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5:05:35 2
專利名稱: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它與廚具相關,特別是與具有多層金屬層及衝孔層的廚具相關。
背景技術:
以前的技術生產出來的不鏽鋼廚具經常會有受熱不均的缺陷。不鏽鋼廚具表面與熱源直接接觸的地方會比不直接接觸的地方熱。結果,烹調的食物因受熱不均容易燒焦。
銅和鋁有比不鏽鋼更優良的熱傳導及熱分布性能。因此,設計優良的廚具常利用鋁層或銅層與不鏽鋼廚具底複合,以達到優良的熱效能。有時候,這些鋁層或銅層還會被一層不鏽鋼所覆蓋,以美化廚具的外觀。但是,新增的不鏽鋼層仍會導致受熱不均,烹調效果不佳。
運用複合底結構的廚具在技術上已廣為人知。這種複合底結構可能包含一層鋁和一層不鏽鋼。這層不鏽鋼可能還包含一些孔洞,使鋁材可以從孔洞中滲出並直接接觸熱源,正如美國專利號6,442,233中所描述的那樣。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廚具也不能提供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所具有的優良性能,特別是在廚具的鍋壁性能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該產品受熱均勻,烹調效果好,便於用戶使用。
本發明由三層金屬層組成第一層鍋內層是不鏽鋼,是烹煮的表面;第二層鋁,與第一層熱壓而成;第三層仍是不鏽鋼,與第二層熱壓而成。同時,第三層還包含很多孔洞,使第二層的鋁能夠滲出,這樣,不僅使第三層的不鏽鋼與熱源直接接觸,第二層的鋁也能夠直接受熱。第一、二、三層金屬層不但形成鍋的底部,還構成了整個鍋壁。
較之已有的技術而言,本發明由於若干層金屬層不但形成鍋的底部,還構成了整個鍋壁,因而廚具整體的受熱均勻性得到顯著提高,此外,該產品將鋁材優良的熱傳導及熱分布性能與不鏽鋼的耐磨性和導磁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範圍,必將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
本發明具體體現在附加的圖紙及下文的描述中。它的特點和優勢也同樣可以在下面的這些圖紙、描述及權利要求中體現出來。
本發明在運用中會有各種不同的組成及結構。具體體現在下面的描述及相關的圖紙中。這些圖紙也是本發明的組成部分,如圖1是根據本發明產生的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的截面圖。
圖2是圖1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的底部仰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產生的另外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3展示了本發明在廚具設計中的具體運用。圖1中,20代表鍋內層金屬層,即烹煮表面層,該層用不鏽鋼;金屬層22位於鍋內層20下面,一般用鋁材;金屬層24位於鍋內層20及22下面,用不鏽鋼,同時,這層還含有孔洞,參見箭頭指示26。
圖1中,金屬層22介於鍋內層20及鍋外層24之間,長度相當。圖1還展示了鍋的水平底部30及與30差不多垂直的鍋壁32。金屬層22既位於水平底部30的鍋內層20及鍋外層24之間,又位於垂直的鍋壁32的鍋內層20及鍋外層24當中。
對於任何一個熟悉技術工藝的人來說,都知道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是由多層金屬在平面狀態時滾壓而成。與本文相關的金屬板即是由不鏽鋼、鋁及帶孔的不鏽鋼滾壓後經高溫熱壓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鋁層22延伸到底層24的孔洞中,正如箭頭26所指示的那樣。這樣,鋁層22的一部分即與底層24一起形成了新的鍋體底部28。最後,這樣的三層金屬板再經成型製成鍋體的形狀。
圖1所顯示的是一個煮鍋的鍋體,其實這項發明還可以運用於其他種廚具,如煎鍋。在本發明可以運用的鍋體的其他各種形式上,各金屬層20,22,24還可採用其他不同類的金屬,如在一種廚具中,金屬層20是銅,金屬層22是鋁,金屬層24是不鏽鋼;在另一種廚具中,金屬層20是不鏽鋼,金屬層22是鋁,金屬層24是銅。
圖2所顯示的是圖1所代表的廚具的底部仰視圖。在本圖中可以看到鍋體底部的多個孔洞。
圖3所顯示的是一個具有四層複合底結構的廚具。本廚具是這樣構成的第一層金屬層50,是不鏽鋼;第二層金屬層52,位於50下方,是鋁;第三層金屬層54位於50及52下方,仍是不鏽鋼,但這一層含有孔洞,正如圖中箭頭56所指示的那樣。金屬層表面58覆蓋了部分底層54,該層是銅經過正負極氧化鍍在鍋底表面上的(本工藝其實也早已被專業技術人員所熟知)。
圖3中金屬層50,52,54形成了鍋體的水平底部60及垂直的鍋壁62。圖示中,金屬層50,52,54照樣可以被其它類金屬所取代,如前面所述。
只要保留本發明的精髓,本發明可以運用於各種各樣圖紙所描述的各種不同鍋體廚具形式中。正如本文中所提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可以由三層以上的金屬層組成。不管如何變化,這些各種各樣的廚具都屬於本發明的範疇。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由水平部分的鍋底及垂直部分的鍋壁組成,其特徵在於第一層廚具表面是不鏽鋼層,既位於鍋底,又位於鍋壁;第二層金屬層位於第一層下方,由鋁片組成,並通過熱壓與第一層相連,同樣也既位於鍋底,也位於鍋壁內;第三層金屬層由不鏽鋼片組成,並通過熱壓與第二層相連,第三層也同時既位於鍋底,也位於鍋壁,第三層還包含很多孔洞,使第二層的鋁能夠滲出,結果,不僅使第三層能夠直接與熱源接觸,而且第二層也能夠通過孔洞與熱源直接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孔洞可以是圓形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孔洞可以是橢圓形的。
4.本發明的另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層是不鏽鋼;第二層位於第一與第三層之間,是鋁;第三層位於第二與第四層之間,是不鏽鋼;第四層是鍍銅,並與熱源直接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第一、二、三層都延長至整個鍋體的水平底部及垂直的鍋壁部分。
6.本發明的又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由環狀的鍋壁及鍋底部分組成,第一層形成了鍋體的內表面;第一、二、三層都延長至整個鍋體的環狀鍋壁及鍋底部分;第三層還含有孔洞,使第二層的鋁可以通過孔洞滲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層可以是不鏽鋼,第二層可以是鋁,第三層是不鏽鋼。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層可以是銅,第二層可以是鋁,第三層是不鏽鋼。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第一層可以是不鏽鋼,第二層可以是鋁,第三層可以是銅。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其特徵在於是由三層金屬不鏽鋼、鋁、不鏽鋼經熱壓成形的金屬板製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層金屬複合底結構廚具,由水平部分的鍋底及垂直部分的鍋壁組成,其特徵在於第一層廚具表面是不鏽鋼層,既位於鍋底,又位於鍋壁;第二層金屬層位於第一層下方,由鋁片組成,並通過熱壓與第一層相連,同樣也既位於鍋底,也位於鍋壁內;第三層金屬層由不鏽鋼片組成,並通過熱壓與第二層相連,第三層也同時既位於鍋底,也位於鍋壁,第三層還包含很多孔洞,使第二層的鋁能夠滲出,結果,不僅使第三層能夠直接與熱源接觸,而且第二層也能夠通過孔洞與熱源直接接觸。
文檔編號A47J36/02GK1596808SQ0313926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20日
發明者林文俊 申請人:福建融林塑膠五金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