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0:24:50 1
專利名稱: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井下的巷道,尤其涉及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巷道,具體為 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
背景技術:
傳統的煤礦井下盤區集中巷道採用一進一回、兩進兩回的集中巷道,一進一回巷 道包括一條進風巷和與之平行的一條迴風巷,進風巷作為盤區輔助運輸巷兼膠帶巷,進風 巷一般布置在靠近工作面側。兩進兩回布置方式中,通常採用兩條進風巷作為輔助運輸巷 或膠帶巷,另外兩條巷道作為迴風巷,兩條進風巷及兩條迴風巷均緊緊相鄰,根據工作面回 採順序決定進、迴風巷的分布關係。由於巷道數量少,布置方式也較簡單,風橋、地溝等附屬 工程量也較少。傳統的盤區集中巷道應用在煤礦井下小面積盤區內通風和運輸尚能滿足要 求,但對於大面積盤區,通風和運輸則不能滿足《煤礦安全規程》對風速限制的要求,而且不 能保障工作面通風量滿足採掘的需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集中巷道不能滿足大面積盤區對風速的限制和不能保 障工作面通風量滿足採掘的需求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 巷道。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 道,包括進風巷和迴風巷,迴風巷由迴風一巷、迴風二巷和迴風三巷組成,進風巷由集中運 輸巷、集中膠帶巷和輔助運輸巷組成,且六條巷道的排列順序為迴風一巷、迴風二巷、迴風 三巷、集中運輸巷、集中膠帶巷和輔助運輸巷。三條進風巷中的集中膠帶巷位於集中運輸巷 和輔助運輸巷之間,實現了回採、掘進的輔助運輸獨立運行,進風巷與工作面緊鄰布置,實 現了迴風巷可以不施工風橋的目的。進風巷與迴風巷僅在與工作面順槽的交叉處設有橫川,不僅滿足了回採的需要, 而且實現了漏風量最小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的設計對大面積盤區設置了三進三出集中巷道,不僅實現了 巷道內漏風量較小的目的,而且避免了迴風巷施工風橋,將通風阻力降至最低,同時減少了 工程量,大大提高了輔助運輸的安全係數及運行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迴風一巷,2-迴風二巷,3-迴風三巷,4-集中運輸巷,5-集中膠帶巷, 6-輔助運輸巷,7-工作面順槽,8-橫川。
具體實施方式
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包括進風巷和迴風巷,迴風巷由迴風一巷1、迴風二巷2和迴風三巷3組成,進風巷由集中運輸巷4、集中膠帶巷5和輔助運輸巷 6組成,且六條巷道的排列順序為迴風一巷1、迴風二巷2、迴風三巷3、集中運輸巷4、集中膠 帶巷5和輔助運輸巷6。三條進風巷與三條迴風巷僅與工作面順槽7的交叉處均設有橫川 8。具體實施過程中,工作面與進風巷緊鄰布置。
權利要求一種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包括進風巷和迴風巷,其特徵在於迴風巷由迴風一巷(1)、迴風二巷(2)和迴風三巷(3)組成,進風巷由集中運輸巷(4)、集中膠帶巷(5)和輔助運輸巷(6)組成,且六條巷道的排列順序為迴風一巷(1)、迴風二巷(2)、迴風三巷(3)、集中運輸巷(4)、集中膠帶巷(5)和輔助運輸巷(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其特徵在於進 風巷與迴風巷僅在與工作面順槽(7)的交叉處設有橫川(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為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解決了現有集中巷道不能滿足大面積盤區對風速的限制和不能保障工作面通風量滿足採掘的需求的問題。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的三進三回集中巷道,包括進風巷和迴風巷,迴風巷由迴風一巷、迴風二巷和迴風三巷組成,進風巷由集中運輸巷、集中膠帶巷和輔助運輸巷組成,且六條巷道的排列順序為迴風一巷、迴風二巷、迴風三巷、集中運輸巷、集中膠帶巷和輔助運輸巷。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的設計對煤礦井下大面積盤區設置了三進三出集中巷道,不僅實現了巷道內漏風量較小的目的,而且避免了迴風巷施工風橋,將通風阻力降至最低,同時減少了工程量,大大提高了輔助運輸的安全係數及運行效率。
文檔編號E21F1/00GK201568069SQ20092027581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0日
發明者劉軍鋒, 宇文慧彪, 徐玉勝, 成小勇, 王志玉, 秦天太, 薛軍政, 趙彬, 鄭志軍 申請人: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