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洗姜廢水的循環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9:12:40

本實用新型屬於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洗姜廢水的循環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生薑在加工前需要清洗脫皮,清洗時要消耗大量的清洗水,同時產生大量的汙水,這些汙水中含有大顆粒泥沙、小顆粒泥沙懸浮物以及大量的姜皮,姜皮可作為中藥材,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化痰止咳、解毒的功效,能夠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果直接丟棄會造成浪費。此外,汙水中的汙染物成分單一,處理成本較低,直接排放會浪費水資源,增加用水成本。因此,一種能夠回收洗姜廢水,並將洗姜水重複利用的循環系統是客觀需求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洗姜廢水的循環利用系統,用於回收洗姜水,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洗姜廢水的循環利用系統,包括第一汙水收集池、第二汙水收集池、第一靜置池、第二靜置池、第一混凝沉澱池、第二混凝沉澱池、消毒池以及回收池;
所述第一汙水收集池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清渣口,頂部設置有第一除渣裝置,內部設置有第一驅動泵,所述第一驅動泵通過管道與第一靜置池相連通;
所述第二汙水收集池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清渣口,頂部設置有第二除渣裝置,內部設置有第二驅動泵,所述第二驅動泵通過管道與第二靜置池相連通;
所述第一靜置池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姜皮回收裝置,底部設置有第三清渣口,中部設置有第三驅動泵,所述第三驅動泵通過管道與第一混凝沉澱池相連,所述第三驅動泵的進水口設置有第一過濾器;
所述第二靜置池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姜皮回收裝置,底部設置有第四清渣口,中部設置有第四驅動泵,所述第四驅動泵通過管道與第二混凝沉澱池相連,所述第四驅動泵的進水口設置有第二過濾器;
所述第一混凝沉澱池和第二混凝沉澱池的底部均設置有第五清渣口,內部設置有第五驅動泵,頂部設置有第三除渣裝置,所述第五驅動泵通過管道與消毒池相連;
所述消毒池內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和第六驅動泵,所述第六驅動泵通過管道與回收池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渣裝置、第二除渣裝置和第三除渣裝置均包括水平導軌,所述水平導軌上安裝有移動車架,所述移動車架安裝有鏟泥板,所述鏟泥板伸入池體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姜皮回收裝置和第二姜皮回收裝置均包括主動軸和從動軸,所述主動軸由電機驅動,主動軸的兩端通過傳動鏈與從動軸的兩端相連,傳動鏈之間安裝有刮板;所述第一靜置池和第二靜置池的側面設置有姜皮收集池。
進一步地,第一汙水收集池和第二汙水收集池各通過管道與第一靜置池和第二靜置池連通,所述第一靜置池和第二靜置池各通過管道與第一混凝沉澱池和第二混凝沉澱池連通,每根管道上設置有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洗姜廢水流入第一汙水收集池和第二汙水收集池,大顆粒的泥沙沉澱堆積在池底,每隔一段時間利用第一除渣裝置或第二除渣裝置對泥沙進行清理,並從第一清渣口或第二清渣口排出,姜皮和小顆粒泥沙隨著水流被抽入第一靜置池或第二靜置池,小顆粒泥沙沉澱堆積在池底,姜皮上浮至水面,利用第一姜皮回收裝置和第二姜皮回收裝置回收姜皮,每隔一段時間清理池底的汙泥。經過沉澱後,廢水中還含有微小的泥沙懸浮物,廢水進入第一混凝沉澱池或第二混凝沉澱池,加入絮凝劑後,泥沙懸浮物凝聚成大顆粒物質沉澱,使廢水變清澈。清水被抽入消毒池,經紫外線殺毒後送至回收池備用。本系統,汙水收集池、靜置池和混凝沉澱池均成對設置,當其中某個池體內的汙泥需要清理時,換用另一個池體工作,實現連續不間斷地處理,提高效率,處理後的廢水能夠重新用於清洗生薑,避免水資源浪費,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用水成本,有利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除渣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姜皮回收裝置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1—第一汙水收集池;11—第一清渣口;12—第一驅動泵;13—第一除渣裝置;131—水平導軌;132—移動車架;133—鏟泥板;14—閥門;2—第二汙水收集池;21—第二清渣口;22—第二驅動泵;23—第二除渣裝置;3—第一靜置池;31—第一姜皮回收裝置;311—主動軸;312—從動軸;313—電機;314—傳動鏈;315—刮板;316—姜皮收集池;32—第三清渣口;33—第三驅動泵;34—第一過濾器;4—第二靜置池;41—第二姜皮回收裝置;42—第四清渣口;43—第四驅動泵;44—第二過濾器;5—第一混凝沉澱池;51—第五清渣口;52—第五驅動泵;53—第三除渣裝置;6—第二混凝沉澱池;7—消毒池;71—紫外線發生器;72—第六驅動泵;8—回收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洗姜廢水的循環利用系統,一種洗姜廢水的循環利用系統,包括第一汙水收集池1、第二汙水收集池2、第一靜置池3、第二靜置池4、第一混凝沉澱池5、第二混凝沉澱池6、消毒池7以及回收池8;
所述第一汙水收集池1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清渣口11,頂部設置有第一除渣裝置13,內部設置有第一驅動泵12,所述第一驅動泵12通過管道與第一靜置池3相連通;
所述第二汙水收集池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清渣口21,頂部設置有第二除渣裝置23,內部設置有第二驅動泵22,所述第二驅動泵22通過管道與第二靜置池4相連通;
所述第一靜置池3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姜皮回收裝置31,底部設置有第三清渣口32,中部設置有第三驅動泵33,所述第三驅動泵33通過管道與第一混凝沉澱池5相連,所述第三驅動泵33的進水口設置有第一過濾器34;
所述第二靜置池4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姜皮回收裝置41,底部設置有第四清渣口42,中部設置有第四驅動泵43,所述第四驅動泵43通過管道與第二混凝沉澱池6相連,所述第四驅動泵43的進水口設置有第二過濾器44;
所述第一混凝沉澱池5和第二混凝沉澱池6的底部均設置有第五清渣口51,內部設置有第五驅動泵52,頂部設置有第三除渣裝置53,所述第五驅動泵52通過管道與消毒池7相連;
所述消毒池7內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71和第六驅動泵72,所述第六驅動泵72通過管道與回收池8相連。
第一汙水收集池1和第二汙水收集池2用於收集洗姜後的廢水,第一靜置池3和第二靜置池4採用靜置的方式分離出可沉澱泥沙和密度較小的姜皮,第一混凝沉澱池5和第二混凝沉澱池6用於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提高水質。廢水的處理流程為:第一汙水收集池1和第二汙水收集池2中,大顆粒的泥沙沉澱堆積在池底,每隔一段時間利用第一除渣裝置13或第二除渣裝置23對泥沙進行清理,並從第一清渣口11或第二清渣口21排出,姜皮和小顆粒泥沙隨著水流被抽入第一靜置池3或第二靜置池4,小顆粒泥沙沉澱堆積在池底,姜皮上浮至水面,利用第一姜皮回收裝置31和第二姜皮回收裝置41回收姜皮,每隔一段時間清理池底的汙泥。經過沉澱後,廢水中還含有微小的泥沙懸浮物,廢水進入第一混凝沉澱池5或第二混凝沉澱池6,加入絮凝劑後,泥沙懸浮物凝聚成大顆粒物質沉澱,使廢水變清澈。清水被抽入消毒池7,經紫外線殺毒後送至回收池8備用。本系統,汙水收集池、靜置池和混凝沉澱池均成對設置,當其中某個池體內的汙泥需要清理時,換用另一個池體工作,實現連續不間斷地處理,提高效率,處理後的廢水能夠重新用於清洗生薑,避免水資源浪費,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用水成本,有利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各個池中的汙泥可通過手動清除,為了提高清除效率,所述第一除渣裝置13、第二除渣裝置23和第三除渣裝置53均包括水平導軌131,所述水平導軌131上安裝有移動車架132,所述移動車架132安裝有鏟泥板133,所述鏟泥板133伸入池體底部。移動車架132採用柴油機、汽油機或電機等驅動,能夠在水平導軌131上來回移動,帶動鏟泥板133運動,將池底的汙泥刮至清渣口並排至池體外。
姜皮回收裝置可以是柵格,優選的,所述第一姜皮回收裝置31和第二姜皮回收裝置41均包括主動軸311和從動軸312,所述主動軸311由電機313驅動,主動軸311的兩端通過傳動鏈314與從動軸312的兩端相連,傳動鏈314之間安裝有刮板315;所述第一靜置池3和第二靜置池4的側面設置有姜皮收集池316。電機313帶動主動軸311轉動,主動軸311帶動傳動鏈314、刮板315與從動軸312運動,將水面的姜皮刮至姜皮收集池316,從而將姜皮收集,姜皮經過簡單的清洗曬乾後即可作為中藥材。
為了提高使用的靈活性,第一汙水收集池1和第二汙水收集池2各通過管道與第一靜置池3和第二靜置池4連通,所述第一靜置池3和第二靜置池4各通過管道與第一混凝沉澱池5和第二混凝沉澱池6連通,每根管道上設置有閥門14。通過閥門14控制廢水的流向,能夠靈活地選擇處理池,方便清渣和檢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