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7:56:31 1
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涉及一種除油船,包括吸油輥(1)、刮油刀(7)、調節杆(12)、集油槽(13)、船體(14)和電機(16),船體(14)前方設有一吸油輥(1),在刮油刀(7)下方開有流油溝(8),齒輪(17)、齒輪(15)、齒輪(2)相互嚙合,吸油輥(1)與刮油刀(7)相連,支架(11)焊接在集油槽(13)底部上,軸(10)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架(11)的軸承座孔中,齒輪(2)安裝在軸(3)上,連杆(4)和調節杆(12)鉸接在集油槽13兩側,船體(14)尾部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時吸油輥上吸附的油汙被刮油刀刮掉,油汙經流油溝流入集油槽中。本發明適用日常水面油汙清理作業。
【專利說明】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除油船,特別是涉及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
【背景技術】
[0002]當水面發生大規模油類汙染時,主要採取三種處理方式:一是使用除油劑,利用除油劑處理浮油,除油劑對生物有毒性,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二是使用圍油欄限制油汙擴散,再以人工方式 撈取浮油,人工收集浮油方式投入大、效率低。三是燃燒處理,燃燒處理可有效清除油汙,但易發生火災的危險。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採用連杆機構可調節吸油輥入水深度,提高吸油效率,採用物理方式去除油汙,對環境沒有二次汙染,避免了人工除油對人體的傷害,實現了水面機械化油汙清理作業的目的。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所述清理船包括吸油輥、刮油刀、調節杆、集油槽、船體和電機,船體前方設有一吸油輥,在刮油刀下方開有流油溝,齒輪、齒輪、齒輪相互嚙合,吸油輥與刮油刀相連,支架焊接在集油槽底部上,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架的軸承座孔中,齒輪安裝在軸上,連杆和調節杆鉸接在集油槽兩側,船體尾部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
所述的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相連接。
[0005]所述的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所述的蓄電池通過電線連接電機。
[0006]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是:
1.本種結構形式的水面油汙清理船,其結構簡單,成本低,效率高,避免了人工除油對人體的傷害,採用物理方式去除油汙,對環境沒有二次汙染,適用日常水面油汙清理作業,利於推廣應用。
[0007]2.本發明採用太陽能作為動力源,無公害,無汙染。
[0008]3.本發明採用連杆機構可調節吸油輥入水深度,提高吸油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0011 ] 圖中部件為:I吸油輥,2齒輪,3軸,4連杆,5驅動輪,6軸,7刮油刀,8流油溝,9從動輪,10軸,11支架,12調節杆,13集油槽,14船體,15齒輪,16電機,17齒輪。
[0012]水面油汙清理船由吸油輥1、刮油刀7、調節杆12、集油槽13、船體14和電機16,船體14前方有一吸油輥1,在刮油刀7下方開有若干流油溝8,為保證刮油效果通過齒輪17、齒輪15、齒輪2嚙合,實現吸油輥I與刮油刀7順時針運轉,工作時吸油輥I上吸附的油汙被刮油刀7刮掉,油汙經流油溝8流入集油槽13中。
[0013]水面油汙清理船的工作過程如下:當水面出現大面積油汙,需要對油汙進行清理回收時,船體14到達需要清理水域,電機16產生動力經軸6帶動齒輪17,齒輪17與齒輪15嚙合,齒輪15與齒輪2嚙合,齒輪2帶動軸3從而使吸油輥I順時針轉動,使水面油汙吸附在吸油輥I表面上,電機16同時通過軸6帶動驅動輪5旋轉,使得刮油刀7沿順時針方向運動,刮下吸附在吸油輥I表面上的油汙,油汙經流油溝8流入集油槽13內,實現水面油汙的收集。
【權利要求】
1.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其特徵在於:所述清理船包括吸油輥(I)、刮油刀(7)、調節杆(12)、集油槽(13)、船體(14)和電機(16),船體(14)前方設有一吸油輥(I ),在刮油刀(7)下方開有流油溝(8),齒輪(17)、齒輪(15)、齒輪(2)相互嚙合,吸油輥(I)與刮油刀(7)相連,支架(11)焊接在集油槽(13)底部上,軸(10)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架(11)的軸承座孔中,齒輪(2)安裝在軸(3)上,連杆(4)和調節杆(12)鉸接在集油槽13兩側,船體(14)尾部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面油汙清理船,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蓄電池通過電線連接電機(16)。
【文檔編號】B63B35/32GK103552665SQ20131054215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郭樹國, 王麗豔, 徐升智, 邵衛國 申請人:瀋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