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盞一盞的燈觀讀後感600字

2023-09-23 17:42:00 2

  《一盞一盞的燈》收集了60多篇教育名師的教學隨筆,以及記錄他們身邊最美的感動畫面。下面是為大家提供的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一盞一盞的燈觀讀後感1

  暑期拜讀了吳非老師《一盞一盞的燈》這本書,認真閱讀了書中一則則生動且感人的教育小故事,受益匪淺,深有感觸,這本書中共有全國各級教師撰寫的感人小故事共60則,一個個感人肺腑,令人心情澎湃的事例,就像一盞一盞閃亮的明燈,由小到大,由淺入深,這些教師用自己的一節節課、一個個教學案例及一個個事例,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無窮的魅力和智慧。

  讀著這些小故事,深深地被他們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精神所感染,他們的精神就像一盞一盞的燈,溫暖著我們的心靈,淨化者我們的靈魂,升華著我們的師德,展示著我們的教育工作。

  張小兵老師寫的《不一樣的「阿慢」》,讀了後,深有體會,對待學生要因材施教,要鼓勵,要尊重學生,切記不能拔苗助長,這樣學生才不會妄自菲薄,失去信心,正是張小兵老師的「縱容」,才會讓「阿慢」有了以後的成就。

  其實每個教師都是一盞燈,只有點亮自己,才能照亮學生,所以,作為教師,必須有正確的教育觀和職業素養,才能讓自己成為一盞一盞的燈。

  一盞一盞的燈觀讀後感2

  寒假期間,我按照學校的要求閱讀了《一盞一盞的燈》,書讀過了,但心得久久無從下筆。一是讀書不太深入,二是有一種懶散心態作怪。新學期初,再次捧起書來讀,細細品味書中一些教育教學小故事,頓時醒悟才發現這些小故事真的就像一盞一盞的燈,照亮我教書育人的道路。每一個故事,就是解決問題的每一種方法;每一個故事,就是每一位老師的育人智慧。以小見大,深入淺出,提煉出美麗的教書育人精神和教師職業道理。

  古往今來,多少哲學家、詩人飽含深情地謳歌教師,他們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園丁」、「人梯」和「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也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讚譽。然而在讚美老師的這眾多比喻之中,吳非老師喻為「燈」的這個比喻是最為貼切的。當我們在黑夜裡前行,如果有一盞燈在前方隱約地點亮,我們就會看到希望;當我們在辛勤的勞作之後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燈光,立刻就會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我們教師,就應該成為學生心中的那盞燈,讓學習與成長的過程更加溫馨,給學生的心靈帶來一絲溫暖……

  然而我們教師卻是清貧的。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選擇兩袖清風,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選擇責任和奉獻。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愛的無怨無悔……

  我們常說: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那就是愛。愛是教育永恆不變的主題。世上有很多的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是越分越多,這就是愛。在這裡不由得想起在書上看到的這樣一段文字: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

  工作八年,和我的學生一起成長的這段時間,讓我更加懂得了什麼是愛,讓我學會了該怎麼去愛我的孩子們。愛是用春天般的溫暖感化迷途的精靈,用春風般的柔情喚醒孩子沉睡的心靈,用春雨般的情懷滋潤乾涸的心田,用春草般柔韌的力量守望生命的成長!愛是可以傳遞的,愛可以產生信賴,愛可以點亮心燈……

  就像這本書中的題記說的一樣:我們都希望在萬燈之間找到一生尋求的東西,卻發覺身外的成就再高,燈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後的影子,惟有——點亮一盞心燈,不僅照亮自己,更照亮學生。

  一盞一盞的燈觀讀後感3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盲人點燈的故事。

  在漆黑的路上,一個盲人正打著燈籠前行。因為這盞燈光的照耀,夜行的人們看清了道路和方向。有人好奇地問,既然自己看不到一絲光亮,為什麼還要打著燈籠呢?這位盲人說道:我在黑夜裡行走,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盲人點亮的這盞燈,在照亮別人的同時,更照亮了自己。

  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一書,收錄了十多個省市各學段教師的六十個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線教師的思考與智慧。他們用自己的真情,講述了自己從教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一節課、一個案例、一段經歷。閱讀這些故事的過程,仿佛就看到一盞盞的燈在逐次點亮,溫暖著人們的心靈,讓人感受著教育工作的幸福。

  一盞燈,溫暖人心

  教師像什麼?有人說教師是園丁,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春蠶、蠟燭,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讚美老師的這眾多比喻之中,吳非老師認為「燈」這個比喻最為貼切。

  當我們在黑夜裡前行,如果有一盞燈在前方隱約地點亮,我們就會看到希望;當我們在辛勤的勞作之後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燈光,立刻就會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師,就應該成為學生心中的那盞燈,讓學習的過程更加溫馨,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溫暖。

  不拖堂,應該成為教師的好習慣。但當一個孩子正在努力組織語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的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教師該怎麼辦?是立刻打斷孩子的發言,結束這節課的內容,還是堅持讓孩子將要說的話說完?黃雅芸老師就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而且還是在一次明確規定拖堂就扣分的大獎賽的課堂上。她堅定地選擇了後者,繼續給這個孩子一分鐘的時間,鼓勵他把話說完整。黃老師堅信,只有今天讓孩子慢慢地把話說完整,將來他的發言才會準確簡練、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獲獎相比,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信心更加重要。

  小學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兒童節,班級裡有一個合唱節目,班主任袁媛要求大家統一服裝,女孩子們都換上亮閃閃的七彩裙。一位女同學從來不穿裙子,其他女同學都已經換好了裝,她仍然穿著那條洗的發白的牛仔褲。耐心地說服,沒用;當著全班同學們發脾氣,沒用;將她拉到辦公室逼著換,孩子無奈換上了裙子。這時袁老師驚訝地發現,女孩子的腿上有一大塊黑色的胎記……合唱的時候,這個女孩是穿著牛仔褲上場的,雖然站在最後一排,但她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午休時間,一個電話讓周鍵老師睡意全無。「你是周老師嗎?你的學生王露在我們超市偷東西,被我們抓住了。」趕緊跑過去,看到王露站在保安辦公室的一角,面前放著一個叫不出名字的塑料玩具。看著保安氣憤的樣子,周老師趕緊說:「這玩具多少錢,我來付吧。」兩人一前一後回到了學校,周老師滿肚子的怒氣也慢慢地消失了,該怎麼教育這個孩子呢?周老師一下子還沒有想好,只好盯著王露看。過了幾分鐘,王露憋不住了:「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偷超市裡的東西。」聽到孩子嘴裡說出「偷」字,周老師心裡一震:「你……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把東西帶出超市的時候竟沒有付錢。」王露低著的頭一下子抬了起來,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後在這些地方一定要小心謹慎,快上課了,你去吧。」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周老師再也沒有提起過。直到畢業典禮之後,王露過來,將一支鋼筆鄭重地送到周老師的辦公室,說了一聲:「老師,謝謝您!」

  元旦前夕,一個畢業幾年的學生到學校裡來看望袁佳老師,讓袁老師很感意外。這是一個自己中途接班的高三年級的學生,自己給他們上課的時間不長,對這個同學也沒有很深刻的印象,他為什麼會想到來看我?這位同學說,不如意的時候,會想起您的笑容,那是一種溫暖的動力。「我的笑容竟有這等魔力?」那年您不是動了一次手術嗎?但你只休息了兩天就來給我們上課了,更奇怪的是,你始終微笑著,臉上絲毫看不出半點病容,全班同學都很佩服您!袁老師聽了非常的感慨,一個小小的微笑竟有如此的魅力,並在若干年之後積澱成了一股催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教師,應該成為溫暖學生心靈的一盞燈。讓在成長旅途中跋涉的心靈有一個慰藉,讓學生感到疲憊的時候有一個溫暖的依靠。

  一盞燈,指引道路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獻出自己的精神力量,並由此享受到高尚的、無私的歡樂——這種榜樣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強大的光源。讓學生在剛剛開始認識生活的時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愛的老師,這種學校才會具有強大的教育力量。」

  每個教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你亮一點,孩子就能走的遠一點;如果你過於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為教師,應該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強大光源,堅持正確的教育觀,恪守教育常識,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教師要有文化判斷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立場,在多元化的價值追求方面明辨是非,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輝,照耀孩子人生的道路。

  魏潔老師接手這個小學畢業班的之後,發現班級裡有一個留過三級的15歲的孩子,數學成績極差,應用題不會分析數量關係。魏老師找他聊天,他的一句話讓老師格外酸楚:「老師,我笨,我學不會應用題。」魏老師去家訪,才知道該同學的父母在菜場的旁邊開了一個小麵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孩子正幫著父母算帳收錢。顧客報出所消費的類型,他很快就通過心算報出錢數,而且正確無誤。能連續做出如此複雜的運算,為什麼不會算應用題?魏老師有了辦法,從孩子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給他編製作業,讓他嘗試著做。孩子逐漸有了興趣,後來遇到難題的時候自己還知道先轉換成「賣麵條」的情境,在給出答案……終於有一天,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老師,原來應用題並不難啊。」

  我想起了自己上小學的時候,因為知道跟著媽媽去買菜有好吃的,所以總是逃學。但在觀察媽媽買菜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計算菜價的方法。回到學校老師編一些題目考我,我都能夠對答如流,老師也就不管我了,讓我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多吃了不少燒餅和丸子湯。對一個知識的理解,就是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作出解釋的過程,這其中的經驗學習者自己的經驗,而不是教師的經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已有的經驗儲備,將所學的知識內容與學生各自的生活經驗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繫,從而獲得對知識確定性的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這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盞、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是他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會他們尊重科學、文化和教育。」

  周五放學的路上,李剛老師看到一個學生站在路邊在翻自己的口袋,還原地打轉,好像在找什麼。李老師過去詢問才知道,這位同學掉了一元錢,無法乘車回家。李老師給了他一元錢,讓他早點回家,他非常感激地說,老師,我會還你的。一個多星期之後,李老師在校園裡再次看到了這個學生,但他絲毫也沒有還錢的意思。找到一個沒有他人的地方,李老師問他是否忘記了什麼事情,提問了幾次,他才說忘了還老師的一元錢了。李老師對他說,老師知道你不在意這一元錢,老師也不在乎,但自己既然承諾要還,就一定要說話算數……

  讀李老師講述的這個故事,我心裡很有感觸。一個老師追著學生去討一元錢,是否顯得太小家子氣?恰恰相反,這正是對孩子愛的表現,是在給孩子指引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我們都在痛斥今天的社會缺乏誠信、很多商家違背諾言等等,為什麼不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就讓他們保有誠信的品格,讓他們能莊重地履行自己的諾言呢。當我們將一盞盞燈點亮,講誠信、守德的光輝播撒在每個孩子的心田的時候,我們還會為未來的社會擔心嗎?

  一盞燈,照亮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這行職業和勞動工藝的精神基礎和哲學基礎就是這樣:為了在學生眼前點燃一個知識的火花,教師本身就要吸取一個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脫離那永遠發光的知識和人類智慧的太陽。」吳非先生也說:教師比學生善於學習,他才有資格「教」,因而才可能是「師」;也只有比學生更清楚學習的作用,他的「教」才可能是有價值的。

  隨著孩子們離開學校,和任課教師漸行漸遠,那些所教過的課程會逐漸被學生所淡忘,但老師們的職業精神,對學科的熱愛和好奇心,在教育領域的進取心和學習態度,不斷反思的專業習慣等等,都會放射著永恆的光芒,照耀著學子們前行的道路。這是因為,每一盞燈,照亮的首先是自己。教師自身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因為車禍,王平在六歲的時候就剩下了一條腿。在艱難的求學過程中,她有一個夢想揮之不去,那就是做一名教師。她刻苦學習,並積極爭取,終於在老校長那裡找到了一份代課教師的活兒。課上的很好,學生也愛聽,可是右手拄著拐杖,左手往黑板上寫字實在是彆扭,於是就自己嘗試用殘下肢壓住拐杖,用右胳膊夾住拐杖移動,在身子移動的同時,右手迅速落筆,寫出連貫的粉筆字。先是教英語,後來又教語文、政治,這對一個肢體殘疾,又是代課教師的她來說是多大的壓力。她經歷過在樓梯上摔倒滾下的苦楚,經歷過在沼澤地裡找尋學生的焦慮,感受著相鄰鄉親以及孩子和家長情真意切的問候,品味著一屆屆學生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她永遠直立的姿態,她不屈不撓的精神意志和品格,讓孩子們明白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曾做過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日亮老師,在學校裡一做就是52年的時光。他以一直不停地學習的姿態和習慣,告訴學生好教師應該是怎樣的。他一直堅持讀書,不僅每天要擠出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讀,周末還是自己雷打不動的讀書日。他還養成了動筆寫作的好習慣,通常會在口袋裡裝著一個本子,隨時摘記點什麼;外出排隊的時候,就拿出來翻看一番;發現了什麼新鮮的詞語,立刻記錄下來。還隨時記錄讀書的心得體會,捕捉住稍縱即逝的靈感。他還注重說話的鍛鍊,讓自己的課堂教學和建言獻策更加準確簡練、從容得體。

  一個好教師就是這樣的人,他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據以建立的那門科學,熱愛那門科學,並了解它的發展情況——最新的發現、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他永遠不會說:我的知識已經積累夠用一輩子了。他一生都在為上好一節課而準備著;他如饑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的第一需要;他對學生懷著真摯誠懇的感情,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