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輪式節能曝氣泵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1:52:04
專利名稱:葉輪式節能曝氣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曝氣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葉輪式節能曝氣泵。
背景技術:
在汙水生物處理和地下水除鐵除錳的過程中,都需要對水進行曝氣以加速氧氣由氣相向水中傳質的過程。目前,國內外應用的曝氣方法(1)氣泡曝氣法。(2)射流曝氣法。(3)淋水曝氣法。(4)葉輪式或轉刷式表面曝氣法。(5)接觸式曝氣塔曝氣法。(6)跌水曝氣法等。而應用較多的方法是氣泡曝氣法和葉輪表面曝氣法。這些曝氣方法都需要專用的曝氣機械、管道、曝氣頭等設施。它們耗能大、曝氣效果差、佔有一定的建築空間、需要專用的機械和電氣設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單位能耗的曝氣能力大,佔建築面積少,曝氣效果好的葉輪式節能曝氣泵。以克服背景技術曝氣效果差,佔用建築空間等諸多弊端。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泵座,位於泵座上的泵殼,置於泵殼內的泵軸,其結構要點是,葉輪與泵軸相連接,葉輪的進口處裝有曝氣咀,吸氣口位於泵的吸水口上。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裝置一機多能,可輸送待處理水或回流活性汙泥,曝氣向被輸送的待處理水或回流活性汙泥中復氧。具有單位能耗的曝氣能力大,減少佔建築面積,使用的專用曝氣機械和電氣設備少,曝氣能力和效果高等優點。另外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由葉輪1、泵殼3、泵座4、泵軸5等組成。參見附圖1,泵殼3座在泵座4上。泵軸5安裝在泵殼3內,葉輪1安裝在泵軸5上與泵軸5連接,葉輪1的進口處安裝多個曝氣咀2。葉輪1是離心泵、混流泵和軸流泵的葉輪。
參見附圖2,葉輪泵的吸氣口7設置在泵吸水口8上與吸水口8連通。根據設計要求也可將其設置在泵的吸水管路。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外力扭矩通過泵軸5驅使葉輪1旋轉產生動力,使葉輪1入口中的氣液兩相混合介質由葉輪1的進口向出口移動,葉輪1的進口為負壓狀態,出口為正壓狀態。液體由吸氣口7進入葉輪1。空氣由曝氣咀2進入葉輪1與液體混合,並逐漸增壓。到達葉輪1出口處及泵外殼3的蝸殼內腔時,達到最大壓力。隨後由壓水口6進入壓力輸送管道中。空氣由曝氣咀2進入葉輪1,被葉輪1的葉片撥切形成極微小的氣泡,造成比面積極大的傳質環境。在氧的分壓力的作用下,空氣中的氧氣由氣相傳質到液相中。根據泵軸輸出的轉數的變化或壓力管的壓力變化;或泵進出口的壓力變化。減小輸入泵軸的功率,以達到節能曝氣的目的,完成曝氣的全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葉輪式節能曝氣泵,包括泵座,位於泵座上的泵殼,置於泵殼內的泵軸,其特徵在於,葉輪與泵軸相連接,葉輪的進口處裝有曝氣咀,吸氣口位於泵的吸水口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曝氣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葉輪式節能曝氣泵。包括泵座,位於泵座上的泵殼,置於泵殼內的泵軸。它的葉輪與泵軸相連接,葉輪的進口處裝有曝氣咀,吸氣口位於泵的吸水口上。本裝置一機多能,可輸送待處理水或回流活性汙泥,曝氣向被輸送的待處理水或回流活性汙泥中復氧。具有單位能耗的曝氣能力大,減少佔建築面積,使用的專用曝氣機械和電氣設備少,曝氣能力和效果高等優點。另外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是理想的曝氣裝置。
文檔編號C02F7/00GK2773353SQ20042011721
公開日2006年4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2日
發明者曹國憑 申請人:河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