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一百歲感言讀後感【登選】
2023-09-23 07:01:05 1
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的楊絳先生的一百歲感言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百歲感言讀後感_第1篇
讀楊絳的《一百歲感言》,頗有感觸。楊絳在文章中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文中的兩個「到最後」,是她內心世界的剖析和解讀,也是她對人生過往的歸納和總結,句句都觸及到生命的本質。
也許你認為,她的觀點裡面有些宿命的成分;也許你覺得,這只是她的一管之見,沒有什麼代表性。可是,作為一位百歲老人,作為一位富有才情的知識女性,她的這種領悟,至少是肺腑之言,至少是洞察世事的人生體驗,如果說夠不上你所認為的什麼人生真諦,那它至少是真話實話,她不會參假。
一百歲感言讀後感_第2篇
很辛運一大早就讀到了這篇感言。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看先生的感言,而立之年的我如同和她一起沐浴了一場世紀風雨的洗禮,很多自己還沒經歷到的東西似乎看到了幾分輪廓。但人生於我而言,還有很漫長的路去探尋。
六年前的今天,我剛從大學校門邁出還不到一個月。那時的自己,到沒有像先生所言迷戀愛情,而是一股腦兒的扎進了創業的洪流。整整四年的打拼,喜憂參半;兩年的打工生活,拮据度日。同樣的六年,很多同學卻已經小有成就,有的賺了錢,有的升了官。回想畢業前夕,大家還都不分上下,而今卻有了差距,難免會有一些不平衡。今天,看了先生的感言,仿佛有些開悟。「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又何必等到擁有一切時才去追求幸福呢?其實幸福一直在我身邊,只是心態出了問題。做一個「看好的,聽好的,說好的,想好的,做好的,得好的」的六好先生,幸福自然會在心中綻放。每個人都有別人羨慕的地方,當然家家也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關鍵還是自己的心態。
人生無時不刻的在接受著生活的鍛鍊,鍛鍊的過程,有苦有樂。把苦變成樂,是對生活的豁達,把樂變成淡定,是對生活的境界。正處於壯年的我,肩上有家庭的責任,必須在豁達中,向生活索取物質基礎,當然也不能少了精神上的追求。淡定是修煉出來的,一個掙扎在溫飽線的人很難做到淡定,尤其是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因此,做自己現階段該做的事吧,只是不要在追名逐利的路上,迷失了自我,荒蕪了心靈。加油吧,年輕的創業者!
一百歲感言讀後感_第3篇
今天上午在翻閱報紙時,讀到楊絳先生的《一百歲感言》,雖然只有短短的那麼幾句,可我還是有些深思。
我現在三十歲,讀楊絳先生的一百歲感言,在想自己到一百歲的時候,也會有她這時的感慨嗎?當然,我是啥學歷,啥身份,啥水平,怎麼能和楊先生比,我只是想說,到自己一百歲之後又會怎麼樣呢?我不曾知道了。但是,楊老師的一席話,確讓我深有感慨;是的,「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說的真的好好啊,我雖然到現在也是一事無成,但有時我內心是淡定的,我現在在一個地方有一個居所安定下來,不要跑來跑去,不在不知道明天會居住那個地方;我現在也有了寶寶,我只想陪在他的身邊,和他度過每一分每一秒就好,一起感受著他的喜怒哀樂、健康平安!
在家一年沒有上班了,這一年真的讓我從當初的抓狂,自己就這麼廢了,大學白上了,自己的雄情壯志就這麼結束了,等等,到現在的淡定,難受不是自己的轉變嗎,日子都是這麼一天一天的度過啊,我不圖過上怎樣的富裕生活,只求家人都有飯吃,家人都健康平安;可能有人會講,你也太頹廢了,怎麼一點都沒有志向,呵呵,這個問題我也知道怎麼說了,自己通過努力去達成自己的夢想、志向當然是高興、快樂的事;可話又講回來,我們的目的不都是讓自己最後開心快樂嗎,怎麼做都好啊,不是嗎?呵呵
不知道,又有些語無倫次了,但多少有些讓我反思,一段時間內讓自己停下來,好好的反思下,或者回頭看看最近一段時間自己的行程,總感覺蠻好的,呵呵,去掉不好的,總結好的,再繼續後面的生活......
一百歲感言讀後感_第4篇
最近各個QQ群裡都在轉發楊絳的《一百歲感言》,似乎很超脫了,很明白了,很放下了。很多人叫好。我讀了一遍,感想是:可憐,可嘆,可悲。
可憐在於,她活了一百歲,還以為死就是一切的結束,以為就可以「回家」了。完全不知一個人的神識是無始無終的,死後還有漫長的路程等著她。
可嘆,作為有名的知識分子,一肚子學問,卻認為世間的事情就是那麼的不公平,只覺得很不公平,而不明白真正的道理:一切都有因有果,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
可悲,還在用精神的、物質的那一套理論來思考人生。可能是善緣不足,沒有機緣使她聽進佛法。一百歲了,還不趕緊念佛!!真替她著急啊!
現代知識分子的一大特點,就是不相信有前生、有後世,以為人生就是這麼一段,完了就完了。所以種種結論,都是片面的分析,得出的片面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