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機械手錶的可調節小睡定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5:35:24 2

本發明涉及一種鬧鈴機構,其布置為控制與由鐘錶機芯控制的報時機構協作的至少一個機械致動器的運動,並且包括用於設定小睡時間的定時器,其中,所述定時器是完全機械式的並且包括第一控制裝置,該第一控制裝置能夠在演奏鬧鈴鳴響期間在第一時刻由用戶致動,以使致動器脫開接合併且暫時地使所述鬧鈴鳴響停止,並且所述定時器包括機械定時裝置,該機械定時裝置設置為自動地使所述鬧鈴鳴響在第二時刻再次演奏,所述第二時刻在所述第一時刻的一段預定持續時間之後。
背景技術:
當鬧鈴機構特別是經由報時機構發出鬧鈴信號時,小睡功能使得可以停止鬧鈴並且然後在短時間之後再次釋放鬧鈴。該功能僅在電子鐘錶中出現。
HEMPEL名下的法國專利申請FR 1235290A公開了一種打簧表鬧鈴,其中通過安裝在分針心軸上的齒輪消除了報時,並且該打簧表鬧鈴能被鎖定在停止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本發明的機構使得能夠在已經安裝有鬧鈴機構的手錶中結合這種小睡功能,該小睡功能可以預定持續期間分步調節,特別是5分鐘,並且由用戶致動。
本發明因此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鬧鈴機構,其包括用於設定小睡時間的定時器。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該定時器的手錶。
附圖說明
參照附圖,在閱讀下面的詳細描述後,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會顯現,其中:
-圖1示出了添加至鬧鈴機構的根據本發明的小睡定時器機構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2示出了在鬧鈴鳴響期間的圖1的機構的一部分,所處階段為小睡功能可被啟動的階段。
-圖3示出了當小睡功能被致動時的圖1的機構的一部分。
-圖4至6示出了與包含在根據本發明的機構中的控制棘爪(control click)的運動情況相關的細節圖。
-圖4:控制棘爪與齒條銷(rack pin)之間的接觸。
-圖5:該控制棘爪與接觸跳杆銷之間的接觸。
-圖6:控制棘爪的縮回。
-圖7:沿圖1的A-A剖面的剖視圖。
-圖8:沿圖1的B-B剖面的剖視圖。
–圖9是表示包括機芯、報時機構和鬧鈴機構的手錶的框圖,所述鬧鈴機構添加有根據本發明的小睡定時器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設定小睡時間的定時器100,該定時器設計為結合在或添加至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鬧鈴機構200中,所述鬧鈴機構設置為控制至少一個機械致動器11的運動,該機械致動器11與由鐘錶機芯400控制的報時機構300協作。
根據本發明,該定時器100完全是機械式的。
在附圖示出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該定時器100包括第一控制裝置,該第一控制裝置在鬧鈴鳴響演奏期間在第一時刻可以由用戶致動,以使致動器11脫離接合併使得鬧鈴鳴響暫時地停止。該定時器100包括機械定時裝置,該機械定時裝置布置為在第二時刻自動地使鬧鈴鳴響再次演奏,該第二時刻在第一時刻的一段預定持續時間之後。
圖1示出了整個機構100;鬧鈴釋放機構未示出。機芯400的輪廓通過一個簡單的圓弧在附圖中表示。
圖2示出了在鬧鈴鳴響演奏期間的機構100的一部分,在該階段小睡功能可以被啟動。
當鬧鈴鳴響時,致動器11被釋放並且沿著圖2中的箭頭F移動以擊打未在附圖中示出的音簧,該音簧優選地但非限制性地固定到鐘錶機芯400的外部,該鐘表機芯400與報時機構300以及這種鬧鈴機構200協作。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致動器11為鬧鈴音錘,並且本說明書涉及這種非限制性變型。本發明當然能夠應用於用於報時機構的任何其它類型的致動器。
定時器100包括釋放凸輪7,該釋放凸輪7直接地或如附圖示出的實施例一樣間接地由第一控制裝置控制。該釋放凸輪7布置為控制包含在定時器100中的音錘杆9的樞轉。取決於其角度位置,音錘杆9釋放或鎖定致動器11,以允許或阻止鬧鈴鳴響的演奏。
本發明允許用戶使用第一控制裝置在允許鬧鈴鳴響完整地完成、或經由常規機構使鬧鈴停止、或啟動本發明特有的小睡功能之間選擇。
這些第一控制裝置包括第一按鈕161,該第一按鈕布置為由用戶致動,並且引起控制杆16樞轉。該第一控制杆16布置為當在用戶的作用下樞轉時控制齒條15的樞轉,齒條15布置為驅動釋放凸輪7。
在附圖示出的特定實施例中,控制杆16包括用於此目的的控制棘爪160,控制棘爪160允許啟用小睡功能,並且安裝在控制杆16上且與其鉸接,並且由至少一個彈簧17復位。
當控制杆16繞其軸線D1樞轉時,控制棘爪160藉由與所述齒條15成一體的齒條銷150推動繞軸線D2樞轉的齒條15。
控制棘爪160包括布置為推動齒條銷150以使齒條15樞轉的第一端部承載表面162,和布置為推動包含在跳杆(lever jumper)90中的銷13的第二端部承載表面163,跳杆90與音錘杆9成一體。該音錘杆9包括長形孔92,銷13可在長形孔92中移動,銷13趨於將控制棘爪160向機芯400外部推回到用戶可以操作該第一控制裝置的位置。
更為具體地,控制棘爪160包括在第一端部承載表面162和與控制杆16的鉸接點之間的用於接收和支承齒條銷150的側承載表面165,以及在第一端部承載表面162和第二端部承載表面163之間的凹陷部164,該凹陷部164允許控制棘爪160在當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由用戶在行程末端位置操作時縮回。
更為具體地,第一控制杆16經由可在長形孔167中移動的銷166鉸接到控制棘爪160,並且由所述彈簧17朝向機芯400的外部復位。
齒條15的第一旋轉角度允許音錘杆9經由以下部件被提升:中間齒輪14、然後是與釋放凸輪7成一體的釋放凸輪的輪6、然後是布置為與釋放凸輪7中的凹口70協作的滾輪8。
取決於其角度位置,音錘杆9可通過經由包含在其中的止動表面91以貼靠方式接合在與鬧鈴音錘11成一體的銷10上而鎖定鬧鈴音錘11,或者允許鬧鈴音錘的行程。
對於圖示的實施例,音錘杆9在與止動表面91相對的一側承載可分離(即,可脫離接合的)輪5。可分離輪5通過摩擦彈簧30與機芯400的齒輪系嚙合。可分離輪5可佔據與和釋放凸輪7成一體的釋放凸輪的輪6嚙合的第一嚙合位置,以及與釋放凸輪的輪6脫離嚙合的第二脫離嚙合位置,該第一嚙合位置對應於其中音錘杆9鎖定致動器11的角度位置,該第二脫離嚙合位置對應於其中音錘杆9允許致動器11自由通過的角度位置。
當音錘杆9繞其軸線D3樞轉至鎖定音錘11時,可分離輪5將釋放凸輪的輪6經由第二中間輪2、第三中間輪3、第四中間輪4連接到分齒軸(cannon-pinion)1。
在此階段,齒條15還未完成它的行程。事實上,齒條15繼續樞轉直到它經由包括在其中的喙部151而支靠在期間凸輪(duration cam)12上。當樞轉時,齒條15驅動釋放凸輪7、釋放凸輪的輪6和可分離輪5。
可以理解的是,當下落時齒條15的角度確定了持續期間。
根據本發明,定時器100包括第二控制裝置,該第二控制裝置可由用戶致動以調節預定的小睡時間的持續期間。
為此,齒條15包括喙部151,該喙部151布置為支靠在包含於期間凸輪12中的凸輪軌道上,該期間凸輪12優選地具有多個軌道,每一個軌道對應於一個特定持續期間,使得用戶能夠設定預定持續時間。
有利地,為了避免運轉輪系的負擔,如圖7所示的,第四中間輪4藉由摩擦彈簧30由第三中間輪3驅動。當齒條15抵靠期間凸輪12被止動時,倒計時開始。
分齒軸1在相反方向驅動釋放凸輪7。滾輪8被迫抵靠在釋放凸輪7上,並且將會滾動直到它下降到釋放凸輪7的凹口70中,從而驅動音錘杆9,音錘杆9將會釋放致動器或音錘11,並且釋放可分離輪5。
然後鬧鈴將會再次響起,並且小睡功能將會從機芯分離。
圖3示出了已被啟用的小睡功能。
根據本發明,期間凸輪12允許用戶設置小睡時間的持續期間。事實上,期間凸輪優選地包括若干級,每一級對應於一個基本持續期間,這對於期間凸輪12的輪廓是特定的。這些預定的基本持續期間不必為恆定的;特別地,它們可以漸多地減小或相反。
期間凸輪12有利地聯接到由第二控制裝置移動的星形件120。第二控制裝置包括未在附圖中完全示出的設定系統,附圖僅示出了包含在第二控制裝置中的星形件120,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設想通過任何常規機構操作該第二控制裝置,所述常規機構包括:第二按鈕、壓花滾輪、拉出件或其他元件。當然,第二控制裝置可以包括替代星形件120的用於執行該功能的等同構件。
在示出的特定且非限制性的示例中,期間凸輪12的每一級對應於5分鐘持續期間構成的一步。取決於齒條15的喙部151在哪一級上被止動,釋放凸輪7轉動較小或較大的角度。該小睡時間的持續期間因而較短或較長。期間凸輪12由星形件120定位,在該星形件120上能夠容易地壓入指針或圓盤,以顯示小睡時間持續期間的設定。
在附圖未示出的另一變型中,期間凸輪12是光滑凸輪,其用於對小睡時間持續期間進行微小調整,例如約1分鐘。
顯示輪21通過一系列中間輪20、19、18連接到釋放凸輪7。通過在顯示輪21上壓裝指針或圓盤,當小睡功能被啟用時,可以容易地顯示小睡啟用指示器、或鬧鈴再次響起之前剩餘分鐘的倒計時。
在附圖所示的非限制性實施例中,顯示輪21與期間凸輪12和星形件120同軸,並且兩個顯示器可因此與相同的錶盤或指示器協作。
為了避免在小睡功能仍然運行時再次啟用小睡功能,設置了安全結構:當小睡功能停止時,控制棘爪160移動通過跳杆銷13,該銷13固定到與音錘杆9成一體的跳杆90的端部並且可在齒條15的長形孔92中移動,控制棘爪160推動齒條銷150。
當音錘杆9被提升時,跳杆90定位跳杆銷13。
如果用戶按壓按鈕161以抵抗彈簧17致動控制杆16,則控制棘爪160抵靠跳杆銷13移動,相對於承載所述棘爪的控制杆圍繞軸線D5樞轉,並且移動通過齒條銷150。控制棘爪160相對於控制杆16的樞轉由在長形孔167中移動並且藉由所述彈簧17的端部170返回到長形孔167的一端的銷166限制,從而其趨於恆定地朝齒條15推動控制棘爪160。
圖4至6示出了控制棘爪160的運動情況,該控制棘爪160包括具有兩個臂的叉形件,第一臂168包括布置為能與齒條銷150以貼靠方式協作的第一端部承載表面162,如在圖4中看到的,並且第二臂169包括布置為能與跳杆銷13以貼靠方式協作的第二端部承載表面163,如在圖5中看到的,該第二臂還包括用於限制跳杆銷13的行程的側表面164,如在圖6中看到的,其對應於控制棘爪的縮回。
小睡功能僅在當音錘杆9處於休止位置時、因此僅當小睡功能被停用時可以重啟。
事先,在此休止位置,棘爪160處於圖4的位置。滾輪8在此情況下位於釋放凸輪7的凹口70中。賦予按鈕161的推壓運動使第一承載表面162推壓在齒條銷150上,並且,賦予該第一承載表面162的特定傾斜形狀使得齒條銷150滑動到棘爪160的中空部分內,該中空部分在由棘爪的兩臂界定出的U形內部。
在第一控制杆16和棘爪160之間的鉸接點處,棘爪160的銷166可在第一控制杆16的長形孔167中移動。該銷166在支靠於其上的彈簧17的作用下趨於逆時針樞轉,銷166然後移動到長形孔167的底部,進入到其中第一控制杆16和棘爪160之間的連接幾乎為剛性連接的位置,這是由於銷166在長形孔167中的抵靠。
齒條15然後被釋放並且能夠下降。釋放凸輪7樞轉。音錘杆9在第一控制杆16落下的同時被提升。
跳杆90的銷13然後抵靠釋放杆9的長形孔92的端部移動。這意味著棘爪160能夠繼續被推動。跳杆90被張緊,跳杆90是當其定位杆銷13時能夠保證小睡機構安全地操作而不會斷裂的元件。
圖5對應於其中用戶能夠啟動定時器機構100的位置。跳杆90的尺寸設置為比彈簧17的剛度更大。因此,在由跳杆90驅動的杆銷13的推力作用下,棘爪160能沿順時針方向繞軸線D5樞轉。銷166然後趨向於到達長形孔167的另一側。承載第一承載表面162的棘爪160的第一臂移動通過所述銷。
然後到達圖6的棘爪的縮回位置,其中杆銷13支靠在棘爪的第二臂的內側164上。齒條銷150在棘爪160的第一臂的外側表面165之後,並且理論上遠離該外表面165。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鐘錶機芯400的手錶1000,所述鐘錶機芯400與報時機構300和鬧鈴機構200協作,鬧鈴機構200布置為控制至少一個機械致動器11的運動,手錶1000包括用於設定小睡時間的所述定時器100。
本發明具有不浪費扭矩的優點。事實上,滾輪8永久地在釋放凸輪7上滾動,除了當它與其凹口70協作時。接合力在來自用戶的壓力下發生,因此不使用任何來自手錶內部的能量。當滾輪8進入凹口70時,分離力由音錘杆9提供,該分離力使得所述組件分離並且使其回到休止位置。