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8:25:40 1
專利名稱: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計算機插接線路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
背景技術:
數據採集分發器是一種常見的計算機附加控制卡,目前使用的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由於晶片的擺布位置不合理,設計線路不科學,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面積增大,從而數據採集分發器造成體積大,在計算機內部安裝、拆卸困難,並且由於晶片集成度低,使板子各晶片數量增加,晶片發熱量大,容易造成計算機死機,並且由於各晶片之間的線路長,通訊信號在板子上的傳輸距離長,使得數據採集的速度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減少數據採集分發器的面積、提高數據採集的速度的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基板和位於所述的基板下方的插腳,在所述的基板上設置有接口控制晶片、中央處理器、邏輯處理晶片、第一動態存儲器、第二動態存儲器、通訊接收晶片和通訊發送晶片,所述的接口控制晶片位於所述基板的上端中部偏右位置,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右方,所述第二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的下方,所述的中央處理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下方,所述邏輯處理晶片位於所述中央處理器的左方;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左方,所述通訊發送晶片位於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上方。其附加技術特徵為在所述的第一動態存儲器與所述的第二動態存儲器之間靠左邊設置有第一橋接晶片,在所述接口控制晶片與所述的中央處理器之間設置有輔助存儲器晶片,在所述的邏輯處理晶片左方設置有第二橋接晶片和第六橋接晶片,在所述的接口控制晶片左方設置有第三橋接晶片。在所述的通訊接收晶片的右方設置有復位晶片,在所述的通訊接收晶片的下方設置有第四橋接晶片、第五橋接晶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於包括基板和位於所述的基板下方的插腳,在所述的基板上設置有接口控制晶片、中央處理器、邏輯處理晶片、第一動態存儲器、第二動態存儲器、通訊接收晶片和通訊發送晶片,所述的接口控制晶片位於所述基板的上端中部偏右位置,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右方,所述第二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的下方,所述的中央處理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下方,所述邏輯處理晶片位於所述中央處理器的左方;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左方,所述通訊發送晶片位於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上方,這樣,使得布線更加緊湊,大大降低了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的面積;縮短了通訊信號在板子上的傳輸距離長,提高了數據採集的速度。
圖I為本實用新型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的結構和使用原理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包括基板I和位於所述的基板下方的插腳2,在基板I上設置有接口控制晶片(PCI9052)4、中央處理器(W78E58) 3、邏輯處理晶片(GAL16V8D) 5、執行與計算機接口部分的指令的第一動態存儲器(IDT7132)6、配合中央處理器3內存儲的主控程序的運行第二動態存儲器(HY628400)7、 通訊接收晶片(SN75175)8、通訊發送晶片(SN75174)9。接口控制晶片(PCI9052)4位於基板的上端中部偏右位置,第一動態存儲器(IDT7132)6位於接口控制晶片(PCI9052)4的右方,第二動態存儲器(HY628400)7位於第一動態存儲器(IDT7132)6的下方,中央處理器(W78E58)3位於接口控制晶片(PCI9052)4的下方,邏輯處理晶片(GAL16V8D) 5位於中央處理器(W78E58)3的左方;通訊接收晶片(SN75175)8位於接口控制晶片(PCI9052) 4的左方,通訊發送晶片(SN75174)9位於通訊接收晶片(SN75175) 8的上方,這樣,使得布線更加緊湊,大大降低了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的面積;縮短了通訊信號在板子上的傳輸距離長,提高了數據採集的速度。在第一動態存儲器(IDT7132)6與第二動態存儲器(HY628400) 7之間靠左邊設置有第一橋接晶片(HC573) 11,在接口控制晶片(PCI9052)4與中央處理器(W78E58)3之間設置有輔助存儲器晶片(DS1312)13,在邏輯處理晶片(GAL16V8D)5左方設置有第二橋接晶片(HC245)14和第六橋接晶片(74HC04)17,在接口控制晶片(PCI9052)4的左方設置有第三橋接晶片(931X46) 15。為了保證與外部設備通訊發送接收的穩定,在通訊接收晶片(SN75175)8的右方設置有復位晶片(MAX813L)16,在通訊接收晶片(SN75175)8的下方設置有第四橋接晶片(HC21)10和第五橋接晶片(74HC125)12。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僅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只要結構與本實用新型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結構相同,就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包括基板和位於所述的基板下方的插腳,在所述的基板上設置有接口控制晶片、中央處理器、邏輯處理晶片、第一動態存儲器、第二動態存儲器、通訊接收晶片和通訊發送晶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口控制晶片位於所述基板的上端中部偏右位置,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右方,所述第二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的下方,所述的中央處理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下方,所述邏輯處理晶片位於所述中央處理器的左方;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左方,所述通訊發送晶片位於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其特徵在在於在所述的第一動態存儲器與所述的第二動態存儲器之間靠左邊設置有第一橋接晶片,在所述接口控制晶片與所述的中央處理器之間設置有輔助存儲器晶片,在所述的邏輯處理晶片左方設置有第二橋接晶片和第六橋接晶片,在所述的接口控制晶片左方設置有第三橋接晶片。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通訊接收晶片的右方設置有復位晶片,在所述的通訊接收晶片的下方設置有第四橋接晶片、第五橋接晶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計算機插接線路板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計算機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其主要技術特徵為所述的接口控制晶片位於所述基板的上端中部偏右位置,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右方,所述第二動態存儲器位於所述第一動態存儲器的下方,所述的中央處理器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下方,所述邏輯處理晶片位於所述中央處理器的左方;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位於所述接口控制晶片的左方,所述通訊發送晶片位於所述通訊接收晶片上方。這樣,使得布線更加緊湊,大大降低了數據採集分發器電路板的面積;縮短了通訊信號在板子上的傳輸距離長,提高了數據採集的速度。
文檔編號G06F1/16GK202735919SQ20122042723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
發明者張輝, 居楊, 高立坤, 焦廣曉, 張雅唯 申請人:衡水鑫考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