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嗟來之食》有感作文
2023-09-23 01:46:35
《嗟來之食》諷刺了當時富人的傲慢和無禮,警示我們要尊重他人。下面是為大家整理提供的嗟來之食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讀《嗟來之食》有感一:
今天我們學習了《嗟來之食》這篇文章,讀了這個故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個故事發生在古時候的齊國。有一年齊國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有錢人黔熬給災民施捨食物、大家都樂於接受施捨,因為食物是人生存下來的最基本條件。可在這次施捨中有個災民寧願餓死也不接受施捨。在他的思想裡那個有錢人的施捨是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受侮辱、他選擇了守護尊嚴、放棄生命。
我很佩服這個人的精神、他為了尊嚴而不受嗟來之食,可這是帶有遺憾的佩服、不希望有的佩服。我覺得為了骨氣賠上性命、划不來。人的生命偉大而寶貴、一次性的生命不會有第二次,他應該接受施捨、保護生命再幫助別人、愛護親人。我在佩服的同時感覺他是很固執的、為什麼要理解為嗟來之食、為什麼不理解為借來之食。無論是什麼之食、首先要選擇活下來,活下來再償還別人的幫助、選擇放棄生命的思想是極端的錯誤。
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與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故事形成強烈對比。勾踐為了打敗吳王、選擇的是屈服於吳王、奉承吳王、承受吳王的羞辱、再臥薪嘗膽以積蓄能量、利用機會打敗吳國,獲得勝利。還有韓信甘願忍受胯下之辱、如果韓信選擇不怕死揮劍刺向那屠夫、屠夫死、他也會死,韓信選擇從屠夫胯下鑽過、避過禍端求得平安,日後跟隨劉邦建功立業被封為淮陰侯,他報答了漂母,但並末報復那個屠夫,而是把他找來,任命他為下級軍官。
我覺得韓信的選擇很正確、如果故事中主人公選擇接受食物不被餓死、憑他的個性一定會有所成功,之後再去報答施捨他的人,像韓信那樣做該多好呀!可放棄尊嚴是很難的,想韓信當時的選擇也很痛苦。
尊嚴使一個人變得不再醜陋、使美麗成為永恆,但是相比之下生命更加寶貴,因為一個人的尊嚴、夢想的實現、成功與否取決於有沒有生命,沒了生命就沒有夢想、沒有成功。
讀《嗟來之食》有感二:
齊國發生大饑荒,黔敖將食物擺在路上,等待飢餓的人來吃。有個飢餓的人卷著衣袖,拖著鞋子,踉踉蹌蹌地走了過來。黔敖左手捧著食物,右手拿著湯水,喊道:「喂,快過來吃!」
飢餓的人睜開眼睛看著他,說道:「我只因為不吃這種輕蔑施捨的食物,才餓到現在這個樣子的。」於是謝絕了他的施捨,終於沒吃東西活活餓死了。
這個寓言,主要是講窮人不食嗟來之食,寧死也要保持自己的尊嚴。但在現今社會,尤其是我國正處於急劇變革時期,思想大解放,各種思想俱存,確實有為了尊嚴而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要面臨「餓死」,大多的人還是會抱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思想,先忍「胯下之辱」以度過眼前難關。看文中的黔敖,他未必是故意要折損飢餓人的尊嚴,否則,不會左手捧著食物,右手拿著湯水向飢餓人喊的,也許是飢餓人自身過於敏感,導致將他人好意誤解而導致自己餓死。難道還要黔敖對此人三請四請才算是尊重麼。
讀《嗟來之食》有感三:
《嗟來之食》講的是一個與尊嚴有關的故事。
有一年,齊國發生了大饑荒。富人黔敖在路邊發放食物給窮人吃。一個窮人因為不吃施捨的食物,餓死了。讀《嗟來之食》有感
這雖然是個簡短的故事,但是意義深刻。不要尊嚴,是一個極可恥的人。葉挺將軍寧可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也不願得到所謂的自由——做叛徒。晏子三次反擊了楚王,給齊國爭了口氣。義大利少年,身上髒髒的,餓得很,可他也不要侮辱他國家的錢。《為了他的尊嚴》,獨臂乞丐懂了:即使自己累一點,也不要做沒尊嚴的乞丐。撿破爛的,即使讓人們所嘲笑,也不要不勞動地賺錢。讀《嗟來之食》有感
如果那人吃了,活下來了,可活著又有什麼用呢?可能是當個「死人」吧!《囚歌》裡的「活棺材」不就是那些沒尊嚴的叛徒嗎?在人們心中,有尊嚴的人永遠活著,沒尊嚴的人雖在人間活著,可是在人們心中是不見蹤影的,我們要做有尊嚴的人,為祖國爭光,為家人爭光,為自己爭光。
《嗟來之食》告訴我們:「人不能沒有尊嚴!」
讀《嗟來之食》有感四:
今天,我學了一篇文章《嗟來之食》。主要內容是:有一年,齊國發生了大饑荒,富有的黔敖在路邊擺放了攤子,準備施捨給逃生的人。有一個人走了過來,他已經有氣無力了,這時,黔敖拿來食物給他吃,可那個人不吃。黔敖向他道歉了,他還是不吃,最後,他餓死了。
我讀了這篇文章,陷入了深思:我覺得這個人太固執了,如果黔敖沒有禮貌,你當然可以不吃,但是黔敖已經向你道歉了,你就應該吃了。再說,你先吃再勞動,這個食物也不是白來的呀!
我還聽說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的名字叫韓信,他年輕的時候被人侮辱。那個人對他說:如果你想死,就拿弓箭射我,如果說你不想,就從我的褲子底下鑽過去。韓信並沒有拿有弓箭射他,而是從他褲子底下鑽過去。後來,韓信當了楚王,他叫人把那個侮辱他的人叫過來,還給他封了官。有人問:「你為什麼不把那個人殺掉?」韓信說:「為什麼要為了自己的尊嚴而殺死一個人呢?」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知道了,父母給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一定要珍惜。我覺得那個人是不對的,應該先保住自己的生命,才能有健康的身體,這樣才有勁去勞動,就能把換取來的報酬還給黔敖,這樣不時兩全其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