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控氣動雙倉卸料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3:12:4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卸料裝置,特別是一種可以分為兩個料倉的微控氣動雙倉卸料器。
背景技術:
卸料器是在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均勻連續配料、輸送、卸料的設備,整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生產能力強、維修操作方便等特點,廣泛用於環保、冶金、化工、耐火材料、電力、水泥、糧食、醫藥等行業,是控制輸送煤粉、水泥、生熟料、穀物類等物料的理想設備,特別是適用於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氣力輸送系統。
目前常用的卸料器有翻板器類的卸料器和中心對稱式星型卸料器,翻板器類的卸料器的密封性能較差,在卸料過程中,卸料器的進料口與出料口之間的氣流容易反串,使用存在局限性。而中心對稱式星型卸料器雖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但在卸料過程中,條形物料容易堵塞在中心對稱式星型卸料器的進料口處,卡料現象非常嚴重,嚴重影響了中心對稱式星型卸料器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控氣動雙倉卸料器,從而解決了現有卸料器在卸料過程中,密封性差和物料堵塞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控氣動雙倉卸料器,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上部的進料口、設置在殼體下部的出料口、設置在殼體中部的轉軸以及帶動轉軸轉動的氣缸;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壁設置為弧形;所述轉軸設置有三個,三個轉軸之間設置有連接板;所述三個轉軸上分別設置有葉板a、葉板b及葉板c,葉板a與葉板b及殼體圍成的空間形成料倉a,葉板a與葉板c及殼體圍成的空間形成料倉b。
優選的,所述葉板b和葉板c頂端設置有矽膠墊,矽膠墊通過螺栓與葉板b或葉板c連接;所述矽膠墊頂端凸出葉板b或葉板c。
優選的,所述殼體內壁位於進料口兩側分別設置有凸柱,所述凸柱限制葉板a在兩個凸柱之間轉動。
優選的,所述葉板a頂端設置有矽膠墊,矽膠墊通過螺栓與葉板a連接;所述矽膠墊頂端凸出葉板a。
優選的,殼體設置有微電腦控制器;所述氣缸與微電腦控制器連接。
綜上所述,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殼體內壁為弧形,葉板a、葉板b及葉板c將料倉分隔為料倉a和料倉b,在卸料時,保持一個料倉進料,一個料倉出料,保證設備始終保持密閉狀態;連接板可以防止物料從葉板之間的間隙漏出,保證設備的密閉性;並且三個葉板可以通過氣缸按規定次序轉動,在一個料倉物料卸完時,另一個料倉立刻出料,保證物料連續均勻的卸出,避免物料堆積造成風網管道堵塞。
2、本實用新型葉板b和葉板c頂端設置有矽膠墊,矽膠墊通過螺栓與葉板b或葉板c連接;所述矽膠墊頂端凸出葉板b或葉板c,矽膠墊與殼體配合實現葉板b或葉板c與殼體之間的密封性。
3、本實用新型殼體內壁位於進料口兩側分別設置有凸柱,所述凸柱限制葉板a在兩個凸柱之間轉動,凸柱可以限制葉板a的轉動角度,避免葉板a轉動角度過大,物料在下落過程中,葉板a的負荷過重,容易損壞;而且在物料下落到葉板a上時,凸柱可以支撐葉板a,減小氣缸的負荷。
4、本實用新型葉板a頂端設置有矽膠墊,矽膠墊通過螺栓與葉板a連接;所述矽膠墊頂端凸出葉板a,矽膠墊可以減緩葉板a與凸柱接觸時的衝擊壓力。
5、本實用新型殼體設置有微電腦控制器;所述氣缸與微電腦控制器連接,所以葉片翻轉速度可由微電腦控制,可根據用戶需求調節葉板翻轉速度從而達到對物料卸出速度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1沿A-A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圖2沿C-C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中標記:1-殼體;2-進料口;3-出料口;4-轉軸;5-氣缸;6-連接板;7-葉板a;8-葉板b;9-葉板c;10-料倉a;11-料倉b;12-矽膠墊;13-凸柱;14-微電腦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徵,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徵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1-5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一種微控氣動雙倉卸料器,包括殼體1、設置在殼體1上部的進料口2、設置在殼體1下部的出料口3、設置在殼體1中部的轉軸4以及帶動轉軸4轉動的氣缸5;所述殼體1內壁設置為弧形;所述轉軸4設置有三個,三個轉軸4之間設置有連接板6;所述三個轉軸4上分別設置有葉板a7、葉板b8及葉板c9,葉板a7與葉板b8及殼體1圍成的空間形成料倉a10,葉板a7與葉板c9及殼體1圍成的空間形成料倉b11;所述葉板b8和葉板c9頂端設置有矽膠墊12,矽膠墊12通過螺栓與葉板b8或葉板c9連接;所述矽膠墊12頂端凸出葉板b8或葉板c9;所述殼體1內壁位於進料口2兩側分別設置有凸柱13,所述凸柱13限制葉板a7在兩個凸柱13之間轉動;所述葉板a7頂端設置有矽膠墊12,矽膠墊12通過螺栓與葉板a7連接;所述矽膠墊12頂端凸出葉板a7;所述殼體1設置有微電腦控制器14;所述氣缸5與微電腦控制器14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葉板a7與靠近葉板b8一側的凸柱13接觸時,葉板a7與葉板b8及殼體1形成料倉a10;當葉板a7與靠近葉板c9一側的凸柱13接觸時,葉板a7與葉板c9及殼體1形成料倉b11,電腦控制器14通過氣缸5控制葉板a7、葉板b8及葉板c9轉動;
設一個循環卸料時間為S;
卸料時:
步驟1:葉板b8和葉板c9分別與殼體1內壁相閉合,葉板a7與靠近葉板b8一側的凸柱13接觸,物料從進料口2進入料倉b11;
步驟2:經1/12S時,葉板a7向右旋轉與靠近葉板c9一側的凸柱13接觸,使物料進入料倉a10;
步驟3:經1/12S時,向左旋轉葉板c9,使料倉b11中的物料向下經出料口3排出,物料繼續進入料倉a10;
步驟4:經1/3S時,向右旋轉葉板c9,使葉板c9與殼體1閉合,此時料倉a10中的物料全部排出,物料繼續進入料倉a10;
步驟5:經1/12S時,向左旋轉葉板a7,使葉板a7與靠近葉板b8一側的凸柱13接觸,物料進入料倉b11;
步驟6:經1/12S時,向右旋轉葉板b8,使料倉a10中的物料向下排出,物料繼續進入料倉b11;
步驟7:經1/3S時,完成一個循環,然後重複步驟1-7。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微控氣動雙倉卸料器,包括殼體1、設置在殼體1上部的進料口2、設置在殼體1下部的出料口3、設置在殼體1中部的轉軸4以及帶動轉軸4轉動的氣缸5;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1內壁設置為弧形;所述轉軸4設置有三個,三個轉軸4之間設置有連接板6;所述三個轉軸4上分別設置有葉板a7、葉板b8及葉板c9,葉板a7與葉板b8及殼體1圍成的空間形成料倉a10,葉板a7與葉板c9及殼體1圍成的空間形成料倉b11;在卸料時,保持一個料倉進料,一個料倉出料,保證設備始終保持密閉狀態;連接板6可以防止物料從葉板之間的間隙漏出,保證設備的密閉性;並且葉板a7、葉板b8及葉板c9可以通過氣缸5按規定次序轉動,在一個料倉物料卸完時,另一個料倉立刻出料,保證物料連續均勻的卸出,避免避免物料堆積造成風網管道堵塞。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基於實施例1做進一步改進,所述葉板b8和葉板c9頂端設置有矽膠墊12,矽膠墊12通過螺栓與葉板b8或葉板c9連接;所述矽膠墊12頂端凸出葉板b8或葉板c9;矽膠墊12與殼體1配合實現葉板b8或葉板c9與殼體1之間的密封性。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基於實施例1或2做進一步改進,所述殼體1內壁位於進料口2兩側分別設置有凸柱13,所述凸柱13限制葉板a7在兩個凸柱13之間轉動,避免葉板a7轉動角度過大,物料在下落過程中,葉板a7的負荷過重,容易損壞;而且在物料下落到葉板a7上時,凸柱13可以支撐葉板a7,減小氣缸5的負荷。
實施例4
本實施例基於實施例3做進一步改進,所述葉板a7頂端設置有矽膠墊12,矽膠墊12通過螺栓與葉板a7連接;所述矽膠墊12頂端凸出葉板a7;矽膠墊12可以減緩葉板a7與凸柱13接觸時的衝擊壓力。
實施例5
本實施例基於實施例1做進一步改進,所述殼體1設置有微電腦控制器14;所述氣缸5與微電腦控制器14連接;可根據用戶需求調節葉板翻轉速度從而達到對物料卸出速度的控制。
如上所述即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