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衝槽的製造方法
2023-09-23 09:28:10 1
一種臥式衝槽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衝槽機,包括氣缸移動裝置、與氣缸移動裝置連接的頂芯,和與頂芯對應的滾芯,所述頂芯和滾芯的相向內側分別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還設有磁鐵,所述頂芯內還設有可水平移動的頂杆,且該頂杆一端與氣缸移動裝置連接,另一端與第一凹槽連通。本實用新型在滾芯上設有能夠容納電池極耳的第二凹槽,並將頂芯進行修改,增加磁鐵和頂杆,使衝槽完成後電池由於磁鐵的吸附作用不會折斷極耳,並且可通過頂杆頂住電池底部使其掉落。
【專利說明】一種臥式衝槽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製造【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特別涉及一種用於電池製造中的臥式衝槽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臥式衝槽機原理為:採用衝槽機的頂芯頂住電池的底部,採用滾芯套住鋼殼口,滾刀衝槽完成後氣動裝置後移,電芯利用重力垂直下落,其存在的缺點在於:衝槽機的頂芯不能吸附電池,若不壓極耳,電池衝槽完成掉落時極耳容易撞到滾芯模具,進而使極耳變形或衝斷。同時在衝槽後進行點焊蓋帽前需先進行挑極耳,增加生產人力及電池生產周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易使極耳變形或衝斷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臥式衝槽機。
[0004]為了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臥式衝槽機,包括氣缸移動裝置、與氣缸移動裝置連接的頂芯,和與頂芯對應的滾芯,所述頂芯和滾芯的相向內側分別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還設有磁鐵,所述頂芯內還設有可水平移動的頂杆,且該頂杆一端與氣缸移動裝置連接,另一端與第一凹槽連通。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頂芯內還設有復位腔,以及位於復位腔內且安裝於頂杆上的彈性復位部件。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彈性復位部件為復位彈簧。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磁鐵的截面形狀為環形,所述頂杆的截面形狀為圓形。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氣缸移動裝置內還設有一用於固定頂杆的固定底座。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在滾芯上設有能夠容納電池極耳的第二凹槽,並將頂芯進行修改,增加磁鐵和頂杆,使衝槽完成後電池由於磁鐵的吸附作用不會折斷極耳,並且可通過頂杆頂住電池底部使其掉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臥式衝槽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標記說明:10、氣缸移動裝置,20、頂芯,30、滾芯,40、電池,110、固定底座,210、彈性復位部件,220、復位腔,230、頂杆,240、磁鐵,250、第一凹槽,310、第二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0013]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臥式衝槽機,包括氣缸移動裝置10、與氣缸移動裝置10連接的頂芯20,和與頂芯20對應的滾芯30,其中:頂芯20和滾芯30的相向內側分別設有第一凹槽250和第二凹槽310,在第一凹槽250的底部還設有磁鐵240,在頂芯20內還設有可水平移動的頂杆230,且該頂杆230 —端與氣缸移動裝置10連接,另一端與第一凹槽250連通。
[0014]這樣在使用時,電池40的兩端與第一凹槽250和第二凹槽310連接。且第二凹槽310能夠容納電池40的極耳。
[0015]較佳的,在頂芯20內還設有復位腔220,以及位於復位腔220內且安裝於頂杆230上的彈性復位部件210 ;當頂杆230水平向右移動頂出電池40後,可依靠彈性復位部件210將頂杆230恢復至原始位置。
[0016]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復位部件210為復位彈簧。
[0017]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方式,選擇磁鐵240的截面形狀為環形,以及選擇頂杆230的截面形狀為圓形,在使用時,頂杆230通過環狀的磁鐵240後與第一凹槽250連通。
[0018]具體的,在氣缸移動裝置10內還設有一用於固定頂杆230的固定底座110,氣缸移動裝置10可通過固定底座110來驅動其動作。
[0019]本實用新型的臥式衝槽機工作原理為:在衝槽之前,電池40通過感應裝置(圖中未示出)下滑到衝槽的推動裝置(圖中未示出)上,推動裝置(圖中未示出)將電池40自動送到頂芯20和滾芯30之間的中心線上,再進行如下操作:首先,電池40的兩端與第一凹槽250和第二凹槽310連接,由於設有磁鐵240,該磁鐵240可使頂芯20能夠吸附電池40的底部(即位於第一凹槽250的內側的電池40部分),同時,第二凹槽310能夠容納電池40的極耳;然後,可採用滾刀(圖中未示出)將電池40的鋼殼進行滾槽,使電池封口後達到密封的效果;最後,在電池40衝槽完成後氣缸移動裝置10使頂杆230頂住電池40的底部,使電池掉落下來,這樣即可保證電池不壓極耳時極耳不會被模具壓斷或變形。
[0020]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臥式衝槽機,包括氣缸移動裝置(10)、與氣缸移動裝置(10)連接的頂芯(20),和與頂芯(20 )對應的滾芯(30 ),其特徵在於:所述頂芯(20 )和滾芯(30 )的相向內側分別設有第一凹槽(250)和第二凹槽(310),所述第一凹槽(250)的底部還設有磁鐵(240),所述頂芯(20)內還設有可水平移動的頂杆(230),且該頂杆(230) —端與氣缸移動裝置(10)連接,另一端與第一凹槽(250)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衝槽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頂芯(20)內還設有復位腔(220),以及位於復位腔(220)內且安裝於頂杆(230)上的彈性復位部件(2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臥式衝槽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復位部件(210)為復位彈黃。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臥式衝槽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磁鐵(240)的截面形狀為環形,所述頂杆(230)的截面形狀為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臥式衝槽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移動裝置(10)內還設有一用於固定頂杆(230)的固定底座(110)。
【文檔編號】B21H7/18GK203508894SQ201320565786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2日
【發明者】劉海花 申請人:衡陽電科電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