溼類疾病的發病率高、治療困難,有很多風溼累積病患者長期受到這類疾病的困擾,甚至造成行走困難、影響正常生活。雖然有很多用於治療這類疾病的藥物。但其治療效果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風溼類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的治療風溼病的中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白花蛇20-30g、烏梢蛇10-20g、乳香15-25g、沒藥15-25g、馬錢子20-30g、延胡索35-45g、黃芪35-45g、當歸30-40g、木瓜20-30g、牛膝20-30g、僵蠶15-25g、蜈蚣4條、全蠍10--25g、麻黃15-25g、桂枝30-40g、穿山甲20-30g、徐長卿35-45g、地龍20-30g、五靈脂20-30g、威靈仙25-35g、尋骨風35-45g、血竭20-30g、甘草20-30g製成。
延胡索醋炒增加治風溼的止痛作用,馬錢子用香油炸至棕褐色,白花蛇、烏梢蛇去頭去五臟。將各藥烘乾研成細面製成膠囊。
本發明重的白花蛇具有搜風舒筋活絡力頻強的功效。治頑固性風寒,溼痺痛。治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與烏梢蛇相須為用增加療效。用於風溼頑痺,有祛風攻毒之效。
烏梢蛇為白花蛇的輔藥,能增加白花蛇祛風、通絡、定驚及解毒作用。
乳香血止痛行氣、用於血凝滯,閉經等症。
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與乳香類同。
馬錢子治療各種癌症,又治療風溼痺痛,癱瘓、神經麻痺、四肢麻木、四肢癱瘓,治跌打損傷與乳香沒藥配伍。
延胡索止痛作用顯著,是優良的止痛藥,不具有毒性,用於氣血阻滯所致的心腹痛,腰痛、關節痛等多種痛症。常配當歸、桂枝溫經活血。其它藥物治風溼痺痛。
桂枝發汗解表、溫經通陽。用於風寒溼邪侵入經絡所致的關節疼痛,有溫經通絡,治風溼之效果。
穿山甲長於走穿絡絡,行散瘀滯,取其通經透絡之效,可用於風溼痺痛、久痛入絡、肢體拘孿或強直等症。常與其它活絡祛風藥同用。
徐長卿對各種癌痛,手術後疼痛均有止痛效果,功效是解毒、祛風、止痛。治風溼痛常與五靈脂,威靈仙配伍。該藥有注射液,用於治風溼性關節炎。本品的祛風溼止痛作用較強,主要用於治風溼關節炎腰痛。
地龍清熱息風、平喘通絡、利尿。本品性寒清熱,用於熱痺的關節紅腫熱痛,曲伸不利,又有通絡之功效,又可用於氣虛血滯。所致的經絡不利而致的半身不遂。
五靈脂功效散瘀止痛,用於血滯閉經痛經,一切瘀血疼痛症,能通利血脈,散瘀止痛,常與延胡索、沒藥配伍。
尋骨風功效祛風溼通絡,止痛。本品有較強的止痛作用。主要用於風寒溼痺痛,肢體麻木、筋骨拘攣和跌打損傷疼痛。常與靈仙配伍。
血竭用於跌打損傷、活血化瘀定痛。
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用於心氣虛,心悸怔,脈結代本品治心陽、不振、心悸、脈結代等症,常用為要藥。甘草在方劑中為輔助藥緩和藥性。
本發明將這些藥物混合,製成成藥,具有清火解毒、通經活絡、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本發明產品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全身風溼症。兼治腰扭傷、跌到損傷、痛經、類風溼、肩周炎、面癱、偏癱、頸椎、腰椎增生、腰間盤突出,風心病、冠心病、靜脈曲張,坐骨頭神經痛有良好的效果。
經實踐證明效果顯著,對重患者甚有奇效,療效滿意,藥物可靠。治療過100多例,未發現一例有付作用。在治療中未發現一例無效者,發明人統計100例風溼病患者,有效率100%,治癒率84%,3個月為一療程。輕型半個療程和一個療程內治癒。中型一個療程治癒。重型一個療程以上或一個半療程治癒。
(四)具體實施方案按白花蛇20-30g、烏梢蛇10-20g、乳香15-25g、沒藥15-25g、馬錢子20-30g、延胡索35-45g、黃芪35-45g、當歸30-40g、木瓜20-30g、牛膝20-30g、僵蠶15-25g、蜈蚣4條、全蠍10-25g、麻黃15-25g、桂枝30-40g、穿山甲20-30g、徐長卿35-45g、地龍20-30g、五靈脂20-30g、成靈仙25-35g、尋骨風35-45g、血竭20-30g、甘草20-30g的比例備好原料。將延胡索醋炒增加治風溼的止痛作用,馬錢子用香油炸至棕褐色,白花蛇、烏梢蛇去頭去五臟。再將各藥烘乾研成細面製成膠囊。
按白花蛇25g、烏梢蛇15g、乳香20g、沒藥20g、馬錢子25g、延胡索40g、黃芪40g、當歸35g、木瓜25g、牛膝25g、僵蠶20g、蜈蚣4條、全蠍20g、麻黃20g、桂枝35g、穿山甲25g、徐長卿40g、地龍25g、五靈脂25g、威靈仙30g、尋骨風40g、血竭25g、甘草25g的比例備好原料。將延胡索醋炒增加治風溼的止痛作用,馬錢子用香油炸至棕褐色,白花蛇、烏梢蛇去頭去五臟。再將各藥烘乾研成細面製成膠囊。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溼病的中藥,其特徵是它由白花蛇20-30g、烏梢蛇10-20g、乳香15-25g、沒藥15-25g、馬錢子20-30g、延胡索35-45g、黃芪35-45g、當歸30-40g、木瓜20-30g、牛膝20-30g、僵蠶15-25g、蜈蚣4條、全蠍10-25g、麻黃15-25g、桂枝30-40g、穿山甲20-30g、徐長卿35-45g、地龍20-30g、五靈脂20-30g、威靈仙25-35g、尋骨風35-45g、血竭20-30g、甘草20-30g製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溼病的中藥,其特徵是它由白花蛇25g、烏梢蛇15g、乳香20g、沒藥20g、馬錢子25g、延胡索40g、黃芪40g、當歸35g、木瓜25g、牛膝25g、僵蠶20g、蜈蚣4條、全蠍20g、麻黃20g、桂枝35g、穿山甲25g、徐長卿40g、地龍25g、五靈脂25g、威靈仙30g、尋骨風40g、血竭25g、甘草25g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的是一種治療風溼病的中藥。它由白花蛇20-30g、烏梢蛇10-20g、乳香15-25g、沒藥15-25g、馬錢子20-30g、延胡索35-45g、黃芪35-45g、當歸30-40g、木瓜20-30g、牛膝20-30g、僵蠶15-25g、蜈蚣4條、全蠍10-25g、麻黃15-25g、桂枝30-40g、穿山甲20-30g、徐長卿35-45g、地龍20-30g、五靈脂20-30g、威靈仙25-35g、尋骨風35-45g、血竭20-30g、甘草20-30g製成。本發明具有清火解毒、通經活絡、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本發明產品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全身風溼症有良好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P19/02GK1868515SQ20051001003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7日
發明者於世禮, 於明佳 申請人:於世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